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老铺易主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809更新时间:25/08/04 00:48:02
“齐先生,瞧您这药铺,古色古香的,看着就气派,按理说生意不该差到要关门的地步吧?”苏染语气里带着一丝好奇,忍不住问道。
齐广生听了,长叹一声,满脸无奈。“唉,个中缘由,实在难以细说。但这间药铺,百年老字号,那是千真万确的。我心里头,更希望接手它的人,是个真正懂中医,善于此道之人,免得将来砸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招牌。”
齐广生自小在这药铺里长大,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视如长辈,敬畏有加。即便现在迫不得已要舍弃,也希望它能安度晚年,不落入庸人之手。
苏染听出了他话里的真挚情感,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齐先生您放心,如果我能接手这家店,定然不会让它蒙尘。”
“不瞒您说,我打算做药膳堂,以食补养生,再兼顾一些中医诊疗。”苏染继续说道,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齐广生听了,欣赏地点点头。“哦?看来你对药膳也有研究。不如说说,你准备做些什么药膳?”
苏染便滔滔不绝地说了几款她拿手的药膳汤。
两人越聊越投机,气氛融洽。最后,终于谈到了关键问题——店铺的转让价格。
经过一番交流,齐广生觉得苏染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他也不想趁机抬价,便报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六千块钱,包括店铺里所有的东西。
“那好,我回家凑钱,到时候再来和您签合同。”苏染思索片刻后说道。
齐广生心情大好,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能遇到你这样有心的人,真是我的福气啊。”
苏染告别了齐广生,径直往家走。刚到大院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诶!苏染。”
吴三艳手里提着一包水果和零食,看到苏染后,热情地打招呼。
“三艳姐,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苏染问道。
吴三艳对苏染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再次登门道谢。
进屋的时候,陆镇和孩子们都在。
“苏染妹子,我这次来,是专门来谢谢你的。”吴三艳将东西放在桌上,又招呼孩子们。“航航,这是婶子给你买的零食,快来吃。”
吴三艳这人,真是会来事儿。这些吃的,明面上说是给孩子的,苏染也不好推辞。
孩子们对吴三艳也挺亲近。
航航拆开一包米饼,递给苏染。“婶婶,你先吃。”
对于航航的好意,苏染欣然接受,接过米饼吃了一口,夸赞道:“我们家航航真是长大了,知道有好东西先给婶婶吃,真乖。”
得到夸奖的航航,心里乐开了花。
孩子们在一旁玩耍,苏染和吴三艳便聊起了家常。
陆镇走进厨房,切了一盘水果端出来,屋子里顿时充满了温馨融洽的气氛。
“三艳姐,你在收购站工作,感觉怎么样?”苏染问道。
“好着呢!”
吴三艳说起工作,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她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
“马领导对我特别好,认可我的能力。”吴三艳感慨道,“搁以前,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然还能靠这个本事得到夸奖,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苏染耐心地听她诉说,时不时地回应几句。
“这工作是真的好,但我总觉得欠你的。”吴三艳带着歉意说道,“你在家还没有工作,却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了我。”
“这有什么。”苏染无奈地笑了笑,安慰道,“我之所以不去收购站上班,是因为家里孩子还小,需要照顾。而且,我也有自己的打算。你放心,别听外面那些人胡说八道,这工作是靠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吴三艳感动地点点头,将之前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都抛到了脑后。
两人又聊了几句,吴三艳便趁着开饭前走了。
待人走后,陆镇问起了苏染今天去城里的事。“我看你今天回来好像不太高兴,是不是在城里发生了什么事?”
苏染惊讶地抬头看着陆镇,心想他真是太敏锐了,自己明明什么都没说,他竟然也能察觉到自己心情不好。
“没什么,就是看到一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铺也要关门了,有些感慨而已。那个店面还不错,我想把它盘下来。”苏染轻描淡写地说道。
陆镇没有说话,苏染以为他不在意,便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迅速做完了今天的饭菜。
吃完饭后,她照例收拾碗筷,去厨房清洗。
苏染回到房间,开始收拾东西,打算再去山上一趟。手里的钱还不够,还差一大截呢。
陆镇悄悄地进了房门,站在苏染身后,低声问道:“是不是钱不够?”
“啊?”苏染愣了一下,无奈地看着陆镇。他真是粗中有细,自己明明什么都没说,他竟然已经察觉出来了。
正想着,手里突然被塞了一捆钱。
“你看把这些钱加上,买下那间铺子够不够?”
这笔钱还带着他的体温,应该是陆镇这些年攒下来的所有积蓄了。
他竟然这么信任自己吗?
苏染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转而便是深深的感动。
陆镇毫无保留地相信她,支持她。
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真是让人舒服极了。苏染默默地记下他对自己的好,心想这笔钱就当他入股,等将来生意做起来了,一定给他分红。
“谢谢。”苏染真诚地说道。
陆镇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语气平静地说道:“我们是夫妻,不必这么见外。”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不是要上山吗?早去早回。”
苏染背起箩筐,再次上山。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照耀在山上,一片金灿灿的,让人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苏染选的这块地,是她之前就看好的。人参喜欢砂质土,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利于它的生长。
之前她在这里发现过一根人参,虽然年份不高,但也说明这周围有可能还有其他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