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粮断路绝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825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知道了,娘。”姜兹芸应了一声,目送许氏匆匆离去,寻摸着去预备明日开业所需的食材。可还没等她迈出家门,便见许氏怒气冲冲地折返回来。

“娘,这是怎么了?莫非是那米面铺子不肯供货?”姜兹芸满是不解地问道。

许氏愤愤不平地说道:“何止是不肯供货!我去了东街那家米面铺,掌柜的竟说如今粮食金贵,他们进货少,供不上咱家!呸!睁着眼睛说瞎话!”

姜兹芸秀眉微蹙:“竟有此事?”

许氏也觉得蹊跷,仔细回忆了一番,说道:“我实在想不起来,咱家何时得罪过他们。前些日子去买米面时,他们还客客气气的,今日却突然变了脸,真是怪事一桩。”

姜兹芸若有所思:“娘,那家米面铺子,莫不是与东街街口的包子铺有亲戚关系?”她觉得这倒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原因。

“那倒没听说过。”许氏立刻反驳道,“能开粮食店的人,多半是与朝廷有些瓜葛的,那老李家若是能攀上这层关系,早就飞黄腾达了。再说,咱们东街就只有这么一家粮食店,外面都传言那大掌柜的与县太爷有些关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姜兹芸眯起眼睛,思索起来,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时老夫人的身影。上次时老夫人派人过来,被她赶走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她可不相信时老夫人会轻易放弃,那个老太婆深信时战手中握有祖传的菜谱,急于将其据为己有。

最终,许氏和姜兹芸只得前往西街的米面铺,先买了几袋米面应急。西街的店家倒是十分友善,见她们婆媳二人都是妇道人家,便安排店里的伙计用推车帮忙将米面送到了家中。

下午,姜兹芸和许氏又一同去集市,将明日开业所需的食材全部购齐。之后,姜兹芸又请时天帮忙写了一张告示,告知食客,因明日重新开业,今晚暂不营业,停止售卖卤味。时天写好后,姜兹芸便将告示贴到了店门上。

许氏在帮姜兹芸预备饭食的时候,仍然对东街米面铺的事情耿耿于怀,口中不停地数落着那家店铺的种种不是。

为了明日能够重新开张,婆媳二人决定多准备一些包子,因此今日的准备工作格外的繁重,也就无暇顾及卤味的制作了。婆媳二人有说有笑,气氛热闹非凡,直到商公子抱着宝儿走了过来。

这位商公子如今已然成了时家的常客,几乎每日傍晚都会过来购买卤味,有时清晨也会来买一大兜子的包子,也不知道他家里究竟有多少人要吃。

“我瞧见门上贴着告示,说今日不卖卤味了,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时家今日歇息啊。”商公子笑嘻嘻地对许氏和姜兹芸说道。

“铺子重新修缮好了,明日打算第一天重新开业。所以今天晚上要预备的东西很多,就没有时间弄卤味了。”许氏也为明天的开业而感到高兴,这可是时家重生的希望。

“宝儿去找弟弟妹妹玩吧。”商公子将宝儿放下,嘱咐他不要乱跑。随后,他站在厨房门口,目光在姜兹芸和许氏预备的一盆盆馅料上扫过,突然注意到一盆陌生的馅料,便指着那盆馅料问道:“这是明天新推出的馅料吗?”

姜兹芸抬头看了一眼商公子所指的馅料,然后继续忙着手中的活计,回答道:“是的,是麻辣豆腐馅,味道辛辣,喜欢吃辣的可以尝尝。”

商公子本就是个嗜辣之人,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好,明日定要尝尝。我以前去过西南一带,那里的人几乎将辣椒当饭吃,一顿都离不了,他们那里的辣椒种类繁多,足有一二十种呢。”

姜兹芸听了这话,眼前一亮。虽然药铺和集市上也能买到一些辣椒,但是种类却十分有限,除了当地的薄皮辣椒之外,就只有晒干的小红辣椒了。像线椒、尖椒、灯笼椒、朝天椒之类的,都是难得一见。

“不知商公子是否有办法,能够帮我买到不同种类的辣椒?”姜兹芸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满怀期待地望着商公子。

商公子摇了摇头:“我现在已经不打算再四处奔波了,日后打算寻个营生,在此地落户。若是时娘子想要的话,我可以介绍还在外面行商的朋友给你,只是在钱财方面,我可没什么面子可讲。”

姜兹芸听了商公子的话,顿时来了精神,连忙致谢道:“能得到商公子的一句话,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我先谢过商公子了。”

许氏听闻商公子要在此地落户,便想起了商公子家里那位身怀六甲的娘子,却一直无缘得见,于是好奇地问道:“商公子准备开一家什么店铺?”

“听闻时嫂子今日去了米面铺?”商公子却反问道。

许氏一惊:“难道商公子也听说了?”

随后她又一想,东街住的都是些平民百姓,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东街也只有那一家米面铺,每天人来人往的,她当时与那店铺的人吵了起来,路人肯定都看见了。这一传十,十传百,那些闲得没事的人,还不四处宣扬?只是被人当面问起,许氏脸上多少有些不自在。

商公子见许氏脸色不对,赶紧上前解释道:“时嫂子别误会,我只是想确认一下。我打算在东街再开一家米面店,再卖些杂货之类的。”

话音刚落,许氏便一脸惊讶,就连一直忙碌不停的姜兹芸也忍不住停下手,抬头看向商公子。

这位商公子竟然有如此大的能耐,能够开米面铺?

要知道,前些年战乱不断,朝廷为了保证军需粮食的充足,对粮食类的管制十分严格,能够开设米面铺的,多半是与朝廷官员或者豪门大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放宽了政策,但多半也需要与官府有所关系,才能顺利开设米面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