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红油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887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还天真地以为时家这对夫妻就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人,想着到时候多花些银子,就能把那方子直接买断了。甚至这次来时,他们少东家还特意嘱咐他务必要把方子的事儿给办妥,可对着姜兹芸,他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啊。

姜兹芸装作没瞧见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说完那些话,就招呼着人帮忙把辣椒粉、干辣椒什么的都搬下来。

那面馆的掌柜的可真够实在的,准备的东西那叫一个足,满满当当的大半车,连油都是提前备好的,一桶一桶地装着,整整一车,堆得满满当当。

小泉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着几个穿着短打的精壮汉子,听他指挥着把车上的东西都卸到院子里。

“呦呵,这一袋一袋的都是些啥玩意儿啊?”等到那些油也被抬进了屋子,姜兹芸立刻就明白了。

上次那商老板也是这么做的,直接把材料运过来,让他们帮忙制作辣椒红油。

姜兹芸和小泉很快就交接完毕,小泉他们人多,自然不可能住在他们家。她婉拒了姜兹芸客套的留饭,一行人朝着东街的小客栈去了。

“时娘子,这些人瞧着面生得很啊,这是你们家哪儿来的亲戚吗?”左邻右舍有人好奇地问道。

姜兹芸笑着摇了摇头“不是亲戚,是生意上的事儿。”

“哎呦,瞧着这么多的油,莫不是也是让你们做辣椒红油吧?你们这是不给商家供货了吗?”

他们家的辣椒红油,除了和家里交好的最开始送了几瓶,剩下的都是直接和商家合作的。有些人厚着脸皮过来找许氏,想白白让姜兹芸帮忙做,根本不用她出面拒绝,许氏直接就给回绝了。

姜兹芸也没隐瞒,直接说道“嫂子,这些是府城来的,和商老板的生意不冲突。”

于是乎,没过多久,十八巷都知道了,那时家的娘子做的辣椒红油可了不得,连府城的人都喜欢,府城的大老板直接让人赶着车上门求呢。

这消息一出,商老板的杂货铺里的辣椒红油,又迎来了一个销售高峰。不得不说,这免费的广告效应,那是杠杠的。

送走了小泉他们之后,姜兹芸便回屋,将那面馆的事儿跟许氏和蒋嫂说了。

蒋嫂听了,忍不住唏嘘道“要不怎么说,一技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呢。这辣椒红油,连府城的人都稀罕。”

许氏也笑得合不拢嘴,乐呵呵地说道“那说明府城的人也是识货的,知道月儿手里出来的都是好东西。”

姜兹芸听了,哭笑不得,她这婆婆,对她那是真心的自信啊。

“对了,月儿,厨房里那个白色的点心叫啥来着?可真好吃,我刚才一个没注意,吃了好几块。”许氏说着,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从小到大都吃枣长大的人,对各种干枣、脆枣并没有那么热衷。前些日子觉得蜜枣好吃,但糖分又太高,太甜腻了。如今做成了点心,周边的糕体分散了一部分甜味,那蜜枣便夹带着一股独特的香味,让人吃了还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既然做出来就是要吃的,娘喜欢就多吃点儿。”姜兹芸笑着说道,说着,便招呼着许氏和蒋嫂一起进厨房去。

她可不止做了蜜枣米糕,还有蜜枣红糖年糕、蜜枣米饼等等。这会儿,她把每样都拿出来给许氏和蒋嫂尝尝,见她们吃着觉得还不错,便每样都切了一点儿放在一个盘子里,准备给时天端过去。

时天和许氏的反应差不多,对于那蜜枣米糕,也是格外的偏爱,一连吃了好几块。他一边往嘴里塞着米糕,一边问道“这是给点心铺子准备的新点心吗?”

“嗯,眼下正是蜜枣当季的时候,这两天先试试水,看看反响怎么样,要是卖得好,说不定还能把祖母村的枣全都包圆了呢。”姜兹芸之前和卢桂枝仔细地询问过家里枣树的产量,也问过许氏整个村里的枣树数量,所以估算下来,每年的产量应该不成问题。

她心里盘算过,若是这几道点心的反响好的话,把这些枣全部都弄来制成蜜饯和蜜枣,一部分用在点心里,再加上单独卖的,基本上铺子就能全部吃得下。

时天听了,笑着伸手又拿了一块米糕,不过这次他没直接往嘴里塞。而是先把米糕掰开,把里面的蜜枣挑出来,放在嘴里细细地品味着。“若是当真能这样,日后你可就是村里的贵客了。”

姜兹芸瞧见他把抠掉了蜜枣的米糕又放回盘里,立刻皱起了眉头,在他的手上拍了一下“你这坏毛病是跟谁学的?吃一半扔一半的,多浪费啊!”

时天被她这么一说,心里有些委屈,随即脸上又浮现出一抹委屈的神色“宸儿挑包子馅不吃皮的时候,可没见你打人。”

姜兹芸听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真是又气又好笑。

家里每天早上都吃包子,就算她做的再好吃,宸儿和小黎也有吃腻的时候。有一次宸儿把包子掰开,只吃馅不吃皮,结果被许氏给逮住了,好家伙,被许氏在身上拍了好几下,最后还是刚回家的姜兹芸给拦下来的。

当时她跟许氏说,宸儿年纪还小,好好地跟他讲道理,他会明白的,不能动不动就用打的。时天当时就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

时家的教育模式和周围大多数人的教育方式都差不多,可没有什么能不能打的问题存在,孩子不听话,踹一脚或者打两巴掌,那都是家常便饭的事儿。

亦或者说,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谁也不是圣人,打人也会烦恼的。柴米油盐和繁重的工作充斥着生活,难免会有暴躁的情绪,这个时候要是遇上孩子不听话,打孩子就是最快让他长记性的方式。

姜兹芸不太赞同这种理念,是因为她本就是一个性子平和的人,但她稍稍能理解许氏这类家长的心情。就连时天这个当哥哥的,有时候都会说,俩孩子就是挨打挨少了,听得她都想给他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