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鹊桥仙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882更新时间:25/08/04 00:48:05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殷华一眼便认出了站在阮锦身边的男人,想起之前厂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有个男同志经常守在厂门口等阮锦下班,想必就是眼前这位了。
“阮锦同志啊,这是你对象?” 殷华话音刚落,本以为会看到小胖妞娇羞扭捏的模样,谁知阮锦大大方方地应了声,脸都没红一下,“啊,这是我未婚夫沈临。”
说完,她又转头向沈临介绍殷华。沈临对着殷华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厂长好。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哦,是这样的沈大哥,” 阮锦丝毫没有隐瞒,这让沈临心里很是熨帖,“厂长说下班了带我去那位名医那儿看看,我原本想着先去了再回家,没想到你就来了。”
沈临见殷华也推着一辆自行车,便主动接过阮锦的车:“那我跟你一起去吧,我来骑,你坐后边去。”
殷华对此并无异议,笑着应允:“那就一起去看看,你们跟我来。”
阮锦麻利地坐上后座,沈临脚下一蹬,车子便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很快便追上了殷华。
他们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中医馆前停下了脚步。这医馆显然有些年头了,门槛都被来来往往的病人踏得中间都烂了,还未进门,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微微发苦的中药味。
“老李头,看看我给你带谁来了!” 殷华停好车,便带着阮锦和沈临走进了医馆。
此时正值傍晚,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可馆里帮忙抓药、看诊的却只有三个人,显得有些忙乱。
阮锦的目光落在了坐诊的老人身上。他看起来大约五六十岁年纪,但把脉的手却十分稳健,想必就是殷华口中的那位名医了。
只见老李头头也不抬地回了殷华一句:“等着,看诊呢!” 语气略带一丝不耐。
殷华并未动怒,带着阮锦找了个空位坐下,静静地等待老李头忙完。沈临则打量了一下医馆内的情形,也跟着坐在旁边,一言不发。
“别看我这老伙计年纪大了,他的医术在咱们这乡镇上可是顶呱呱的!” 殷华竖起大拇指,笑着夸赞了一句,随即又叹了口气,“但也可惜,他教了不少徒弟,自己却没个孩子留在身边,晚年了就这两个徒弟陪着,哎……”
“李大夫没有儿女吗?” 阮锦原本以为李大夫是终生为了医学事业而没有成家,没想到殷华却摇了摇头:“不是,他有一双儿女,但他儿子去学了西医,女儿去了首都,说是……去创业了。”
阮锦闻言点了点头,她转头看向那些排着长队的病患,又看了看正在抓药,忙得满头大汗的两个徒弟,还注意到有不少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的大姐大妈,焦躁地在医馆里走来走去。
看到这一幕,阮锦觉得自己不能再干坐着了。“厂长,要不我过去帮忙吧?这么多人,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殷华也没想到今天来看病的人会这么多,而且大多都是小孩子,哭哭啼啼的,确实吵得人心烦。他看了眼老李头,见他没有反对,便点头应允:“去吧去吧,今天人确实多。”
阮锦站起身,主动帮忙引导老人挂号、排队。殷华见她忙碌的身影,便拉着沈临闲聊起来。
“小伙子看着像是部队的啊?刚退伍回来?” 殷华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沈临身上那股挺拔的气质,和部队里的那些干部差不了多少。
沈临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阮锦,但还是回应了殷华的话:“是,这不是受了伤,刚从部队退回来。”
“哦哟,那是可惜了。” 殷华惋惜地叹了口气,随即又转移话题,“那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
“帮人开车跑货。” 沈临言简意赅地回答。
殷华听后有些惊讶:“哟,那还不错啊。阮锦同志跟你是家里介绍的?”
“不是,她和我从小就定了婚约,现在家里里里外外全靠锦锦操持。” 沈临说着,目光落在阮锦身上,充满了柔情。
听到这里,殷华算是明白了。他赞赏地说道:“阮锦同志好啊,工作勤恳有上进心,自己肯努力,还知恩图报,是个好姑娘,沈同志好福气啊。”
“确实好福气。” 沈临闻言笑了笑,随后又向殷华询问起阮锦在厂里工作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大约过去了两个小时,窗外早已一片漆黑,医馆里的人才渐渐散去。
老李头也结束了问诊,转头看向跟着忙活得脑门儿都是汗的阮锦,又看向殷华,问道:“这就是之前做出芡实糕的那位姑娘?”
“对,你之前还问呢,我这不把人给你找来了吗!” 殷华拍了下大腿,站起身来,拉着阮锦来到李大夫的跟前,让他仔细看看。
阮锦有些拘谨,刚才人多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被李大夫盯着看,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入得了这位李大夫的眼。
“嗯。” 李大夫上下打量了阮锦一遍,随后从桌案上拿起一张药方,递给她,“你看看,认得上面的药材不?给我一一捡出来。”
李大夫办事向来严谨,张口就要考验阮锦的真才实学。
阮锦双手接过药方,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将药方上的药材一一记在心中,随即走到药柜旁,开始捡药。
“老李头,你看这姑娘咋样?” 殷华也想知道李大夫对阮锦是什么态度,可别在这里耗了这么久,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大夫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莫急,先看看她能不能找到对应的药材。” 随后便让自己的两个徒弟将桌案上的脉案和药方一一整理好,自己则起身给殷华和沈临倒了杯茶。
阮锦找药的速度很快,她在帮忙引导安抚病人的时候,就已经大致地观察了药柜上面的药名。但许多药柜上的字都因为常年触摸而变得模糊不清,阮锦只能打开药柜,仔细观察里面的药材,才能确定是否是自己要找的药。
大约五六分钟后,她便将药材找了出来。她的速度自然比不上常年抓药的两个徒弟,但胜在药材找得都对,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