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卤味飘香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203更新时间:25/08/04 00:47:59

“你,经常用?”时天剑眉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姜兹芸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好,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连忙补救道:“那个……我做饭的时候经常用。”她一边说,一边在心中懊恼,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差点露馅了。

“原来如此。”时天语气淡淡的,听不出喜怒,只是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自他进了厨房,便像个好奇宝宝一般,这里摸摸,那里碰碰,还不时地向姜兹芸请教这个怎么用,那个有什么作用。姜兹芸被他问得心烦意乱,恨不得立刻将他踢出厨房,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一一作答,同时还得留意着他的举动,生怕他一不小心碰坏了什么东西。

“我原先只听人说,岳家住在偏远的大雁村,娘子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今日听来,娘子见识广博,实在让为夫自惭形秽,娘子真是令人钦佩。”时天此话一出,如同一道惊雷劈在姜兹芸的心头,让她瞬间僵住了身体,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缓缓地深吸了一口气。

他果然是在试探她!都怪自己疏忽大意,没有提高警惕。今天时天突然跑到厨房,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现在看来,他分明就是为了套她的话。

姜兹芸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巧妙地应对。她定了定神,语气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娘家大雁村,背靠绵延起伏的大山,原本住户就很少,而且村里人常年与世隔绝。前几年战火纷飞,四处逃难的灾民涌入大雁村定居,我这厨艺,也是跟着村里的老者们学来的。”

大雁村贫困落后是真,遭受战火侵扰也是真,但原主在家时,总是被父母指使着做各种杂活,根本不让她出门,更别提学什么厨艺了,这才是真。

而且在那种动荡不安的年代,只要稍有本事的人,出去随便找点事情做,都比待在大雁村强。姜兹芸也不管时天是否相信,反正脸上始终保持着笃定认真的表情。

幸好,时天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娘子的运气真好,能遇到贵人相助,和为夫有相同的境遇。”

“哦?相公此话怎讲?”姜兹芸来了兴致,转过头,好奇地看向时天。

“早些年,我爹刚开铺子的时候,生意惨淡,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书院的学费又极其昂贵,给我启蒙之后,家里的银子就变得捉襟见肘。若不是遇到华先生鼎力相助,恐怕我只能继承父亲的衣钵,守着这间小小的店铺,庸碌一生了。”

姜兹芸依稀记得,原主的记忆中似乎闪过一些关于这位华先生的片段。据说,这位华先生乃是先帝时期的状元,但先帝在位时,重武轻文,华先生一直不受重用。直到十六年前,先帝驾崩,皇子藩王为争夺皇位,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许多文武百官都受到了牵连,华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后来,当今圣上登基,为了完成先帝一统天下的遗愿,多年来一直率兵征战沙场。直到前几年,才终于平息了战乱。新帝登基后,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提高文人地位,重新恢复了科举制度,广纳贤才。可是,对于那些之前受到牵连的文武百官,新帝心存芥蒂,既没有追究他们的过错,也没有重新启用他们。

华先生一生豁达开朗,乐观向上,早已放下了当年的恩怨。他终日游山玩水,怡然自得,与时天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相公可曾再去探望过华先生?是否需要准备些礼物,前去拜访一二?”姜兹芸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着手中的活计。

时天摇了摇头:“华先生暂时不在本县,等他回来之后,再去拜望也不迟。”

姜兹芸心想也是,时天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身为师傅,华先生居然没有露面探望,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一片绚丽的彩霞。姜兹芸将素菜卤好,又开始卤制肥肠。她喊来许氏帮忙,两人齐心协力,赶在码头工人们下工之前,完成了所有卤味和少许包子的制作。

许氏在大门口上方挂起一盏油灯,按照早上商量好的布局,将桌子并拢摆放整齐。然后,她将卤味捞出来,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那油亮诱人的色泽,以及阵阵扑鼻的肉香,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这次姜兹芸在卤制卤味时,用料非常讲究,没有吝啬任何一种香料,因此卤汁的味道格外浓郁。她和许氏商量好,如果有人需要,可以将卤汁打包带回去,用来拌饭或者下面条。随后,姜兹芸将少量的包子也拿了出来。

“呦呵,许嫂子,你这吃食看起来挺新鲜啊,味道闻着真香!怎么卖的啊?”

“早上就听人说,许嫂子家做了好吃的,香味飘了老远,莫非就是这个?”

“这是什么东西啊?怎么这么香?”

“老嫂子,还有包子卖吗?”

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许氏连忙提高嗓门,大声地说道:“各位,各位,请安静一下!我面前摆放的这些,叫做卤味,有卤鸡、卤鸭、卤猪肉、卤肥肠,还有各种卤素菜。卤肉三十文一斤,卤菜二十文一斤。另外,还有少量的包子。”

许多人在听到卤味的价格之后,顿时打了退堂鼓,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包子。也有些人闻着卤味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便买了一些素菜,比如卤豆腐、卤花生之类的。

很快,包子便被抢购一空,紧接着是素菜,而肉类却剩下不少。许氏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有了数。毕竟,这附近住的大多都是普通百姓,手头并不宽裕。而且,这种卤味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食物,之前从未尝过,因此不敢轻易下手购买,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她相信,只要尝过卤味的人,肯定会被它的美味所征服,以后还会再来光顾。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许氏和姜兹芸正准备收拾东西关门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人急匆匆地从远处跑来。定睛一看,竟然是商公子。

“时家嫂子,真是对不住,我来晚了,被一些琐事缠住了,走不开。可还有卤味剩下?”商公子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眼睛不停地在桌子上寻找着卤味。

许氏听到商公子的话,顿时乐开了花,笑逐颜开地说道:“有,当然有,还多着呢!”说完,她打开盖在卤味上的布,只见里面还剩下两个猪脚,一大块卤肉,半只鸭子,以及一大碗卤肥肠。

卤肥肠的价格,姜兹芸定的和卤菜一样,因为不知道本地人是否能够接受这种食物,所以不敢定得太高。

“谁家娘子竟然还会做肥肠?”商公子看到卤肥肠,眼睛里立刻冒出了光芒。

“商公子吃过肥肠?”姜兹芸有些好奇地问道,在这个朝代,吃肥肠的人似乎并不多。

商公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早些年我走南闯北的时候,曾经吃过一次,那味道真是绝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自己在家也尝试着做过,但是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腥臊味,所以很多年都没有再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