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村花地位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952更新时间:25/08/04 00:48:07
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沈茜彦有条不紊地准备着野猪肉。为了让色泽更加诱人,她特意炒制了一锅糖色,紧接着,花椒、八角等香料在热油中翻滚,香味瞬间爆发,弥漫了整个厨房。
生抽与老抽是这道菜的灵魂,缺一不可。待所有调料充分融合后,沈茜彦往锅中注入清水,盖上锅盖,用文火慢炖一个小时。
野猪肉在锅中咕嘟作响,香味四溢。沈茜彦也没闲着,她又麻利地开始准备辣炒白菜。荤素搭配,才能解腻。
“茜彦,忙活半天了,先吃个包子垫垫肚子吧。”孙琪穿着沈茜彦昨天刚买的新衣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里拿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走了过来,是韭菜猪肉馅儿的。
“这可是刚出锅的包子,小心烫着。”孙琪慈爱地叮嘱道。
“谢谢娘。”沈茜彦双手还沾着油污,便就着孙琪的手,小口地咬着包子。
“怎么样,今天娘剁的馅儿还不错吧?”孙琪满怀期待地问道。
“特别香!”沈茜彦由衷地赞叹道。
新鲜的韭菜嚼劲十足,香嫩可口,肉馅儿虽然不多,但浓郁的肉香却毫无保留地爆发出来。包子皮松软可口,吃完一个,简直让人意犹未尽。
仿佛是听到了沈茜彦的心声,孙琪笑着问道:“还想再来一个吗?”
沈茜彦看了看锅里的野猪肉,摇了摇头:“不用了,先给堂屋里送去一些,让他们也垫垫肚子吧。”
孙琪取出了一半的包子,给其他人送去后,又回到厨房,帮沈茜彦添柴烧火。
在婆媳二人的默契配合下,香气四溢的野猪肉终于出锅了。
因为分量实在太大,徐枫安也进来帮忙,将菜端到了堂屋。
“太香了!”
“真好吃!”
对于沈茜彦的手艺,徐家人向来是不吝赞美之词。
沈茜彦自己也夹了一块尝尝,果然鲜嫩入味,肥而不腻。
足量的辣椒完美地掩盖了野猪肉的膻味,味蕾被麻辣鲜香的感觉所征服,吃完后背都冒出了汗珠。
吃一口野猪肉,再来一口辣白菜,舌尖仿佛在火焰中跳舞,需要用清甜的包子来缓解那份刺激。
徐晴淼辣得直吸气,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大哥,我听说你们队里昨天新来了几个知青,其中有个特别漂亮,是真的吗?”
徐枫安下意识地看向沈茜彦,发现她的耳朵果然一下子竖了起来。
他放下筷子,不以为然地说:“都不过是两只眼睛一张嘴,能好看到哪里去?反正我没怎么注意。”
徐晴淼撇了撇嘴,不满地说道:“我放学回来,村里都传遍了,还有人说她比嫂嫂还漂亮,真是讨厌死了!”
在她心里,嫂嫂才是最好看的人。
可昨天,有几个爱嚼舌根的年轻姑娘,竟然幸灾乐祸地说,沈茜彦不再是村里最好看的姑娘了,终于有人能把她比下去。
听她们说,那个张知青是大城市来的,比沈茜彦读的书更多,更有气质。
当时她就气炸了,要不是听说大哥打死了野猪,心情还真没这么快好起来。
徐晴淼心里清楚,那些人就是嫉妒沈茜彦,所以才想着有个人能压她一头。
哪怕素未谋面,她已经对这个张知青充满了敌意。
沈茜彦没想到话题竟然会扯到自己身上。
她咽下嘴里的食物,缓缓说道:“容貌这种东西,没那么重要,而且说不定她确实长得更好呢。”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美人,只不过是身处在这个小地方,所以才有人关注她的容貌。
在这个小山村,她或许能被称作美女,但放到大城市里,比她漂亮的人多如繁星。
颜值这东西,够用就行了嘛。
徐枫安闻言,立刻投来不赞同的目光。昨天他也见过那个张知青,只不过是一个长得比较清秀的姑娘罢了。
但在他心里,没有人能比得上彦彦的明艳大气。
一直在埋头吃饭的徐老爹也说道:“没关系,茜彦在咱们心里,永远是最好看的。”
孙琪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徐枫安更是霸气地说道:“她长得再好看,也跟咱们没关系。”
看着这一家人,沈茜彦哭笑不得地扶额,无奈地说道:“人家跟咱们家一点儿交集都没有,没必要这样说吧。”
至于其他人说什么,她也管不着。
不过沈茜彦绝对想不到,所谓的“没交集”,很快就会被打破。
而且还是跟她的丈夫,徐枫安……
今天是知青下乡的第二天,经过一夜的休整,他们也该开始干活了。
事实上,每个大队都不太愿意接收这些知青。
毕竟他们是城里来的,娇生惯养,一个个细胳膊细腿的,什么农活都不会干,大队还得额外拨出粮食来养活他们。
村里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总是喜欢抢着帮漂亮的女知青干活,结果干完活之后,人家连正眼都不瞧他们一下,把他们当成免费劳力,但还是有人心甘情愿地往上凑。
那些男知青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一边瞧不起乡下的姑娘,一边又哄骗着人家帮他们干活,心里成天想着的就是怎么回城里。
这不是他们村里人对知青有偏见,而是见过的例子太多了。
所以,对于下乡的知青,他们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好感。
村里年轻姑娘们之所以要传张知青好看,无非是想借此打压一下沈茜彦的风头。
谁让她最近这么风光呢?
徐枫安作为生产队长,自然要先带着这些知青熟悉一下村里的种植情况。他一边带着刚拿到农具的知青们走向田地,一边耐心地给他们讲解。
“我们这边种的是春小麦,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割了,到时候你们也要一起割麦子。至于玉米,就要等到十月底才能收了。你们现在先去种大白菜。”
他们这里是东北,一年中能进行农耕的时间比较短。
因此,夏季通常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徐枫安带着他们来到一片大约有两亩地的耕地旁。之所以只给他们安排这么点儿活,也是怕他们手脚笨拙,干不好。
旁边的田地里,也有一些先来的知青在干活,两三个人就能负责一大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