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天伦乐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913更新时间:25/08/04 00:47:55
看到眼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幕,苏芊芊心潮澎湃,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她前世,乃至今生都不曾奢望过的幸福场景。她甚至觉得秦文晔简直是她的福星,如果没有他,她苏芊芊断然无法拥有如此圆满的一天!
苏芊芊一家人能够重聚,实在是一件来之不易的喜事。
原本对生活已经彻底失去希望的苏国强,总是觉得自己会拖累女儿。而今,看到与自己失散了将近二十年的老伴,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也变得格外灿烂。
苏芊芊的母亲,这近二十年的光阴里,始终带着苏芊芊的弟弟在哈城艰难度日。自从离开了苏国强,她便没有再嫁人。据她说,当年闹饥荒时意外怀上了这个孩子。幸亏有这个孩子在身边,否则这些年她根本无法支撑下去。
听到这里,苏芊芊的心头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酸楚。
她深知,虽然母亲在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语气平静而简洁,但她完全可以想象,这二十年的日子究竟是多么的艰难。
“你看看你这双手,”苏国强眼眶湿润,声音哽咽,“我就知道这些年你一定是吃了不少苦,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孩子拉扯这么大,而且孩子教的这么懂事有礼貌,学习成绩这么好,你辛苦了!”他紧紧握着苏芊芊母亲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眼泪再也无法控制,簌簌地往下流淌。
“老苏!你也辛苦了,”苏芊芊的母亲也红了眼眶,同样动情地说道,“你看你把芊芊培养的这么漂亮、大方,我还要谢谢你呢!”
自从一家人相认后,苏芊芊的母亲就一直紧紧地握着苏芊芊的手,仿佛怎么也看不够,仔细打量着她身上的每一处细节。
要知道,一个女孩子跟着父亲生活,十有八九都是要面临后妈的问题。这在常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父爱与母爱相比,终究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
所以,苏芊芊的母亲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为女儿担心。而今,看到苏芊芊亭亭玉立地站在自己面前,她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虽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也无法弥补这些年来苏国强对她们母子缺失的关爱。
听着苏芊芊母亲对自己也同样表达着感谢,苏国强的心中充满了愧疚。特别是看到自己那个从未谋面的儿子,更是满眼的喜爱和深深的惭愧。
看到爸爸妈妈这般模样,苏芊芊连忙宽慰道:“爸!妈!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就别再提了。现在我们一家人终于能够团聚在一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把未来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苏国强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苏芊芊拉着自己的弟弟,更是打心眼里的喜欢。她迫不及待地询问着他这些年来是怎么和妈妈一起生活的,在哪里上学等等。
那种微妙而奇特的感觉,苏芊芊也说不清楚,似乎只有真正拥有兄弟姐妹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虽说从小她是和丁维一起长大的,情同手足,但那种没有血缘关系的感情,却总像是隔着一层薄纱,以至于两个人越长大,矛盾也愈发尖锐,最终演变成如今这般境地,这也是苏芊芊最不愿看到的。
而另一旁的苏国强,也和苏芊芊一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似的,拉着苏芊芊的母亲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长里短。
这场认亲大会,在苏芊芊母亲的家中,持续了两三个小时,直到秦文晔开车回来,一家人才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
“咱们一家人出去吃饭吧,顺便也好好聊聊接下来的打算。”苏芊芊提议道。
苏芊芊的父母都是那种善解人意、不会扫兴的人。听到苏芊芊的提议后,便非常开心地点头答应了。
这还是苏母头一次乘坐如此高档的轿车,苏芊芊的弟弟似乎对车子也格外喜欢,上车后便不停地四处张望,好奇地打量着车内的每一个细节,也许这就是男孩子的天性吧。
“芊芊!刚才我回家跟妈还有双妈把你们家这边的事情说了,你都不知道她们有多高兴,”秦文晔笑着说道,“我现在先拉着咱爸咱妈回一趟家,两家亲家见上一面,等我爸那边有空了,咱们再好好聚一聚!”
听到秦文晔亲昵地称呼自己的父母为“咱爸咱妈”,苏芊芊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而且,这还是头一回。可能以前因为有丁巧玲在,秦文晔对那个苏芊芊的继母,始终不太认同吧!
回到秦家,张妈和林菊梅别提有多热情了,就像是走亲戚一样,几个老人坐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甚至一点儿违和感都没有。
这温馨的场面,让苏芊芊的心窝里暖洋洋的,这也是她前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温暖。
原来,这才是家该有的样子啊!
因为张妈和林菊梅在家已经用过晚餐了,所以大家就约定下次等秦占国回来后,一家人再齐聚一堂,好好地热闹一番。
秦文晔开着吉普车,带着苏芊芊一家人准备去国营饭店吃饭的时候,张妈和林菊梅站在家属院的大门口,依依不舍地向他们挥手告别,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祝福。
张妈和林菊梅不仅仅是替自己的儿媳妇感到高兴,更是觉得能够拥有如此通情达理的亲家,真是一种福气。
苏芊芊的母亲这还是头一次下馆子,说起这事的时候,苏母带着一丝自嘲的笑意,而看在苏国强和苏芊芊的眼里,却无比的心疼。
这十几年,苏母一直靠着自己的手艺艰难谋生。起初,是替有钱人家浆洗衣物。后来,由于长期在外帮人洗衣,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苏母的身体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
在儿子的一再劝说下,苏母才不得不放弃了洗衣的工作。正好有一户邻居要搬家,便将一台二手的破旧缝纫机送给了苏母,苏母这才改行替人做起了裁缝活。
这一做,就是十几年。为了节省电费,让儿子能够安心读书,苏母总是偷偷地点着蜡烛,夜以继日地赶工,以至于现在眼睛已经变得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