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祸起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806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说起来,时家今天来集市,是为了什么事啊?”钱嫂子终于把话题引到了她最关心的事情上。
许氏叹了口气,略带无奈地说道:“还不是想给儿媳妇扯几件像样的衣裳。可那周娘子,阴阳怪气的,一点好脸色都不给。”
“难怪我刚才看你脸色不对,以后啊,你还是少往周娘子的店里去吧。她现在可是对你意见大了去了。”钱婶子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姜兹芸的注意。
许氏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我跟周娘子向来没什么过节啊。”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里头啊,可有说道呢。前些日子,有媒人上门给李家的那个孙子说亲,说的是谁?正是周娘子的闺女。周娘子原本还不太乐意,可这几天,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说老李家的孙子就要考上童生了。这不,两家私下里就把亲事给定下来了,就等着榜文下来,好来个双喜临门呢!”
姜兹芸听明白了,怪不得周娘子用那种态度对待她和许氏。自己未来亲家的生意,被许氏家抢走了,换谁都会心生怨恨。
“这可真是……”许氏听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周娘子不讲道理,还是老李家有本事了。
姜兹芸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科举考试,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机密的事情,一个街头商贩,又怎么会提前知道榜单上的姓名?
当今朝廷,虽然表面上提倡文武并重,新帝也亲自下令提拔寒门,重用科举新贵。然而,先帝多年征战,导致朝廷重武轻文的风气根深蒂固,短短十年时间,根本无法扭转。
姜兹芸努力回忆着原主的记忆,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些关于科举舞弊大案的片段。当年,朝堂之上血雨腥风,受牵连者无数。午门问斩的权臣,不下五位,而那件大案的主使者,正是时天。
可是,那件事,发生在时天三十岁的时候,距离现在,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啊。这到底是科举早已存在舞弊,还是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放出这种消息,好促成这门亲事呢?
算了,这些都与她无关。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时天的身体养好,把他的腿治好,帮助他入京,才是正事。
姜兹芸看到许氏还在和钱婶子聊天,不想继续干等着了,便开口道:“娘,还有几个菜要买,我先去买回来。”
“成,你去吧。娘和你钱婶子在前面的茶馆等你。”许氏正沉浸在和钱婶子聊八卦的乐趣中,无暇顾及姜兹芸说了什么。
姜兹芸走远后,钱婶子冬花才笑着说道:“你这儿媳妇,可真是不错啊,嘴甜,又会说话。瞧着胖乎乎的,心肠也不错。”
许氏得意地笑了笑,说道:“谁说不是呢。要是没有她,我估摸着现在,早就卖了店铺地契,带着云儿他们几个,回老家去了。”
“也是福气,缘分啊。”钱婶子冬花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说道:“对了,昨天我嫂子过来了,跟我说,老家的王叔,这几日一直在念叨着你。说这几天,王大哥要过来卖山货,到时候,过来看看你,你到时候,可得好好说说。”
许氏听到老家的人要来,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但转念一想,又开始发愁。
她的老家,在大湾沟村,那里十分贫苦,交通极其不便,每次来县城,都要费一番功夫。许氏娘家的家境也不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嫁给时战的时候,没少被时老夫人刁难。娘家人为了帮许氏出头,还被时老夫人羞辱过。所以,许氏对娘家人,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
时战突然去世,许氏还没来得及给娘家里人去信,儿子时天又出了这事。所以,许氏既要照顾儿子,又要娶媳妇冲喜,一下子就忘了给娘家人传递消息。
姜兹芸买完所需的食材,过来找许氏,没看见钱婶子,倒是看见许氏一脸愁容地坐在那里。
“娘,您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么?钱婶子呢?”姜兹芸赶紧坐下,关切地问道。
许氏看见姜兹芸回来了,连忙安慰道:“娘没事,你钱婶子去卖东西了。你买的这鸭子,可真肥啊,得养有一两年了。”
姜兹芸见许氏转移话题,不愿多说,也没有追问,和她一起回了家。到家后,许氏接过姜兹芸手中的鸭子,提着水壶烧热水,准备去褪鸭毛。
不一会儿,许氏就把处理好的鸭子递给姜兹芸,然后,又去处理卤味用的猪下水和食材了,完全不给姜兹芸沾手的机会,也不跟姜兹芸说话。
姜兹芸知道许氏心里有事,也不去打扰她。她拿着鸭子,走进了厨房,把鸭子切成两半,然后再切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葱姜、黄酒和清水,把鸭子焯熟。
离晌午饭还有一段时间,姜兹芸难得有空闲的时间,便端了一杯茶,四处转悠。当她转悠到时天书房的时候,时天正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看着书。
时天听到有脚步声,放下书本,抬头一看,发现是姜兹芸,心中感到有些纳闷。这两天,她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自己,今天,怎么会主动来找自己了?
“有事?”时天好奇地看着姜兹芸。
姜兹芸手里拿着水杯,靠在时天书房的门口,这让时天的心里,更多了几分好奇。
“刚才,我与娘去买食材,碰见了钱婶子。但不知道钱婶子说了些什么,娘回来后,就开始发愁。”姜兹芸疑惑地询问着时天。
时天想了想,说道:“钱婶子和娘,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无非说的是舅舅和外祖家的事情。爹发丧的事情,娘一直没给舅舅家说,恐怕是怕舅舅和外祖家怪罪吧。”姜兹芸听完时天的解释,顿时明白了。
晌午吃饭的时候,许氏给大家交代着:“你们舅舅,怕是这两天要来拜访了,到时候,说话都注意点。莫要提起卖房和地契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