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祸水东引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1714更新时间:25/08/04 00:47:51

姜棠杏眼圆瞪,语气中满是不解,“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林知馨耐心解释道:“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毕竟乡里乡亲一场,如果咱们做得太过决绝,反倒会授人以柄。万一有人觉得咱们一家心狠手辣、容不下人,暗中挑拨离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逃荒路上,最忌讳的就是互相猜忌。”

姜棠对林有粮一家厌恶至极,在她看来,给他们粗粮吃都是一种浪费,“如果真有人猜忌,那咱们就没必要和他们同行啊。”

林魏彬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还有那个村长,口口声声说着要用族规处置,可我压根儿就没见他动真格的。”

林知馨却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不,我们还真有必要和他们同行。”

其他三人面面相觑,疑惑不解,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

林知馨侃侃而谈,解释道:“这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你们想想,前世咱们住大农场的时候,想见一面邻居,开车都得一个多小时。就算在市中心,住了几年,邻居之间都不认识。可现在不一样,这里是古代,人情社会格外重要。每次回奶奶家,你们都嫌亲戚管得太多,毫无边界感,还特别爱嚼舌根,对吧?古代的人情社会,就是加强版的这种情况。还有小叔,每年带不同的女朋友回家,都要被他们骂得狗血淋头。还有姑姑,就因为没结婚,每年回家都要被人说闲话。一年才回去一两次,都被烦得够呛。由此可见,人情社会里的名声、亲戚关系有多么重要。”

“在外有了好名声,出门都能让人敬你三分。咱们和村里人相处得不错,好处可多了。逃荒路上能互相帮助,晚上还能轮流守夜。等到了岭南,他们也能帮着宣传咱们家的名声。不然,咱们一家四口,人生地不熟的,很难站稳脚跟。”

更何况,这些村子普遍都排外。就拿刘屠户家来说,他们搬来林家村才几年,就处处被排挤。村里分田地、交税、服劳役这些要紧事,都没人通知他们。所以,大家一起走,不是咱们单方面的付出,到时候真有什么事儿,也能多一些人帮着留意。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不过林知馨还不能确定,所以暂时没有告诉家人。

最近,林知馨发现系统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她仔细查看经验明细,发现经验值在大量增加,每次增加的数值虽然只有一点两点,但积少成多,数量非常可观。

这些经验后面都标注着[采集]二字。可有时候,爹娘并没有外出采集,经验值也在增长。

林知馨猜测,这应该是村里人在采摘草药时,也给她贡献了经验值。

但奇怪的是,刚开始的一个月并没有这种经验加成。直到她娘开始给村里人治病,她家帮着村里解决了水源问题后,经验值才开始大量增加。

林知馨由此推断,大概是她在村民心中的威望提升后,他们采集、种地都能给她增加经验值。

也就是说,如果以后她能带着大家一起安稳下来,这些人每家每户种点地,她就能坐享其成,等着经验值蹭蹭上涨。这些人可都是和她家有过命交情的,她还不知道系统的评判标准,以后也不好专门去找人帮她种地涨经验了。

农场经验实在太难涨了,现在才4级,连最基础的牙膏牙刷都还没解锁。林知馨还指望着系统升级,解锁农场里的别墅呢。

只靠他们一家,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啊。

所以,只要这伙人原则上没有大问题,林知馨还是更倾向于带着他们一起离开。

见爹娘对村长的态度有些不满,林知馨连忙帮村长说了几句好话:“爹,娘,你们也别嫌弃林村长优柔寡断了。我觉得他挺善良的,而且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你想想,就算是亲兄弟,如果犯了杀人这种大罪,咱们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报警的。”

三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毕竟这里是古代,思维方式和现代完全不同。

其实村里人也都还不错。

反正现在村里人都不喜欢林有粮一家,他们还被绳子捆着,应该翻不起什么浪花。

只是姜棠还是觉得咽不下这口气:“难道咱们就这么放过林有粮一家?”

林知馨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道:“当然不行。”

林知馨又拿出地图给他们看,“你们看啊,咱们现在估计已经快到汝阳县的范围了,再继续往南走,估计再走两个月就能到。如果能多弄一些马车、板车,估计一个多月就能到达岭南。你们看,这儿是沙湾镇,我思来想去,觉得这里最好,地理位置好,还临海,而且比较偏僻。咱们家有农场,不怕土地贫瘠。这里大概就是后世的广州了。”

林桑澄有些愣住,“两个月?还有这么久啊……看来也急不来。买马车就算了,性价比不高,还不如把银子存下来买牛呢。”

林知馨安慰道:“时间过得很快的。”

随后,她又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你们看,这儿是松石镇,差不多已经到了广州的地界,但离咱们的目的地沙湾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这里已经远离了靖王的辖地,算是比较贫瘠的地方,还有瘴气。就把林有粮一家丢在这儿,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姜棠想起他们没穿越过来时,原身一家因为没生儿子,在林家受尽委屈,女儿更是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总觉得就这么放过他们一家,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