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孕之喜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274更新时间:25/08/04 00:47:52

也不知是方才那番云雨缠绵耗尽了气力,还是体内新生命的悄然需索,周齐梅觉着腹中空空如也,娇声细语地对身旁的何占宇说道:“我饿了。”

何占宇听罢,心中一疼,连忙安抚道:“妈,齐梅应该是饿了,您快去歇着吧,我这就起来给她做些吃的。”

伊秋水慈爱地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嗔怪道:“你能会做什么?还是我去吧。” 说罢,便起身走向厨房,留下周齐梅满心感激地朝着她的背影轻唤:“谢谢妈。”

不大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粥端到了周齐梅面前,还搭配着两只鲜嫩的大虾。何占宇体贴地扶着她坐到餐桌旁,伊秋水则在一旁,满眼慈爱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周齐梅小口地啜着银耳粥,心中却涌起一丝难为情,她犹豫着开口:“妈,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要是办婚礼,让亲戚朋友们看见,多不好意思啊……”

伊秋水听了这话,柳眉倒竖,佯装生气道:“胡说!哪里不好了?我儿子和我儿媳妇早就领了结婚证,这只是补办婚礼而已,又不是什么未婚先孕。再说,我儿媳妇怀的可是三胞胎,后天婚礼上,我非得好好显摆显摆,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去!”

听了婆婆这番话,周齐梅忍俊不禁,故意娇嗔道:“那到时候我就躲在妈的身后,不让别人看见。”

伊秋水被她逗得哈哈大笑,眉眼弯弯:“傻孩子,怎么能躲在妈妈身后呢?你得站在最前面,让妈妈好好炫耀一番!”

婆媳俩相视一笑,温馨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何占宇坐在旁边,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也跟着傻乐起来。

婚礼当天,何占宇的心情比当年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还要激动百倍(这是伊秋水后来形容的)。向来寡言少语、清冷淡漠的他,对婚礼上的亲戚朋友们都热情洋溢,笑容满面。

尤其是何占宇的姥姥,当她看到周齐梅这副娇俏可人的模样时,更是喜不自胜,仿佛贾母见到了林黛玉一般,爱怜之情溢于言表。当得知她怀了三胞胎的消息时,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逢人便说何家有后了。

接下来的这个新年,周齐梅在何家被一家人当成宝贝一般呵护备至,细致入微的照顾让她心怀感激,也略感不安。过了年,当她回到窑厂时,原本就有些婴儿肥的脸蛋,更是圆润了一圈。

周齐梅是由何占宇和保姆一同送回窑厂的。何占宇要赶回学校上课,便留下保姆照顾她。

何盛夫妇俩对儿媳妇的三胞胎格外重视,伊秋水放心不下,便和何盛商量,让家里的保姆也跟着过来,贴身照顾周齐梅。

而且,过了年,周齐梅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窑厂转让出去,安心养胎。

毕竟怀的是三胞胎,肚子一天天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周齐梅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纵然窑厂生意红火,利润丰厚,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也只能忍痛割爱,放弃这唾手可得的财富。

如今窑厂正值暴利时期,周齐梅提出转让窑厂,自然不愁无人问津。

但周齐梅心里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她想把窑厂转让给堂哥周方舟,让他也能趁着这波红利,好好赚上一笔。虽然日后窑厂生意可能会逐渐走下坡路,但陈成功的技术精湛,只要经营得当,窑厂也不会亏损,只是利润会减少一些罢了。

这天,周齐梅把堂哥周方舟叫到办公室,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哪知,周方舟听了这话,却笑着摇了摇头:“齐梅,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要不是为了替你经营窑厂,我早就跟你提出辞职了。”

“啊?哥,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周齐梅闻言,心里一沉,顿时紧张起来。

周方舟见她这副模样,哈哈一笑,连忙解释道:“齐梅,我的好妹妹,你想哪儿去了?哥在你这里是什么待遇,哥心里还能没数吗?你处处替哥着想,让哥跟着你挣了不少钱,就算我是个傻子,也该知道感恩戴德啊。是这样,你嫂子的裁缝铺子生意越来越红火,接的布料都堆成山了,几天都轮不上做一件,你嫂子想让我和宝凤都去帮她,哪怕我光负责给人量尺寸、裁剪什么的。”

周齐梅听了这话,这才恍然大悟,她笑着说道:“哥,我都忘了这茬了,嫂子的裁缝铺子现在可是咱们镇上最有名气的,她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你和宝凤去帮她的忙,确实是迫在眉睫。那好那好,窑厂我就转让给别人了,你好好跟着嫂子干吧,说不定有一天,你们的裁缝铺也能变成一个大服装厂呢。”

“哎呀,借你吉言,到时候你哥也当上大老板了,哈哈哈……”周方舟闻言,仰头大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为服装厂老板的那一天。

再说周桂兰这边,她选中了一块合适的土地,与土地的主人商议好价格后,便将其租了下来。

开春之后,她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建造厂房,并着手处理开设卫生纸厂的各项具体事务。

凭借着赵旻隆的关系,她成功地淘到了一台国营造纸厂淘汰下来的旧卷纸机和一台脱墨机,价格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简直就是白菜价。

机器运到简易的厂棚里后,她又几经周折,高薪聘请到了一位国营卫生纸厂的技术工人。当然,工资也比国营厂高出许多。

设备到位,技术员到位,工人们也各就各位,周桂兰的卫生纸作坊,就这样正式开业了。

有了专业的纸品技术员坐镇,生产出来的卫生纸当然质量过关。周桂兰将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卫生纸,拿出一部分摆在镇上的裁缝铺子门口销售,又给各个村的村支书媳妇送去几斤,一下子,卫生纸就火了起来。

马头镇的妇女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后每个月的那几天,可再也不用为用纸发愁了。

前来购买卫生纸的妇女们一拨接着一拨,络绎不绝,周桂兰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她就对前来买纸的妇女们声明:一次买几斤的不卖,得批量购买,回去之后各人再分。

这样既能收到整钱,也省去了不少麻烦。

很快,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也蜂拥而至,他们都批量购买卫生纸,然后拿到集市上或者沿街叫卖,当然需要的量很大。周桂兰心里有数,既然是来批发的,当然得给人家留点利润空间,所以,批发的价格就比零售的便宜五分钱。小商贩们批发了卫生纸,再拿到远处去卖,自然也能卖个好价钱,大家皆大欢喜。

卫生纸厂只有两台机器,而且没有切割机,生产出来的卫生纸只能靠人工切割。周桂兰找来了一台铡刀,就像铡草一样,一个人负责放入纸卷,另一个人负责压下铡刀进行切割。

如今的卫生纸厂,除了高薪聘请的一位压纸技术员之外,还有一名负责搅拌泡纸的工人,一名负责脱墨的工人,以及一名负责铡刀的工人,这些都是需要付出大量体力的重活。周桂兰不忍心当一个无情剥削的资本家,给这三名工人的工资虽然比不上技术员,但也相当可观,所以,光这四名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就得花费将近五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