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珍珠梦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344更新时间:25/08/04 00:48:08

“苏政委,这次我们校长说了,好几所大学都要来咱学校选拔人才,让我务必好好准备。”阮雪站在苏敬国面前,略带担忧地说道, “可我只是个高二的学生,要和那些高三的学长们竞争,到时候,我怕有人会不服气啊。”她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苏政委,还有张阿姨,要不您二位也去学校看看,给我撑撑腰?”

她满怀期待地望着苏敬国和张芥,那眼神,仿佛一只等待主人抚摸的小猫。

苏敬国听罢,爽朗地大笑起来,他伸手指着阮雪,笑着说:“你这丫头,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一旁的叶昌茂,似乎不太明白他们在聊些什么,只是默默地低下头,专注地挑选着海螺,还将一颗最新鲜的海螺肉,放到了张芥的餐盘里。

张芥笑眯眯地回应道:“没问题,到时候,要是你苏政委没空,我亲自过去给你撑腰。”她语气坚定,带着长辈的慈爱,“只要学校是按照笔试和面试成绩来选拔,我倒要看看,谁敢胡乱反对!”

苏敬国咕咚咕咚灌下一大口酒,抹了抹嘴,问道:“听说还有加试环节?”

阮雪乖巧地点点头:“是呢,如果出现成绩并列的情况,可能会有加试。不过我倒是不怕,通常加试都是英语,我的英语水平可不赖!”她略带得意地扬起下巴,“您瞧,您书房里那本大部头,我都能给它翻译出来。”她说着,用手指了指沙发上放着的一本厚厚的英文原版书籍。

苏敬国闻言一愣,那本书专业性极强,还是他特意从海洋大学的图书馆借来的,结果翻开一看,却如同天书一般,什么都看不明白。

他有些不信地拿起书,递给阮雪,带着考校的意味问道:“哦?那你说说,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

张芥在一旁掩嘴轻笑,忍不住打趣他:“你那点儿词汇量,恐怕连一百个都不到吧?就敢借这种英文大部头,真是好高骛远!”

苏敬国听了,故作恼怒地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人嘛,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阮雪接过书,认真地翻阅起来:“张阿姨,苏政委,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介绍海洋财富的书籍。简介里就提到,海洋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巨大财富。和陆地不同,我们人类不需要辛勤耕耘,就能够直接从海洋中获取我们想要的资源。”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海洋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更是沿海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只有真正了解海洋,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

她继续翻看着书页,“这本书还列举了一些大国利用海洋来获取巨大利益的典型案例,嗯,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张芥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苏敬国更是听得两眼放光,他激动地说道:“好,说得好啊!阮雪,你真是太棒了!你这英语,是从哪里学的?我记得你不是高一就辍学了吗?”

阮雪吐了吐舌头,露出了一个俏皮的笑容,她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其实,英语很简单啦,只要认识单词,就可以看懂。如果再掌握一些基本的时态,就可以把整本书都读完啦!”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会抓紧时间背诵单词。我还特意借了我们班主任的英语字典来背诵。就这点儿小小的词汇量,根本难不倒我。”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当然啦,里面那些太专业的词汇,我还是看不懂的。”

事实上,她完全看得懂。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暴露全部实力的时候。

毕竟,班主任的那本小字典词汇量有限,几乎没有涉及任何专业词汇。

苏敬国还沉浸在震惊之中,阮雪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苏政委,您看,这本书里面提到,可以在海里放养扇贝、海参、海胆等海产品,等到成熟后打捞上来,就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她语气轻快,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我们还可以在海边养殖海带、紫菜,把它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海产品,然后销往全世界。”

她合上书,眼神中充满了憧憬,“我的梦想,就是带领渔民们一起致富,带着他们养殖珍珠、海带和紫菜,再把它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海产品。这样,既可以为国家出口创汇,又可以让渔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她转过头,对着张芥撒娇道:“张阿姨,我都想好了,等我养殖出珍珠,第一件事就是给您做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至于那些品相不好的珍珠,就统统磨成粉,做成高级化妆品,给您擦脸擦手,让您永远都这么年轻漂亮!”

张芥听得心花怒放,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苏敬国更是激动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眼中满是兴奋的光芒:“阮雪,你应该去读军工大学!我们海军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阮雪却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不,苏政委,我觉得应该先富民。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苏敬国听了,一下子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说得好!富民才能强军!说得太好了!阮雪,你真是好样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迫不及待地向外走去,“备车!我这就去一趟海洋大学!”

张芥连忙拉住他,嗔怪道:“你干什么呀?喝了这么多酒,还想往哪儿跑?要去也得明天再去啊!”

苏敬国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你懂什么?他们海洋大学可是个香饽饽,名额就那么几个,而且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的!”他语气急切,生怕错失了机会,“等学校选好了人,还要把各地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综合比较。到时候,万一咱们阮雪被那些不长眼睛的招生办给挤下去了,那可不行!我得先去找海洋大学的校长那个老家伙好好聊聊!”

他坚定地说道:“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被那些没有眼光的人给埋没了!”

他说风就是雨,话音未落,人就已经走到了门外。

叶昌茂用眼神询问阮雪:苏政委这是怎么了?

阮雪冲他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原本只是想让张芥和苏政委在学校选拔人才的时候给她撑撑腰,免得自己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挤下去。

谁能想到,苏政委竟然如此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张芥送两个人出门,临走时,她紧紧地握住阮雪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好孩子,你放心,有我和你苏政委在,你这颗好苗子,海洋大学必须得收你!”

她又拉着阮雪说了好一阵子,这才放两个人回家。

回到家里,阮雪把刚才的对话写下来给叶昌茂看。

叶昌茂看后,微微皱眉,问道:“谁会捣乱?面试的时候,我也过去。”

有了叶昌茂这句话,阮雪彻底放下心来。

而就在阮雪这边感到安心的同时,远在石塘村的阮三亩,却正满腹心事。

刘弭绮几天前就去了省城找人,按理说,这两天也应该回来了。

自从阮雪离开后,家里没有人再下海捕捞海货,也没有人收拾院子,整个家里都变得乱糟糟的,而且也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这让阮三亩连买烟丝的钱都没有了。

儿子阮德曜在监狱里面,不断地给他写信,让他赶紧给他送钱送东西。他在信中说,他的腿伤还没有好,而且还经常被人欺负,那些人天天找他要东西。

至于阮梅,则整天都不着家,只有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会回来,其余时间根本看不到人影。

阮三亩骂她也不管用,要是动手打她,阮梅反而会还手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