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势利眼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308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想当年,你公公在世时来我这儿买猪头,那可是客客气气,热情得呦!如今见咱们家日子好起来,生意红火了,立马就变了副嘴脸,真是个十足的市侩!”许氏瞥了一眼猪肉铺老板那张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脸,语气里充满了鄙夷,仿佛多看一眼都会脏了自己的眼睛。

姜兹芸倒是显得平静许多,她挽着许氏的胳膊,轻声安慰道:“娘,这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也算人之常情。您就别太往心里去了。咱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正经,将来相公金榜题名,这种事儿只会更多,见怪不怪就好。”

一听到姜兹芸提起时天高中,许氏顿时眉开眼笑,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未来。“要是云儿真能高中,咱们还稀罕跟这种人打交道?到时候让他自己去应酬,省得咱们糟心。”

婆媳俩一路说说笑笑,许氏更是热情地给姜兹芸介绍沿街的街坊邻居,那热闹劲儿,仿佛过年一般。

姜兹芸乖巧地跟在许氏身后,面带微笑,温和地与街坊们打着招呼。她举止大方得体,言谈间也颇有分寸,给人的感觉温婉娴静,很快便赢得了周围人的喜爱。遇到那些性格泼辣,言语尖酸刻薄的,都被护犊子的许氏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

对于这些家长里短的是非,姜兹芸其实并未放在心上。毕竟前世信息爆炸,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样的话没听过?她早已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脏,不轻易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遇到一些口无遮拦,满嘴荤段子的妇人,姜兹芸便羞涩地站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扮演着一个新婚小媳妇的角色,将人设拿捏得稳稳的。

“哎呦喂,这不是时家嫂子嘛!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我这‘罗裳坊’逛逛啦?快请进,快请进!”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传来,姜兹芸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妖艳的老板娘扭着腰肢走了过来,嘴里热情地招呼着,可那张涂抹着厚厚脂粉的脸上,却分明写满了鄙夷和嫌恶。

“不过我可得把话说在前头,这些新上的货可金贵着呢,不买不许上手摸啊!万一弄脏了或者弄坏了,那可得照价赔偿的!”老板娘故意提高了嗓门,阴阳怪气地冲着许氏和姜兹芸说道,仿佛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许氏并没有理会老板娘那副做作的姿态,径自走到衣架前,仔细地挑选起来。“周家的,怎么没见着几件春日里穿的厚衣裳啊?”她找了好几圈,看到的都是些轻薄的夏装,根本没有适合现在穿的。

“哎呦,时家嫂子,这都快热起来了,谁还穿春日的厚衣裳啊!”老板娘翻了个白眼,语气里充满了嘲讽。

“时家嫂子,这春日的衣裳买了,等到秋天也能穿嘛,真是精打细算呐!我听说时家最近卖包子可是赚了不少银子,怎么就舍不得给儿媳妇好好买件像样的衣裳呢?”老板娘掩嘴轻笑,眼底却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这挑拨离间的意味,简直不要太明显。

许氏一听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撸起袖子就要开骂,却被一旁的姜兹芸轻轻拉住了。“婶子您误会了,做包子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每日要和娘亲五更天就起来忙活。娘亲是担心我身子弱,怕我受寒,这才特意来买些厚实的衣裳,让婶子您误会了。”姜兹芸的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楚。她这番话,既解释了来意,又抬高了婆婆,还顺带卖了一波惨,引得店里的人纷纷对她另眼相看。

随后,姜兹芸环顾四周,清澈的目光扫过店里的每一个人,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我此前听娘亲说,婶子家的铺子是这一片衣裳最全的,今日特地赶来,不成想连一件厚实点的衣裳都没有,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罢了罢了,娘,咱们去东街看看吧,就不打扰婶子做生意了。”说完,她便亲昵地挽着许氏的手臂,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罗裳坊。

这时,店铺里一个身材臃肿的富态夫人,听到了姜兹芸的话,顿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这还没到三月呢,你家竟然连件厚衣裳都没有了?那我还是去东街看看吧。”不等老板娘开口挽留,胖夫人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紧接着,店里的其他顾客也陆陆续续地走了个干净,只剩下老板娘一个人脸色铁青地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

一出门,姜兹芸便好奇地问道:“娘,这家店的老板娘是谁啊?咱们和她有过节吗?”

“没有啊!以前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今儿个这是怎么了?吃了枪药似的。”许氏也是一头雾水,她虽然知道这家店的老板娘脾气不好,可也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如此阴阳怪气。

“这家店的老板娘姓周,云儿和小黎的衣裳以前也是在她家买的。但不知今日是何缘故,竟是这般无理。早知道我就该直接带你去二街买衣裳了,这种人这么做生意,迟早要黄。”许氏愤愤不平地说道。

的确,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对顾客出言不逊,一定要和气生财。不会赞美,不会说话,不会笑脸迎人,那就别开店,回家种地去吧!这个周娘子,看来还得好好修炼一番才行啊。

许氏和姜兹芸正纳闷着,没注意到从拐角处突然冲出一辆小车,一下子撞了上去。许氏正准备把刚刚在罗裳坊受到的窝囊气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可当她抬起头,看清来人的面容时,却顿时愣住了。“咦?这不是……冬花吗?”许氏惊喜地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老家的熟人,连忙热情地迎了上去。

“哎呦,这不是时家嫂子许氏嘛!真是好久不见了呢!”推着一辆装满货物的平板小车的冬花,急忙放下车子,也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许氏紧紧地握着冬花的手,激动地说道:“冬花,你怎么也在这儿啊?真是太巧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儿媳妇儿,姜兹芸。”说着,她又转头对姜兹芸说道:“月儿,这是你钱家婶子,叫冬花,跟娘是一个村子的,如今也住在这边。”

姜兹芸连忙上前一步,乖巧地行了个礼。“钱婶子好。”

“哎呦,这媳妇长得真周正,水灵灵的,真是个好姑娘。我现在住在十八巷,离这儿也不远,有空来家里玩啊。”钱婶子笑眯眯地打量着姜兹芸,越看越喜欢。

“好的,钱婶子。得空我和娘亲一起去拜访您。”姜兹芸温顺地回答道。

十八巷离时家虽然有些距离,但却和刚刚那家卖衣裳的周家娘子住得很近。

“时家的,你们家卖的包子可是出了名啊!现在到处都在传你们家的包子有多好吃,皮薄馅大,香气扑鼻,吃一口满嘴流油。还有那个叫什么卤味的,也是不少人夸奖呢!”钱婶子冬花毫不吝啬地夸奖着许氏,语气里充满了羡慕。

“哎呦,哪里哪里,都是街坊邻居给面子罢了。”许氏被夸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不过,我可是听说东街街头的老李家,心里不太舒坦了。”钱婶子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许氏说道。

许氏听了这话,仔细想了想,也确实如此。自家包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几乎抢走了老李家大半的生意,现在很少有人去老李家买包子馒头了。“那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做生意嘛,本来就是各凭本事。”许氏耸了耸肩,毫不在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