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扬眉时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970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许氏与姜兹芸闻声驻足,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约四五十岁的小老太太,正叉着腰,趾高气昂地立于包子铺门口。她眉梢高挑,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不屑,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婆媳二人。

“哎呦,这不是时家的吗?这会儿才忙完?看着天气不错,就带着儿媳妇去春花娘子那儿添置新衣裳了?婶子家里有喜事要忙活,咱们就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许氏堆起满脸笑容,语气里带着几分解释,拉着姜兹芸便欲离开。

可老李太太却不依不饶,箭步上前,一把拽住许氏的胳膊,尖声道:“哎呦,看衣裳啥时候不能看呐?这童生放榜可是头等大事!我记得你家大郎也是今年下场吧?”

许氏本就对老李太太的做派颇为不满,此刻见她如此咄咄逼人,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勉强应付道:“婶子没记错,我家大郎确实是今年下场。”

“哎呦喂,那看来是童生有望喽!我早就听说你家大郎天资聪颖,学问那是一等一的好。肯定能榜上有名,也难怪你老人家能沉得住气,还有心思去看衣裳。”老李太太阴阳怪气地说道,若非知晓她平日里的为人,几乎要让人误以为她是在真心关心。

“哦,对了,方才来报喜的人说,这报喜啊,是从后面的名次开始的。我家孙子排在第八名,前面还有七个。我都在外面站了半天了,也没见报喜的往这边来。指不定啊,都已经报完了呢!”老李太太说得得意洋洋,眉飞色舞,眼角还不时地瞥向许氏,充满了挑衅。

许氏感觉胸腔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就在她快要压制不住,准备开口回怼之时,老李太太又紧接着补了一句:“哎呦,瞧我这张臭嘴,说错话了!你家大郎可是文曲星下凡,哪能榜上无名啊!指不定名次更靠前呢!”

“童生试榜第三名,诏县东区胡同,张子点!”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人群簇拥着手持红绸的报喜队伍,浩浩荡荡地越过许氏和姜兹芸,朝着张子家的方向奔去。

“哎呦,都到第三名了!”老李太太抓住机会,毫不留情地讥讽着许氏。

“我听说这个张子点一直在白马书院念书,他爹也是白马书院的夫子。不少人都押他是这次童生试的案首呢,没想到居然只是第三名。”周围的人也纷纷议论起来,话题都围绕着这个张子点。

“白马书院里面人才济济,与张子点齐名的还有好几个。寻常的头名都是你追我赶,像轮流坐庄一样。这次张子点是第三名也不奇怪,就是不知道谁的运气好,能夺得头名。”许氏听着周围人的议论,脸色阴沉到了极点,内心也充满了纠结。

老李家的包子铺本就位于街头,科举又是全城瞩目的大事,此刻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现在能不能上榜才是最重要的,老李家的这口恶气,暂时只能忍着,回头再算账。即便许氏对自己的儿子很有信心,却也不敢断定时天一定能夺得案首。

毕竟在她看来,时天只是跟着一个乡野夫子念的书,比起白马书院那些盛名在外、才华横溢的学子,自然是逊色不少。

老李太太看到许氏的脸色和周围人的议论,内心简直乐开了花。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包子铺生意下滑而带来的烦闷感,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了。

老李太太的嘴上却依然不饶人:“我说时家的,你也别灰心嘛!你家大郎还年轻呢,着实不用着急,大不了下一次再来嘛!中科举本来就不是一次能中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未必能得个童生,不像我家孙子,这么争气!”

姜兹芸轻轻握住许氏的手,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语气轻柔地回应道:“多谢李奶奶的开解,不过现在头名尚未揭晓,倒也不见得我家相公就一定榜上无名。再者,正如李奶奶所言,相公今年才十七岁,便是下次再下场,也才二十岁。比起那些二十多岁才下场的,本就少了几分经验。这次左右也是积累了不少经验,说不定下一次就跟李家少爷一样高中了呢。”

老李太太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她家孙子今年都已经二十五岁了,中间还参加过一次朝廷的恩科。加上这一次,已经是第三次下场了,才勉强中了。

姜兹芸这番话看似不疾不徐,实则话里话外都在暗讽她的孙子。

老李太太冷哼一声,反击道:“多大年纪下场都无妨,怕就怕有些人下场十次百次,还是捞不到一个名头!”

许氏正要开口理论,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更大的喧哗声,报喜的人来了!一个骑着快马的官差,飞驰在街道上,扯着嗓子高喊道:“童试案首,诏县东区一街,时天!”

许氏和姜兹芸听到喊声,两人都愣在了原地,足足有一分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姜兹芸一把抱住许氏,激动地说道:“娘,我们相公中了!他真的做到了!”

周围的人瞬间将许氏和姜兹芸团团围住。“时嫂子,恭喜恭喜啊!”

“时郎真是个好孩子啊!居然得了案首,这可是三年才出一个呢!”

“我以前就说过,时郎那孩子一看就不是个凡人,以后定是能做大官的!”

“那是自然,那孩子自小就带着贵气!”

周围人的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让许氏笑得合不拢嘴。那些手持红绸的官差们听到案首的娘亲就在这里,赶紧上前拱手行礼:“时夫人,恭喜,恭喜了!”

在许氏眼中,只要是从衙门里出来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她一个平头老百姓,哪里见过官老爷给她行礼,她赶紧避开,不敢接受。

姜兹芸看到许氏的躲闪,赶紧上前接话:“我娘是太高兴了,有些失态,还请各位见谅。各位官爷先随我们去店里喝杯茶吧。”

许氏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附和道:“对,对,是我的不是,辛苦各位官爷了,赶紧去店里喝点热茶,歇歇脚吧!”

就这样,官方报喜的、讨喜钱的、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全都拥簇着许氏和姜兹芸,浩浩荡荡地朝着包子铺走去。

随着这群人的离去,原本人声鼎沸的老李太太家门口,一下子变得冷清萧条。老李太太愤恨地看着那群人的背影,眼底的怒火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