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赏!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112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不过,周毅如今能这般为铺子着想,为咱们十里香坊做出了贡献,该有的赏赐,咱家绝不含糊!”姜兹芸清脆的声音在厨房里回荡,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几个伙计原本有些拘谨的神色,立刻变得兴奋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东家,那...是不是以后咱们琢磨出什么新奇的吃食,都可以向您汇报,然后领赏钱啊?”一个年轻的伙计按捺不住激动,率先开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姜兹芸莞尔一笑,明媚皓齿,衬得她更加动人,“当然可以。我和李夫人不在的时候,你们可以去找王掌柜。不过,前提是味道必须通过我们的认可,而且必须是自己独创的点心方子。”
说到这里,她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陡然变得严肃起来:“我可要把丑话说在前头,我知道的点心种类很多,如果你们胆敢随意将其他地方的特色点心拿来冒充自己的成果,一旦被我查出来,立刻卷铺盖走人,绝不姑息!”
话音刚落,人群中果然有人面露尴尬之色,讪讪地笑了笑,似乎是原本打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算盘。
姜兹芸犀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一下子就看穿了那人心中所想。
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太尴尬了!
姜兹芸说完这番话,便没再多留,径直离开了厨房,留下王掌柜处理后续的赏赐事宜。王掌柜对于奖励新方子这件事,倒是没有异议,只是觉得姜兹芸给的奖金实在是太丰厚了。
“东家,您可能有所不知,在其他的铺子里,学徒就算偶然间得到了新的方子,那也算是师傅和铺子的共同财产。东家您宅心仁厚,愿意给奖赏已经很不错了,但这奖赏是不是稍微有点儿多了?”王掌柜有些担忧地说道。
姜兹芸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解释道:“这不一样,虽说是学徒,可咱们厨房里干的都是大师傅的活儿。而且,我也不常在铺子里,他们多拿一些也是应该的。再说了,没有真金白银吊着,怎么能指望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创新呢?只有心里有了盼头,才能让他们更加努力,为铺子创造更多的价值。”
王掌柜听了这话,心中顿时了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笑着说道:“得,东家您这是没把他们当外人啊!这是指着将他们一个个都培养成名满天下的点心师傅呢!”
奖励政策一经公布,厨房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热烈起来,每个人都干劲十足,整个下午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各种新点子的可能性。而周毅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大家纷纷围着他请教各种问题。
周毅也毫不藏私,只要是自己知道的,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一点儿也不掖着藏着。
青丝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被众人簇拥着的周毅,心中充满了羡慕。当初,她的绿茶酥和周毅的鸡蛋糕,可是十里香坊的两大招牌点心,两个人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都曾被姜兹芸寄予厚望。
可是自从一品香酥得了方子,也将绿茶酥仿制出来之后,十里香坊的生意就明显受到了影响,她也清闲了不少。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想过要另辟蹊径,开发新的点心。而周毅仅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琢磨出了新的点子,在这方面,她确实是落了下乘。
她默默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绿茶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之后,才重新开始忙碌起来。
由于袁真和杜师傅被官府抓走,一品香酥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剩下的学徒都是一些临时搭建起来的草台班子,根本不懂得什么高深的技艺,所以一品香酥在第二天就无奈地关门歇业了。
十里香坊的生意因此稍稍好了一些,但是百姓们尝过了一样味道、价格却更便宜的一品香酥,就算碍于对面没开门而光顾十里香坊,但言语之间还是颇有微词,对十里香坊的定价颇有不满。
甚至还有一些喜欢嚼舌根的人在背后议论纷纷,说十里香坊之所以会举报一品香酥的大师傅,就是为了抢生意,故意使的绊子。
“十里香坊的两个东家,一个是县太爷的夫人,一个是小三元的秀才娘子,都不是什么善茬儿。那一品香酥也是倒霉,开在人家对面,还卖得比人家便宜,可不就被排挤了吗?”
这样的声音并非个例,当然,这些话都只是在背地里偷偷议论罢了,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招惹李夫人的不快。
毕竟,现在王县尉已经落马,李大人一手遮天,成为了整个诏县最有权势的人物。
还是铺子里的伙计偶然间听到了这些不好的话,偷偷地告诉了姜兹芸。
姜兹芸听了之后,只是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理他们作甚?不乐意买就别上门,咱们又没强买强卖。”她现在的事情一大堆,哪里有闲工夫去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流言蜚语。
人总是会习惯性地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就像说这些话的人,从来都不会去想,那一品香酥能够火起来的点心,最初可都是从十里香坊流传出去的。
这些事情姜兹芸并没有亲自插手,而是交由李夫人和王掌柜去处理。她自己则连着两日都没有去十里香坊。
时天受伤的事情,虽然引发了一些议论,但与此同时,他的小三元身份也被众人津津乐道。所以,尽管外界流言四起,每天还是有很多人前来时家探望。
许氏忙里忙外地接待客人,但她一个人总有照顾不周的地方,遇到一些带着礼物来的,或者是和她关系比较亲近的,便要留人吃饭或者准备点心,这些都需要姜兹芸帮忙。
两天过后,家里来访的客人渐渐少了,姜兹芸和许氏才终于得了空闲。
蒋嫂子特意过来询问铺子里准备什么时候重新开门。
蒋嫂子明显比之前胖了一些,原先因为常年劳作而显得瘦骨嶙峋的身材,在这两个月里,因为有了在时家食肆这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增加了,干的活儿也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再加上许氏他们时不时地给她添些好吃的,自然而然地就长胖了不少。
蒋嫂子对许氏说道:“有几个在码头扛活的工人过来问,说是吃习惯了咱们铺子里的包子,再吃别家的总觉得不对味儿。他们也不好意思直接上门来问,就嘱咐我过来跟您说一声。”
许氏也早就想着重新开门营业了,便笑着说道:“估摸着也就这两天吧。前两天家里人多,不大方便。这两天客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咱们回头收拾收拾,也该开门了。”
毕竟,耽误一天,可就意味着少赚很多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