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傻人傻福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823更新时间:25/08/04 00:48:06

一顿饭的功夫,沈夏瑶的心思已如翻江倒海。

刘思思他们下午还有农活要忙,不便耽搁,午饭后便带着沈夏瑶向程家大伯辞行。

眼见程海也在与人作别,刘思思忍不住低声说道:“这就是您说的那个侄子吧,真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沈夏瑶敏锐地捕捉到她们的视线焦点。

“没什么。”刘思思连忙岔开话题,笑着告辞:“我们这就走了,您慢忙。”

刚踏出程家的大门,沈夏瑶便迫不及待地追问:“你们刚才在议论谁?”

“还不是你一直盯着看的那位。”刘思思打趣道,不过她也理解,程海那样的相貌,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快说!”沈夏瑶催促道。

“他叫程海,是今天宴席主家的侄子。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模样也招人喜欢,可惜啊,小时候贪玩,不小心从山坡上摔了下来,伤了脑子,从此就变得痴傻,心智也停留在孩童时期了。” 刘思思叹息着将程海的身世娓娓道来,言语中满是惋惜。

“所以,他是个傻子?”沈夏瑶愕然。

瞬间,她明白了一切,什么欲擒故纵,什么深情凝视,都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的误会罢了。或许,那个男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他怎么还娶了媳妇?” 她疑惑地问道。

“农村里嘛,就是这样,不管你是傻的还是聪明的,只要是个儿子,就想着传宗接代。说起来,他那媳妇儿,可真是个美人胚子,我还没见过那么标致的姑娘呢。” 刘思思感慨道。

“可他是个傻子啊,就算结了婚又能怎么样,能行房事吗?” 沈夏瑶脱口而出。

刘思思脸色骤变,嗔怪道:“你这还没出嫁的大姑娘,怎么能说这种话!”

“真是食古不化。” 沈夏瑶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便背着手,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不知为何,她的心情突然变得轻松起来。看来,以后的日子,也不会那么枯燥乏味了。

......

一整天的忙碌,让程家大伯一家都感到身心俱疲,却也乐在其中。

周绛珠亦是如此。在她看来,大伯家的条件在梨子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在梨子沟,她吃过最好的菜莫过于赵新乔烧的鸡了。

可今天,餐桌上不仅有鸡,还有鸭,琳琅满目,足有十几个菜。

周绛珠吃得心满意足,程海更是狼吞虎咽,不亦乐乎。

待大家收拾完毕,便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周绛珠计划着明天带程海去看医生。她已经打听清楚了,镇上哪里有卫生所,又该如何乘车去城里的医院。

只是不知道钱够不够用。据她所知,程东已经把家里能拿出来的票券和钱都给了她。

可那点钱实在是杯水车薪。

她还了解到,杏花村已经有不少人家开始尝试自己做生意,不再完全依赖集体种田了。因此,大伯家的日子才能过得这么红火,不仅能盖起楼房,还能买电视机。听嫂子说,杏花村甚至还出现了好几个万元户。

这在梨子沟简直是天方夜谭。梨子沟依然实行着标准的集体经济,种田的收成、养殖的鸡鸭,都要上交给村里,再由村里统一分配。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只能勉强糊口,若是收成不好,还得倒欠村里的钱。

梨子沟以前饿死过不少人,现在的情况已经比过去好多了。

周绛珠心想,在去医院之前,得先想办法赚点钱才行。

程海一沾到床就睡得酣甜,周绛珠却在梦里都在为了生计奔波。

翌日,两人睡到自然醒。

程家大伯一家都知道今天周绛珠要带程海去看医生,

程远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不少吃食,让他们在路上充饥。

大伯更是拿出自己的积蓄,想要资助周绛珠。

周绛珠婉拒了。

“程海的情况还不清楚呢,我们打算先去看看,吃的我们收下了,钱是真的不能要。”

周绛珠现在经济拮据,已经欠下了不少人情,她不能再雪上加霜了。

“而且我们手里还有一点钱,您放心吧。”

大伯见她执意不肯,便也不再勉强,但还是放心不下。

“家里的电话号码你记住了吧,你和程海在外面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赶紧用路边的公用电话给我们打过来。”

“知道的!” 周绛珠感动不已,带着程海,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踏上了前往镇上的路。

来到这里这么久,遇到的坏人和糟心事不在少数,如今遇上这么善良热心的亲戚,她生怕自己辜负了人家。

临行前,赵新乔还特意嘱咐她,除了去大伯家,还想让他们去镇上看看她姐姐过得好不好。

自从她姐姐从梨子沟嫁到镇上后,她们姐妹俩几乎就断了联系。

赵新乔心里一直惦记着姐姐,周绛珠都一一应允了。原本她还有些抵触,但一想到大伯一家,她的心里便涌起一股暖意,对即将见到的姨妈也多了一丝期待。

从杏花村到镇上的确很近。

不到半天的功夫,两人便抵达了目的地。

镇上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程海从未见过这般景象,一双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周绛珠紧紧地拉着他,生怕他走丢了。

他们今天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拜访姨妈,二是去医院看病。只有完成了这两件事,才能在镇上闲逛,购买家里需要的物品。

几经打听,他们终于找到了赵新乔姐姐的家。周绛珠上前敲门,门应声而开,一个与赵新乔长相酷似的女人出现在门口。

“谁啊?” 对方一脸警惕。

周绛珠愣了一下,将脱口而出的“姨妈好”换成了:“请问您是赵春秀吗?”

“干嘛?”赵春秀皱着眉头问道。

“我们和赵新乔是一个村的,就是您的妹妹。她知道我们要来镇上,就托我们把这只鸡和鸭带给您。”周绛珠示意程海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