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裁缝逆袭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287更新时间:25/08/04 00:47:52
“都怪你,哈哈哈……” 苏芹止不住笑意,嗔怪地说道。
周秦升笑容一敛,故作凶狠地说:“嫂子,就得给她们点颜色瞧瞧,让她们长长记性。我可跟你说好了,等那些人哭着喊着来求你的时候,你可不能立刻心软答应,得让她们好好地赔礼道歉,摆足了架子才能勉强收下那些布,知道不?”
苏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宝凤,我还是头一回这么强硬呢,刚才差点没绷住笑出来。”
周秦升叮嘱道:“你可得记住她们之前的嘴脸,这样就不会笑场了。”
苏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眶泛红,声音低哑地说:“妹妹,谢谢你。”
周秦升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柔声说道:“嫂子,咱俩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咳咳,你要是真觉得过意不去,那就哪天给我做一回黏面糕吃吧,馋死我了都。”
苏芹做的黏面糕那叫一个香甜软糯,周秦升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听了这话,苏芹爽朗地大笑起来:“行行行,就馋你这丫头馋我做的黏面糕,我准给你做!等着吧,等你出嫁的时候,嫂子给你做一大锅,保准把你婆婆的嘴都黏住,让她想骂你都骂不出来……”
“请问,这里是苏芹家吗!” 门外忽然传来一声略带试探的询问。
苏芹和周秦升对视一眼,连忙起身走了出去,只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大姑娘小媳妇,正拿着各式各样的布料站在院子里,好奇地向里面张望。
周秦升一眼就认出,其中有几个正是今天上午在庙会上,向她打听身上套装的姑娘。
周秦升朝苏芹挤了挤眼,压低声音说:“生意上门了。”
苏芹激动地点点头,连忙迎上前去,热情地招呼道:“对对对,这里就是苏芹家,我就是苏芹,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那几个姑娘也认出了周秦升,兴奋地指着她笑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周秦升也热情地回应道:“快请进,快请进,你们可真厉害,竟然真的找到我嫂子家了!没错,我身上这身衣裳就是她做的。哎呀,幸亏你们来得早,不然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才能轮上呢。”
她们信以为真,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来得及时,进屋后便迫不及待地争着让苏芹先给自己量尺寸,生怕慢了一步就被别人抢了先。
苏芹笑盈盈地说:“大家放心,你们几个来得最早,我肯定先给你们做,保证让你们这几天就能穿上漂亮的新衣裳。”
听了这话,那几个姑娘总算放下心来,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苏芹忙着给她们量尺寸,周秦升则拿出自己精心绘制的几款服装设计图,供她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
姑娘们围在一起,拿着设计图叽叽喳喳地商量了半天,最终选定了自己心仪的款式,苏芹一一记录在册。
这边刚忙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有一群人拿着布料涌了进来,原本宽敞的屋子顿时变得拥挤不堪,苏芹顿时感到有些应接不暇。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里那几个之前对苏芹冷嘲热讽的姑娘的娘,竟然也陪着笑脸,拿着自家闺女扯的布料走了进来,她们满脸堆笑,语气温和,恳求苏芹能给孩子们做身新衣裳。
苏芹头一回遇到这种场面,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被她们七嘴八舌的好话说得晕头转向。周秦升见状,知道该自己出马了,于是偷偷地踩了苏芹的脚一下,又用胳膊轻轻地碰了碰她的胳膊,给她使了个眼色。
苏芹心领神会,偷偷地看了一眼小姑子,深吸一口气,板起脸孔,语气冷淡地说:“各位大娘、婶子,不是我不愿意接你们的活儿,而是我当初开裁缝铺的时候就给自己立下规矩了,不做本村的生意,免得被人说我见钱眼开,想钱想疯了,挣这种不光彩的钱。”
几个妇女的脸色顿时变得尴尬起来,红一阵白一阵的,十分难看。但是闺女的布都已经买好了,而且吵着闹着非要找苏芹做,她们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来求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周秦升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那些妇女竟然开始争先恐后地指责起那些曾经在背后议论苏芹的人,仿佛她们自己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苏芹的坏话似的。
其中,杏子的妈骂得尤其起劲,唾沫横飞,仿佛要把之前没说的话全都补回来。骂到最后,她竟然开始夸起苏芹的好处来,说自从她嫁过来这几个月,村里谁家做个衣裳、缝个裤腿啥的,都麻烦人家苏芹,浪费人家的缝纫机,浪费人家的线,还浪费人家的功夫,这可是多大的人情啊!
“我们咋就一个个没点良心呢?人家开裁缝铺挣钱,我们不赶快来捧场也就算了,竟然还数落作践人家,真是个个白眼狼啊!” 杏子妈越说越激动,仿佛苏芹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众人听了,都红着脸,连声附和说是是是。
苏芹听到这番肺腑之言,心里着实感动不已,眼眶微微泛红。周秦升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故意劝说道:“嫂子,大家都知道错了,你就网开一面吧,把你的规矩给破除了,就帮我的那几个姐妹们把衣裳做了吧。”
“是啊是啊,那几个闺女跟宝凤玩的可好了,你就看在宝凤的面子上,接了这些活儿吧。以后我们呐,都帮你宣传宣传,让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你做衣裳。”
在众人的恳求和煽动下,苏芹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接过了她们手中的布料。几个妇女感恩戴德,千恩万谢地告辞离去。
就这样,苏芹的裁缝铺彻底火了起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前来光顾。
转眼间,寒冷的隆冬已经来临,周齐梅的肚子也已经高高隆起,再过一个多月,何占宇就要放寒假了,到时候他就可以回到窑厂,每天陪伴在她的身边。想到这里,她的心里充满了甜蜜的期盼。
这天黄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纸钱的味道,原来是陈家庄又有老人去世了。
因为周齐梅怀有身孕,李爱花怕她沾染晦气,便在窑厂的院子里生了一盆火,说是鬼都怕火,有了这堆火,它们就不敢靠近了。
周齐梅、李爱花和黄翠菊三人围坐在温暖的屋子里,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喝着热茶,看着外面熊熊燃烧的篝火,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周齐梅看着摇曳的火光,思绪也飘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想起了小时候在姥姥家的温馨情景。
在寒冷的农村,到了冬天,没有了茂盛的树木遮挡,凛冽的北风肆无忌惮地呼啸着,冷气能够轻易地穿透小村的每一个角落,刺骨的寒冷令人难以忍受。那些没有厚实衣服的人们,大多数时候只能躲在屋里,围着火炉取暖。
谁家屋里生了一盆火,或者点上一个煤火炉,那肯定会吸引一大群人围过来,热闹得就像村里的“新闻中心”一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烤着馒头,炒着黄豆,或者把被雨雪打湿的鞋子放在火边烘烤,时间就在这温暖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老树根,干玉米棒,旧木头......小小的火苗,慢慢地燃烧,驱散着严寒,也温暖着人们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