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曙光现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388更新时间:25/08/04 00:48:06
“结果如何?” 声音浑厚,带着一丝急切,是医务科李主任那标志性的开门见山。
周绛珠不敢怠慢,连忙将刚打印出来的脑部CT图,双手递了过去。“主任,您看。”
李主任接过片子,神情严肃地对着光仔细端详起来,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半晌,李主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之色。“有希望治好!你看这里,”他指着CT图上一处阴影,“这是他小时候头部受过撞击,当时没有及时治疗,导致颅内留下了瘀血。这些瘀血阻塞了脑部供血,引起神经炎症,甚至部分神经已经开始出现坏死的迹象。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严重阻碍了他的大脑发育,导致他的智力停留在受伤的年龄阶段。”
“不过,幸运的是,淤血主要集中在大脑内部,没有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他现在还年轻,神经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强。更令人惊奇的是,从片子上看,部分脑组织居然还有新生的迹象,人脑的奥秘,真是神奇啊!”说到这里,李主任不禁感叹起生命的顽强。
而周绛珠的心,却随着他的话语,从谷底升到了云端,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真的?真的有希望治好吗?”她颤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期盼。
程海看着自己媳妇儿脸上骤然绽放的笑容,虽然他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跟着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周绛珠连忙追问道:“主任,那要怎么治疗呢?”
“最好的方法是做手术。他还年轻,身体的恢复能力强,手术的风险也相对较小。他颅内瘀血的位置也比较好处理。而且,更幸运的是,省城一位专门治疗脑淤血和脑神经方面的专家,马上要来我们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学术交流和教学。如果你们决定手术,我立刻向上汇报,到时候可以请这位专家亲自为他主刀。” 李主任不无感叹地说道。
“你们这次,运气是真的不错!这种开颅手术,风险极高,不是一般医生能够胜任的。在我们医院,只有我一个人有把握,但我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如果由省城的专家来做,成功率至少能提高到百分之八十!这在医学上,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成功率了!”
周绛珠接受过高等教育,当然明白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意味着什么。这无疑是给他们原本黯淡的生活,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但随之而来的,是现实的考量。这手术,恐怕费用不菲。
“主任,这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周绛珠鼓起勇气,还是决定先问清楚。
“费用确实比较高,大概需要一百块钱左右。”李主任斟酌了一下说道。
“一百块!” 这句话,瞬间像一块巨石,砸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惊涛骇浪。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甚至是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的钱!
周绛珠的心头猛地一紧,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程海更是被这个天文数字吓得瞪大了眼睛,原本憨厚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茫然。
“没关系,你们可以先跟医院打个欠条嘛。有条件的话,咱们就赶紧做手术,不然错过了这次机会,可就太可惜了。”李主任向来只关心救死扶伤,对于经济上的事情,他考虑得并不多。
周绛珠闻言一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打欠条?”她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你们家里的情况,我大概也了解一些。但人要是生了病,就得治!既然你们找到了我这里,我就不会袖手旁观。放心吧,我先给你丈夫开一些药,一直吃到手术前。”李主任笑着看向他们,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周绛珠的心中,仿佛涌入了一股暖流,驱散了所有的寒冷和不安。她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不停地道谢:“谢谢您,主任,真的太谢谢您了!程海,快谢谢主任!”
程海也连忙学着周绛珠的样子,憨声憨气地说道:“谢谢主任!”
“不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主任笑着招呼他们坐下一起吃饭。这时,他的妻子也下班回来了,看到周绛珠面前空空如也,而程海只啃着一个馒头,她默默地又端来了两份饭菜。
饭菜很丰盛,有菜有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是我老婆,是专门负责开药的。我等下把药方写给她,你们就跟着她去拿药,她会告诉你们怎么吃的。这些饭钱和药钱,都算在手术费里,到时候你们一起打欠条就行。”李主任笑着介绍道。
周绛珠的心头再次涌起一股滚烫的热流。她觉得自己仿佛一下子多了两个要感谢的人。
“快吃吧,不吃饱饭,怎么有力气和病魔做斗争呀!”主任的妻子温柔地说道。
“真的太感谢您了!”周绛珠觉得,自己要报答的人,又多了两位。
程海刚刚已经吃了一个馒头,但此刻看到香喷喷的饭菜,还是一口不剩地全部吃了个干净。他也认认真真地向主任夫妇道谢:“谢谢!”
“真的不用谢,你们又不是不给钱,这不都打了欠条了吗。”主任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怎么会不用谢呢?周绛珠心里清楚,现在很多医院都是不给钱不治病。能遇到这样医者仁心的大夫,是他们天大的幸运。她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主任夫妇的恩情,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现在是九月中旬,省城的专家大概在十一月中旬过来。正好这些药吃两个月,可以为手术做好准备。你们可以提前两天过来做个检查,到时候专家也在,大家可以一起会诊一次。”李主任细心地交代道。
“好的,谢谢您,我都记下了。”周绛珠认真地记下每一个细节。随后,她跟着主任的妻子,一起去拿了药。
程海全程都傻乎乎的,只知道紧紧地跟在周绛珠身后,不停地说着“谢谢”。
当两人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
原本今天的天气并不好,风也很大,吹得人瑟瑟发抖。可周绛珠却觉得阳光明媚,温暖无比。
她转头看向程海,不由得开始想象,程海的病好起来之后,他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像程东,那他就会变得成熟稳重,可以依靠。
如果像程南,那他就会变得聪明机灵,主意很多。
她不知道,智力恢复后的程海,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她相信,无论如何,他都会变得更好。
“程海,你马上就要好起来了!”周绛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傻了。”程海眨了眨眼睛,憨憨地说道。他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是啊,不傻了!”周绛珠也无比高兴。
只要他能好起来,到时候不管发生什么,她都能和他好好地商量了……
走出医院后,周绛珠决定带着程海去市里好好逛一逛。
梨子沟的人,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山脚下的集市了。
要从梨子沟赶到山脚下的集市,需要走很长时间的山路。而要从山脚的集市到市里,又需要走大概一天的路程。有时候,如果赶不上公共汽车,还得在路上耽搁一两天。
因此,对于大多数梨子沟的人来说,去过最远的地方,几乎就是山脚下的集市了。
而这回,周绛珠决定直接带程海来市里见见世面。
市里比集镇上要现代化得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甚至还有几家小型的商场。
周绛珠手里的粮票和布票并不多,她必须精打细算地花,因为这些票证,还要带回去给全家人使用。
以前的她,买东西从来都是随心所欲,只要看上了就买,价格什么的,她从来都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