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香坊反击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112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暮色四合,喧嚣了一天的府城也渐渐安静下来。十里香坊却依然灯火通明,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多半都是冲着新推出的点心而来,当然,也有不少老顾客,在品尝新品的同时,不忘捎上一包香甜软糯的蜜枣。

蜜枣的需求量出乎意料的庞大,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不断地往外搬运。原本盛放蜜枣的浅口竹筐,早已被一只高约一米的大筐所取代。即便如此,也足足补了三次货,也就是说,仅仅一个下午,就卖出了整整三筐蜜枣!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上,王掌柜合上账本,脸上终于露出了这段时间以来第一个由衷的笑容。他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心情愉悦地从柜台后走了出来。

姜兹芸刚从厨房出来,便听到王掌柜那略带跑调的歌声,不由得莞尔。“东家。”王掌柜见她过来,连忙止住歌声,满脸喜色地说道,“今天的账目已经核算清楚了,您过目一下。”

姜兹芸接过账本,仔细地浏览了一遍,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不错,看来明日会更加忙碌了。”

“是啊,东家。”王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又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了一番,精明的算计着什么。

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东家,之前垫付给酒楼和点心铺子的银子,都已经收回来了。我已经派人询问过李夫人了,李夫人说,这部分银子不入铺子的账目,全部交给您处置。”

姜兹芸闻言,连忙摇头拒绝。“这怎么可以。”她深知,自己虽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李夫人的人脉以及王掌柜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同样功不可没。又怎能独自占有所有的利润呢。

王掌柜见她推辞,连忙劝道:“东家,这是李夫人的意思。如果没有您,咱们这铺子还不知道会被玲珑坊排挤成什么样子呢,说不定下个月就要关门大吉了。所以您就安心收下吧,这都是您凭本事赚来的钱,无需介怀。”

姜兹芸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接受这笔钱。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最后,在姜兹芸的一再坚持下,以及王掌柜的“固执己见”中,达成了共识。姜兹芸拿走六成,剩下的四成,一部分投入到铺子的运营中,一部分分给王掌柜和李夫人,剩余的一点则分给这段时间帮忙跑腿的伙计和后厨的师傅们,每人发了一个红包,以示感谢。

分配方案确定后,王掌柜立刻将属于姜兹芸的银两结算清楚,交到了她的手中。每一份契书的佣金并不多,但架不住数量庞大,积少成多,最终也汇聚成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仅仅是姜兹芸拿到手的,就足足有八百六十两银子!

姜兹芸揣着沉甸甸的银子回到家中,将银两小心翼翼地放入匣子里,心情颇为愉悦。

时天进门时,恰好看到她将银匣子锁好,不由得挑了挑眉,笑着问道:“钱到手了?”

“嗯,刚刚王掌柜结算清楚的。有了这笔钱,咱们在府城购置一处像样的住处和铺子,应该不成问题了。”她心中早有盘算,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

时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别着急,说不定我们还能换一个更大的呢。”

姜兹芸闻言,疑惑地转过头,不解地看着他。

这十多天来,时天的伤势恢复得很快,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甚至还会到附近一些读书人家中做客。

对于玲珑坊和十里香坊之间的明争暗斗,他自然也了如指掌。毕竟,这关系到自家娘子的事业,时天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不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打听得清清楚楚,还对玲珑坊的当家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此刻,得知姜兹芸组织的签约契书已经圆满完成,而玲珑坊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时天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时天缓缓说道:“玲珑坊肯定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如今你手中还握着十多个点心方子没有公开,他们若是不想自己的食谱被彻底泄露,那么接下来,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来找你,将这些方子买下来,并与你签订一份和平契约。”

姜兹芸听了,不由得轻笑一声,反问道:“你怎么不猜测他们会直接告上衙门,说我偷盗了他们的点心食谱呢?”

“若真是如此,那我只能说,玲珑坊的东家真是愚蠢至极,气数已尽,到时候倒也没什么好手下留情的了。”时天笑眯眯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自信。

姜兹芸点了点头,颇为赞同他的看法。

与此同时,被时天分析着的玲珑坊,几位资历深厚的大师傅也正聚集一堂,商讨对策。

玲珑坊采取的是师门传承制,类似于家庭式的经营模式。如今的当家人年纪不大,但却是嫡系出身,这些年来虽然暗地里也会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好歹没有让铺子出过什么大纰漏。

却不曾想,这次一跤,竟然摔得如此之重。

玲珑坊现如今资格最老的大师傅脸色阴沉,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主座上的东家,抿着嘴唇问道:“东家,如今这般境地,你可曾想过什么应对之策?”

东家面色铁青,面对众人的质问,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

下首坐着一位身穿青衫的妇人,她紧锁眉头,不甘心地说道:“难道不能报官吗?这十里香坊分明是偷盗了我们的方子,他们当初能报官处置杜师傅,衙门断然不会对我们置之不理的。”

“呵,当初小杜是人证物证俱在,咱们现在有什么证据?”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男人冷笑一声,随即瞟了东家一眼,阴阳怪气地说道,“说不定那位姜东家就是个能辨别点心做法的奇才呢,这上哪儿去找证据去?又如何能治她的罪?”

“依我看啊,当初就不该得罪人家,现在好了吧,踢到铁板了。”

大师傅见东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沉声喝道:“好了,老四,现在不是说这些丧气话的时候。事已至此,找到解决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玲珑坊的百年招牌,绝对不能砸在咱们这群人身上!”

此话一出,大厅内顿时一片寂静。

玲珑坊作为百年老店,传到他们这一代,就算彼此之间存在着摩擦和争端,但所有人都清楚,一旦玲珑坊倒闭,他们这些人便会像一盘散沙,很难再有如今的地位和收入。

更何况,谁也承担不起败坏祖业的罪名!

室内沉默了许久,最年长的大师傅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没有人吭声。

有的人在苦思冥想,有的人则惭愧地避开了他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