第167章 柜台风云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885更新时间:25/08/04 00:48:10

那对夫妻为人淳朴实在,做事勤恳,毫无保留,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大减轻了桑叶的负担。

起初,潘珍最反对花钱雇人,但现在她也不再多说什么了。虽然依旧心疼钱财,但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她毕竟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桑叶一个小姑娘,也没有独自完成所有工作的能力。

“雇就雇吧,少赚一点,也少受点累。”潘珍喃喃自语道。

其实,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周南春的改变。

本以为会痴傻一辈子的人,竟然一天天好转,眼中逐渐有了光彩,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多。

尤其前几天,周南春坐在旁边,看着周山写作业,看着看着,竟拿起铅笔,歪歪扭扭地写了一个“春”字。

她记得桑叶教过她认字,那是她的名字啊!

当周南春拿着写好的字,兴奋地给潘珍看时,潘珍脸上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

笑着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心里明白,目前所有的一切,都与桑叶的悉心付出密不可分。

四月中下旬,大地开始播种。

桑叶和潘珍两个人,要忙活三家的田地,家里没有男人,依然感到吃力。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很忙,想要花钱雇人,也找不到人手。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在当下这个时代,钱还真不是万能的。

无奈之下,桑叶只能没日没夜地努力劳作,家里的杂务和照顾周南春的重任,只好交给十一岁的周山。

一家几口,每天不停地忙碌着,就连周南春都知道,下雨了要收衣服,还能做些简单的饭菜。

这一忙,就是一个多月。

等到桑叶终于抽出时间,去考虑租赁柜台卖衣服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中下旬了。

比书中记载的时间点,晚了一个多月。

这天,她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揣着一百块钱,兴冲冲地前往镇上的那家商场,准备租下早已看好的那几节柜台。

书上说,一节柜台的租金是每月十块钱,她看中了六节,至少要交六十块钱。

身上的这一百块钱,应该足够了。

其实,她早就规划好了,四婶负责照顾孩子和看家,大棚交给王长贵夫妇,土地先自己耕种,找到合适的人就租出去或雇人来干。

而她自己,则将主要精力放在服装销售上。

她步履匆匆地来到镇上,径直朝着那家国营商店走去。

这家商店半个月前就开业了,目前仍在招商,但最好的柜台都已经租完了,剩下的都是那些犄角旮旯、光线昏暗的位置。

桑叶走进商店,一眼就看到她心仪的柜台已经被占据,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整理货物。

这张面孔很陌生,并非原书中出现的人物。

如今的她,对于突然冒出的、从未见过的人和事,已经能够坦然接受。除非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才会回忆一下书中的内容,其他时候,她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处的世界,其实是一本书。

那个年代的柜台,放在现在来看,简陋得让人难以置信。

由玻璃隔成的柜台,分为上下两层,与柜台之间相隔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就是墙壁。

原本光秃秃的墙壁上,竖立着一个四方形的、用金属弯成的网状物,上面用竹制的衣架,挂着几件应季的服装。

桑叶的心口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做生意的人,最讲究的就是吉利。

所谓的吉利,不仅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精心挑选的开业日期、良好的人脉和客户资源,还要有一个顺利的开端。

她早就看好的位置,最终却被别人抢先一步。

这,就是一个不顺利的开始。

她有些责怪自己,计划好的事情却没有成功,这该是多么大的失误啊。

而她最感到可惜的,则是一次绝佳的机遇。

她很想过去问一问,看看是谁租下了柜台,她可以给出更高的价格,看看对方是否愿意转让。

然而,事已至此,实在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

与其如此,不如想想补救的方法。

她不动声色地在商店里逛了两圈,寻找下一个合适的目标。

说实话,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精明的人。

开业才半个月,所有看得上眼的位置,都已经名花有主了。

因为他们都懂得,抢占先机的重要性。

唯独她分身乏术,没能抢占到有利的位置。

逛了好一会儿,她终于在正对着大门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那里有连着的八节柜台,不知为何,一直无人问津。

虽然位置比较靠里,但是正对着大门,任何人进门的习惯,都是先看向前方。

如果能够做到足够吸引眼球,绝对不愁没有客源。

桑叶想起前世各种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的精品店,以及那些各具特色的装饰,顿时觉得胸口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心里有了主意,她脚步轻快地去找商场的负责人商谈。

负责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正为招商情况不理想而焦头烂额,听说桑叶要一次性租下七节柜台,立刻拍板同意,对于桑叶提出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装修的要求,也是一口答应。

可见无论何时何地,资本才是王道。

而桑叶,这辈子,已经下定决心要成为最顶级的资本家。

她趁热打铁,和商场方面签订了租赁合同。

合同是商场提供的,桑叶根据自己的经验,又补充了几条,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为自己争取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双方签字画押后,桑叶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合同,小心地吹干印泥,珍重地装进了外套的口袋里。

那个年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签字加上按指纹印,俗称“签字画押”。

使用的印泥,是非常古老的那种泥状物质,装在一个圆形铁盒子里,打开后会散发出一股奇怪的油腻味道,颜色鲜红,用手指或印章蘸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