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孕事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2177更新时间:25/08/04 00:47:52
周方舟被臊得面皮发烫,故作恼怒地挥挥手,驱赶着两个妹妹:“去去去,你们俩小丫头片子,都闲得没事干了是吧?一边儿玩去,我这儿忙着呢!”
周齐梅和周秦升捂嘴偷笑,一溜烟儿地跑开了。
果不其然,此后每个星期,何占宇都会风尘仆仆地从京城赶来,不仅带来了大包小包的美味吃食,一进门就紧紧地抱住周齐梅,仿佛要把所有的思念都揉进这个拥抱里。吃饭时,更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一会儿帮她夹菜,一会儿又体贴地给她盛汤,两人腻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情话。
这天,周齐梅依偎在何占宇的怀里,轻声问道:“我怀孕的事,你跟你爸妈说了吗?”
何占宇摇了摇头,声音低落了几分:“自从上次的事之后,我就一直没敢回家。”
周齐梅吐了吐舌头,心想,这人还挺有骨气。
她故意撅着嘴说:“那还是先别告诉他们了吧,反正我生孩子就在咱们镇上,不去你家。”
何占宇连忙纠正道:“那不是我家,那只是我爸妈的家。齐梅,你放心,咱们以后会有自己的家的。我明年就可以向学校申请住房了,到时候你带着孩子一起过去,学校的宿舍就是我们的小家。”
周齐梅听了,心里乐开了花,真的可以住在大学宿舍里吗?
她可是听高晓松说过,他就是在学校宿舍长大的,从小就耳濡目染,结识了许多知识渊博的大人物,那些人的学识和见解,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占宇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齐梅,等孩子出生后,你真的打算放弃窑厂的生意吗?生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做,还是等孩子大一点再说吧。”
周齐梅想了想,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钱固然重要,但她的三个女儿更重要。而且,她现在窑厂挣的钱,也足够养活这三个孩子到上学了。到时候,等孩子们都上了学,她再重新开始做生意也不迟。
当然,她才不会傻到只花自己的钱呢,不然要男人干什么?哼!
然而,当她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的时候,她又改变了主意:现在这几年,正是创业发家致富的大好时机,我可不能真的丢下生意,当一个全职主妇。那样等到我把孩子送到小学,再重新回到商场的时候,恐怕早就物是人非,不好混了。
自己又不是什么商界精英,只不过是仗着重生的优势,对未来的历史走向有些了解罢了。
不行,孩子我可以找人带,请个住家保姆,这样我也可以随时看到孩子。
这么想定了,周齐梅顿时觉得心里豁然开朗,一心期盼着孩子的降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秋去冬来,周齐梅的肚子也渐渐鼓了起来,她能感觉到孩子在肚子里踢腾,那小小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当她第一次感受到胎动时,尽管前世已经生过三个孩子,她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立刻给何占宇打了个电话,向他报喜。
何占宇再次来的时候,带来了许多婴儿的衣服,周齐梅看到,清一色都是粉色的,显然,他已经做好了迎接小公主的准备。
周齐梅对此非常满意,这一世,她的三个女儿再也不会被人嫌弃了。
她闲暇时,便买来各种颜色的毛线,开始为女儿们织毛衣、毛裤、围嘴、小袜子,每一种款式都织一件,而且每件都要织三件,一视同仁。
何占宇这个粗心的家伙,竟然一直没有看出来。
周齐梅心里暗自发笑,觉得他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
这天,堂嫂苏芹来窑厂看望她,周齐梅非常高兴,热情地邀请她中午一起吃饭,周方舟兄妹俩自然也留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周齐梅关切地询问苏芹,问她来到这里是否还习惯,现在是冬天,地里也没什么活,就好好在家歇着。
苏芹听了,苦笑了一下,无奈地说:“哪能闲得住啊,村里人天天央求我帮忙裁个料子,缝个褂子,做个裤子,还有人衣服破了,也拿过来让我缝补。”
原来,苏芹的娘家陪送了一台缝纫机,她又有一手精湛的裁缝手艺,被村里人知道后,个个都来找她做衣裳,一点儿也不客气。
周齐梅听了,忽然灵机一动,笑着对苏芹说:“嫂子,你现在明明有一门挣钱的本领,就应该好好把握住啊。你看你成天忙着给这个人做衣裳,给那个人做衣裳,不如干脆开一家裁缝铺,谁要做衣裳,就拿钱来。”
苏芹有些犹豫地说:“那多不好意思啊,找我做衣裳的也不是外人,都是一个村的,还有亲戚邻居,怎么好意思收钱呢?”
周齐梅反问道:“那他们找你做了衣裳,会替你下地干活吗?会替你喂猪喂羊吗?会给你粮食吃吗?”
苏芹笑着摇了摇头。周齐梅接着说:“可是你帮他们做衣裳,耽误了下地干活的时间,耽误了做家务的时间,还占用了你休息的时间,这些账怎么算呢?”
苏芹苦笑了一下,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听周齐梅这么一说,周秦升也忍不住抱怨起来:“就是啊,咱嫂子嫁过来这几个月,你说咱村谁家没找她做过衣裳?懂事的会买一盒做衣裳的线来,不懂事的直接把布料往那一送,做好了拿着就走,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好像咱给她帮忙就是理所当然的似的。”
苏芹无奈地说:“哎,人啊,就是这样,你天天白给她帮忙,她就觉得你理所应当要帮忙,你白给她吃,她就觉得你理所应当要给她吃。要不怎么说,升米恩,斗米仇呢。”
听了这话,周方舟也有些不悦地说:“就是,天天没个消停,上午在地里干了半天活,中午人家都午睡了,桂花还得忙着给人做衣裳。晚上人家都去大街上乘凉,桂花还得点着灯给人赶衣裳,气得我好几次都想把缝纫机给卖了,省得闹心。”
周齐梅劝道:“所以啊,不能再白白地给他们使用了,收他们的费是天经地义的。嫂子你就听我的话,开家裁缝铺子,哪怕刚开张的时候,收费比镇上的裁缝铺稍微低个一两毛钱也行啊。”
周秦升一拍手,赞同道:“嫂子,齐梅姐说的话靠谱,你有这门手艺,干嘛不用来赚钱呢?不然你得白白给大家帮忙一辈子。”
周方舟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附和着点了点头。
苏芹听了,有些心动,但还是不自信地笑了笑,说道:“那要是我一收费,他们都不来找我做了呢?多尴尬啊……”
周方舟粗声粗气地说:“不找你做,省得闹心,有什么尴尬的?”
周齐梅则替她分析道:“不可能的,嫂子。你想想,咱们村就你一个人有缝纫机,会做衣裳,他们不找你做,就得去镇上找别人做。你比人家的手工费便宜一两毛钱,而且你的手艺又这么好,他们有什么理由舍近求远呢?就算他们村里人不来找你,你开了裁缝铺子,大家都会帮你宣传一下,到时候,说不定外村的人也会来找你做衣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