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医者?孽者?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072更新时间:25/08/04 00:47:53
柳孜采倾囊相授,丁阿筱学得飞快,凡是涉及到药材的性状与功用,只需讲解一遍,她便能清晰复述。半天下来,柳孜采简直将她视作天人下凡。
“你这脑瓜……”柳孜采仔细打量着丁阿筱的头颅,“是怎么长的?我小时候背这些玩意儿,天天挨我师父的板子。”
唏嘘之余,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其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那是一种对于天才的本能嫉妒!
他自三四岁起便耳濡目染中医之道,而这丫头接触中医晚了十多年,竟能有过目不忘之能,真是令人羡慕得牙痒痒。
更可气的是,她还如此虚心好学,稍加夸奖便会羞涩地低下头,不骄不躁,比他这个浸淫养气多年的人还要沉得住气。
这绝对是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吧!
柳孜采原本只是随口一说的收徒之言,如今隐隐有了要认真对待的趋势,于是教导起来也更加耐心细致。
中药种类繁多,少说也有数千种,分为动、植、矿物等科目。单单植物科,甚至可以精确到一万两千种之多。如此庞大的药植库,恐怕穷尽一生都难以学完。因此,柳孜采主要向丁阿筱介绍日常能够用得到的五百多种草药。
他给她规定了半年的时间,务必将这五百种草药的特性与习性牢记于心,还特意赠予她一本自己手绘的草药大全。
他心想,即便她有过目不忘之能,要学这么多东西也应该会感到吃力吧。谁知丁阿筱竟然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任务。
前来交差时,柳孜采特意出了一些刁钻古怪的难题来考察她,结果丁阿筱都能对答如流,甚至对药材的形态特征也牢记于心,可以随手描绘出来。
表面上,柳孜采只是轻描淡写地点点头,夸赞她还算不错。
背地里,他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准备好纸钱和蜡烛,偷偷地祭拜了医圣张仲景。
嘴里还念念有词:“祖师爷保佑,弟子遇到一个可造之材,其天资之聪颖,简直有点吓人。所以弟子特来请示一下,是否应该收她为徒。唯一不太好的是,她是女儿身。”
抽签的结果显示,可以收。
柳孜采一拍大腿,激动得手舞足蹈。
在这个时代,医术传承向来是传男不传女的。他若是想要收丁阿筱为徒,必须先过祖师爷这一关,其次才是应对外界的流言蜚语。
紧接着,他又祭拜了药王孙思邈和药圣李时珍,结果抽出来的却是空签,一种没有明确结果的预兆。
柳孜采当即表示不相信。
其实,柳孜采并非十分迷信。只是人在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需要一些外部力量的支撑。如果那几尊医药大拿的雕像能够给出积极的反馈,他信一信也无妨。如果不能,他则会义正言辞地批判封建迷信要不得。
更何况,张仲景都已经表示他可以收徒了,另外两位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柳孜采特意选在一个清晨,告诉丁阿筱暂时不用出去采药了,并且郑重其事地将自己想要收她为徒的想法说了出来。
悟性高,脾气好,又如此机灵聪慧的徒弟,到哪里去找啊?他越看丁阿筱越是满意。
“……你觉得怎么样?以后我来做你的老师,你就是我的关门弟子。”
而且,做了他的徒弟,村里人以及柳渺梅都会对她另眼相看,她也不用成天当个受气包了。
看看她身上那副皮包骨头的模样,真是可怜。
“……智才叔。”
柳孜采还以为她要答应了,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
“……你觉得,我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吗?”
迟疑,带着不自信的语气,再配上她那副迷茫的小表情,柳孜采这才意识到,丁阿筱的精神状态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很难用言语来准确形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只是,当一个人的气息变得浑浊的时候,她的精气神便会不自觉地流露出那种状态的特质。
就比如现在,丁阿筱明明是亢奋的,却也同时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消沉。
柳孜采心头一颤:“孩子,你怎么了?”
怎么了?丁阿筱在心里默默重复着这三个字,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告诉眼前这位唯一对她心存善念的人,她真的已经用自己所学的一切,成功地让柳渺梅怀上了身孕。
她离逃离苦海更近了一步,甚至再也不用担心被逼迫着上演那不堪入目的活春宫了。今天早上,柳渺梅头晕目眩,根本没有力气搭理她。
这一切,真的是太好了。既让她的专业知识没有白费,又让她一直以来紧绷的神经能够稍稍放松片刻。
她真的,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只是,在这份喜悦之余,她却听到了柳孜采说要收她为徒的话语。
她的第一反应并非是欣喜,而是深深的惶恐。
她其实很清楚,从自己出手下药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不能算作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了。
那个曾经高举着拳头,对自己、对病患、对一切需要用到她专业知识的地方做出庄严承诺的人,已经彻底改变了——
那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将尽我所能,维护生命的尊严和健康的权益……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的誓言,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句空话。
药膳学虽然只是中医的边角料,在宣誓的时候也只能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但她确实曾这样对自己、对他人做出过承诺。
可是现在,她终究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柳渺梅固然是罪有应得,但她也绝非完全无辜。
这样的她,还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吗?
丁阿筱的信仰正在崩塌,她的自我认知也在逐渐瓦解。
她所有的彷徨与不安,都源自于柳孜采那句脱口而出的“收徒”。
如果他不提再次学医的事情,她或许会永远将内心痛苦的一面深深地隐藏起来,继续做着打杂挣外快的工作,然后与柳渺梅一家斗智斗勇。
但是,柳孜采偏偏提到了。
他称赞她为可造之材,甚至不惜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也要收她为徒。
男师女徒,在这个时代,不知道会被村里那些好事之徒编排出什么香艳的绯闻来。而且,他们还年龄悬殊,最容易让那些喜欢嚼舌根的大爷大妈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柳孜采是真的想收她为徒吧,丁阿筱想。
那种被认可、被选择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却对现在已经误入歧途的她来说,无异于一杯穿肠毒药。
仔细想来,丁阿筱想过逃跑,想过报复,唯独没有认真思考过,在逃跑和报复之后,未来的自己要如何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