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榆晚计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858更新时间:25/08/04 00:48:10
“唉,这哔叽料子,金贵得很呐!”桑叶脸上堆满了为难,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仿佛真是为这高昂的价格所困扰。
“贵点儿咋了?你妹要是穿得风光,心里指定念你的好!没准儿以后还能拉你一把,也让你进厂子挣钱去!”黄淑娟在一旁煽风点火,恨不得立刻敲定此事。
桑叶依旧装出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声音压得低低的,仿佛生怕别人听见,“一套哔叽,可得不少钱呢。妈,你容我好好想想。”
“小叶啊,这有啥好想的?日子都快到了!”黄淑娟不敢逼得太紧,只能强压下心中的那股急切,“你妹妹是九月初一的好日子,换成阳历,就是十月二号。”
“好,九月三十,我给你个准信儿。”桑叶说完,便转身进了屋,准备换身衣服去伺候白菜地。手刚伸进衣兜,摸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拿出来一看,竟然是那个景泰蓝的镯子!
原来,大馃子只是个幌子,周凝楚真正的目的是去集市上买镯子。在东北的乡俗里,订婚时男方给女方买首饰,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就像当初,陈临默就给桑晓婉买了一对银耳钳子。
桑叶在手心里摩挲着那只镯子,感受到一丝丝暖意。对于周凝楚这个人,她的内心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
桑晓婉认定自己这身哔叽是穿定了,便开始四处炫耀。只要一到糖厂上班,见人就眉飞色舞地宣布自己十月二号要结婚,她妈会给她置办一套哔叽衣裳。没过几天,整个糖厂的人都知道了桑晓婉结婚那天要穿哔叽。在那个年代的东北,哔叽绝对算得上是最顶级的衣料之一。
桑晓婉享受着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飘飘然的,几乎忘了自己是谁。
九月末,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刨土豆、囤秋菜。靠山屯的村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到收麦子、刨土豆这些农忙时节,学校就会放假,老师和学生们都得回家帮忙干活。
整个屯子的人都忙得热火朝天,连陈临默都请了假在家帮忙,唯独桑晓婉和桑叶,显得格外清闲。桑晓婉原本就不怎么干农活,再加上怀了身孕,闲着也算正常。可桑叶呢?她为啥也闲着?
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那套哔叽衣裳。黄淑娟为了让桑叶心甘情愿地掏钱,破天荒地头一回让桑叶在家歇着。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对“资本”低头吧。
周凝楚带着周山和周海一起下地干活。他身强力壮,是家里的顶梁柱,负责在前边刨土豆。两个孩子则拎着柳条编的小筐,跟在后面捡漏掉的土豆。捡满一筐,就倒进放在地头的麻袋里。孩子们来来回回地跑着,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卖力。
周凝楚从小就勤快能干,再加上人高马大,力气也大,别人家要四五天才能干完的活儿,他两天就能搞定。周山和周海帮着周凝楚把刨出来的土豆过秤交了上去之后,就拖着麻袋,开始捡那些漏掉的小土豆。
东北平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更是全国唯一的一块黑土地。这里的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素有“一两土二两油”的美誉。这里出产的土豆,个头大,形状圆润,肉质金黄,表皮还带着些许麻点,吃起来特别面。
自古以来,土豆就是东北老百姓过冬必备的蔬菜之一,是餐桌上的重头戏。周凝楚一家四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能分到的粮食并不多。为了让三个孩子吃饱饭,他便带着孩子们捡小土豆。
周凝楚干完活儿,周山领着周海,也捡了大半麻袋的小土豆。周凝楚欣慰地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双手抓住麻袋角,一个用力,便将那大半袋土豆扛到了肩膀上,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在东北农村,如果家里有女人,多半会挑个阳光明媚、有风的日子,把这些小土豆一个个洗干净,上锅蒸个八分熟,然后切成薄片,平铺在房顶上晒成土豆干儿。等到过年过节,家里买了肉,就把土豆干儿拿出来泡发,在肉五六分熟的时候下到锅里一起炖。等肉熟了,土豆干儿也熟了,吃起来又香又筋道,那味道,比肉都香。
这可是东北老百姓为了解决吃喝问题,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保存方法。
周凝楚的父母早逝,没人能帮他张罗这些事情。桑叶这天过来刷洗大缸,正好赶上了,便想着帮他晒些土豆干儿。周凝楚去挑水,桑叶便带着周海和周星用大盆洗土豆,周山则负责抱柴火引火。
土豆洗干净了,火也烧旺了。桑叶往锅里舀了两瓢水,放上箅子,把小土豆一个个摆在箅子上,盖上锅盖开始蒸。
趁着等土豆熟的工夫,桑叶蹲到周凝楚附近,压低声音说道:“周凝楚,如果我被家里赶出来,能不能在你这儿先借住一段时间?”
听到这话,周凝楚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声音低沉而沙哑,“他们又欺负你了?”
桑叶摇了摇头,“没有,我只是说万一。”
周凝楚的大手顿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动作,继续干着活,闷不吭声。桑叶想到周凝楚心里是有喜欢的人的,不答应她,也是情理之中。
等了半天,也没听见周凝楚的回应,桑叶忍着脚上的酸麻,慢慢地站起身,打算将此事翻篇,再想其他的办法。可就在这时,周凝楚却突然沉声说道:“嗯。”
“厢房墙薄,冬天冷,待会儿我把北炕收拾出来,你住北炕。”
在东北农村,大多数人家都是三代同堂,为了避免住房不够,会在屋子里相对着垒两铺大炕。由于东北的正房都是坐北朝南的,顺着房子方向垒的炕就被称为南炕、北炕。
周凝楚家人口不多,因为南炕连着灶台,取暖方便,所以一直都是南炕住人,北炕则闲置着,堆放一些杂物。桑叶微微一愣,直到脚上的酸麻感彻底消失,才后知后觉地说了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