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五宝娘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724更新时间:25/08/04 00:47:58

夕阳的余晖洒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云娟娘望着干粮铺前人头攒动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冲动。商机,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寻常的热闹里。
“既然干粮如此受欢迎,我何不也试试做些来卖呢?”云娟娘暗自思忖。她不动声色地站在一家干粮铺外,默默观察着伙计们如何招呼客人,怎样售卖干粮,将每一个细节都悄悄记在心里。

过了许久,云娟娘心中渐渐有了眉目。她决定先回家,潜心研究干粮的做法,看看是否能以此来贴补家用。
背起竹篓,云娟娘加快了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为了避免引人注目,云娟娘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宅子后面的树林。她将竹篓放下,开始仔细地采摘起蘑菇。
昨天夜里下过一场雨,泥土还带着湿润的气息。现在正是蘑菇生长的旺季,采些回去,再配上一点粮食,做一锅鲜美的蘑菇汤,光是想想就令人食指大动。
天边的云霞被夕阳染成了绚丽的红色,太阳缓缓西沉,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云娟娘也采摘了满满一竹篓的蘑菇。
眼看着夜幕降临,云娟娘背起竹篓,快步向宅子走去。
她走到门口,轻轻推开大门,立刻看到几双充满担忧,却又饱含期盼的眼睛正望着她。
“娘,你可算回来了!”柳嫣然连忙上前,接过云娟娘手中的那篮蘑菇。
云烟和云梦也紧随其后,接过云娟娘身后的竹篓。
“娘,你昨天晚上没回来,我们担心了一整夜!”云烟的声音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却是关心和焦急。她清澈的眼眸中,满是对母亲的牵挂和不安。
“昨天下午出了些状况,临时有事耽搁了,所以没能及时赶回来。”云娟娘轻描淡写地解释道,语气尽量轻松,不想让孩子们过于担心。她巧妙地隐瞒了与赵永浩相遇的事情,选择将这个秘密暂时埋藏在心底。
“对了,我今天在镇上看到卖干粮的铺子生意特别火爆,大家都排着长队才能买到。所以我在想,不如我们也做点干粮来卖吧?”云娟娘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个主意的可行性。她的语气既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娘,你还会做干粮?”柳嫣然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云娟娘。她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显然对云娟娘的提议感到意外。
“我也不会,不过我今天在卖干粮的铺子观察了很久,他们做干粮的步骤我都记在心里了。我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些,反正咱们也要吃饭的,就算做得不好吃,自己吃掉也行。”云娟娘微笑着解释道,她的目光坚定而充满自信。
她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机会,可以利用家里现有的资源,创造一些额外的收入。虽然她并不确定是否能成功,但她愿意勇敢地去尝试。
云娟娘话音刚落,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尝试做干粮。
她取出买来的面粉,仔细回想着记忆中干粮的样子,努力回忆着需要添加的各种配料。
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云娟娘终于做出了看起来还不错的干粮。她招呼孩子们过来品尝,孩子们尝过之后,都纷纷点头称赞好吃。
云娟娘心里有了底,决定第二天就去镇上试试,看能不能把自家的干粮卖出去。但她又开始担心,自己做的干粮能不能卖得出去?会不会有人喜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云娟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大早,云娟娘就早早地起了床,带着做好的干粮去了镇上。她找了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落,小心翼翼地摆起了自己的小摊。一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小摊,云娟娘的心里越发紧张起来。就在她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个路过的行人停下了脚步,好奇地询问起她的干粮……

见有客人光顾,云娟娘连忙站起身来,热情地招呼着。
干粮店里出售的干粮种类不多,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干烙饼,另一种是类似糕点的食物,但糕点的保质期较短,购买者寥寥无几,只有短途旅行者才会偶尔买上一些。云娟娘并没有选择制作糕点,而是专注于制作干烙饼。在干粮店里,每个干烙饼的售价是六十文钱。云娟娘仔细地计算过,一斤面粉大约可以制作三十多个干烙饼。
她心里盘算着,如果每个烙饼以五十文的价格出售,那么一斤面粉做成的烙饼就能卖到一千五百文。扣除一点柴火钱和自己的手工费用,至少还能净赚两三百文。
当有人上前询问价格时,云娟娘便将烙饼的价格定为五十文一个。
看到这里的干粮比干粮店里的便宜,那人不禁有些疑虑地问道:“小娘子,你这饼虽然便宜,但味道会不会不太好啊?”说着,他从云娟娘的摊子上拿起一块烙饼,掰下一小块递到嘴边,仔细地品尝起来。
那人咬了一口烙饼,眉头微皱,说道:“小娘子,你这饼虽然便宜,但这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啊!”
“啊?”云娟娘顿时感到有些尴尬。
之前在家里做的时候,孩子们尝过都说味道还不错呢。
“不过味道虽然不是很好,但看在你价格便宜的份上,小娘子,这样吧,四十文钱一个,我全买了!”
听到男人的话,云娟娘在心里仔细地换算了一下。四十文一个的话,倒也不会亏本,只是赚得比较少。不过,今天是第一次做,味道也确实差了些。能卖出去已经算不错了。于是,她爽快地答应将烙饼卖给了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