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谣诼起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123更新时间:25/08/04 00:47:49

那段时光,于杜语烟而言,仿佛坠入了无尽的黑夜,四面八方都是指责和非议,每一个举动都被无限放大,呼吸都成了一种错误。她如同行尸走肉般,茫然地走到水塘边,心中萌生了结束一切的念头。恰巧,王政来到天水寨,为了劝说孩子们重返校园。他与杜语烟并肩坐在水塘边,促膝长谈,回顾过去,剖析现在,展望未来。

王政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语烟迷茫的心。“语烟,只要你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语重心长地劝慰道,“倘若你纵身一跃,又有谁会真正怜悯你呢?你的娘家人或许会觉得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马家人则会阴谋得逞,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而且是不费吹灰之力。”

“只有好好地活着,用心地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供他们读书识字,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未来的日子才会充满希望。”

这些话语,如同醍醐灌顶,深深地印在语烟的心中。她毅然决然地转身回家,寸步不让地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带着两个孩子,坚强地生活到了现在。

杜岸饰听完这个故事,内心感慨万千,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心中怀揣着美好的希望。

送别了王政,杜岸饰打算去探望语烟。她独自一人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作,却还总是抽出时间来关心自己,想必一定非常辛苦。

杜岸饰亲手制作了小半篮香甜软糯的南瓜饼,提着篮子,准备送给杜语烟尝尝。

杜岸饰居住的院落距离杜语烟的家还有一段路程,步行需要十多分钟,道路蜿蜒曲折。值得庆幸的是,天水寨的先辈们勤劳而富有智慧,将地面全部用石板铺砌,其平整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城里的水泥路。

当她路过莲沁婶家院子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阵喧闹的嬉笑声。

这个莲沁婶,平日里总是抱怨家境贫寒,生活困苦,怨天尤人地责怪她那早逝的丈夫,留下她孤身一人艰难地拉扯孩子。然而,真正需要干活的时候,她却总是消极怠工,任由院子里的杂草长得比蔬菜还高,也不肯动手除草。她最喜欢做的,就是拉着这个那个在院子里闲聊,如果赶上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她甚至可以聊上一整天。

此时,她们似乎正在嘲笑那位迂腐而执着的教书先生。杜岸饰一想到王老师那股傻劲儿,就觉得忍俊不禁。他和语烟站在一起,倒也显得十分般配。

杜岸饰并没有把她们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继续往前走。然而,她却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那个姓王的老师,招惹了杜语烟那个寡妇还不够,竟然又跑到杜岸饰的院子里去。莲沁婶可是亲眼所见,他们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一看就没干好事。这男人啊,一旦动了歪心思,胆子就大了。上次被孙老婆子家的恶犬咬了,扎了好几针,还是死性不改。”

“要说这读书人就是长得水灵,你看岸饰,她从小就不干重活儿,手细腰细的,难怪那姓王的见了会心猿意马。我要是个男人,我也会动心的。”

杜岸饰听得怒火中烧,再也无法忍受,她绕过矮墙,怒气冲冲地站在了一众妇女婆子的面前。

那些说得正起劲的人,一边点头哈腰地笑着,一边磕着瓜子,忙不迭地散播着各种闲言碎语。直到旁边的人用胳膊肘用力地顶了她好几下,她才意识到杜岸饰的到来,顿时惊诧地看着怒容满面的杜岸饰。

杜岸饰怒视着眼前的妇女婆子,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如果真的有精力搬弄是非,还不如到地里干点正事。王老师来找我,是为了让我帮忙抄写课本,可到了你们的嘴里,怎么就变得如此不堪入耳,如同你们的嘴巴一样肮脏?我杜岸饰从小就尊敬地称呼你们为婶婶、婆婆,没想到你们竟然在背后如此诋毁我。”

她义正言辞地说道:“今天我就把话撂在这里,谁尊重我,对我好,我也会同样地尊重和善待谁。谁要是用污言秽语来诋毁我,也休想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好处!”

莲沁婶尴尬地打着圆场:“岸饰啊,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难道还不了解我们吗?我们这些人就是嘴上没个把门的,管不住自己的嘴。你别生气了,小心动了胎气,伤着孩子。”

要不是顾及到肚子里的孩子,杜岸饰真想把眼前的瓜子摊子给掀翻了。

杜岸饰强压着怒火,来到了语烟的家中。她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逗弄孩子,只是放下点心,就准备离开。

语烟正忙着做各种各样的农活,忙得焦头烂额,并没有察觉到杜岸饰的情绪变化。她只是在余光中瞥见村长急匆匆地赶来,便随口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继续埋头苦干。

村长这次是专程来找杜岸饰的,他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比平时灿烂了许多,甚至比在杜岸饰结婚那天说祝福语时还要灿烂。

“岸饰,听说你在这里,我就赶忙找来了。唉,我家那牛棚塌了,倒也没伤着牛,也没伤着人。只是我在想,天水寨的房子历经百年风雨,恐怕都已经扛不住了,得修缮啊。整个村子里,也就你最懂行了,要不你帮我们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整个天水寨的房子都翻修一遍?”

杜岸饰断然拒绝道:“我没有办法。”

村长见杜岸饰情绪不高,却故意装作糊涂:“怎么会没有办法呢?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呢,江峰家的房子,你用的方法很是新颖独特,而且非常实用,修葺之后非常牢固。江家山叔还夸你呢,说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用的方法是我们天水寨失传的秘术。”

杜岸饰确实是在仔细研读了那本手抄笔记后,才为江峰设计了房屋修缮的方案,方法十分隐晦,没想到还是被江家山叔看出了一些端倪。

听着村长的话,杜岸饰心中一惊,难道那本手抄笔记就是天水寨失传的《天机汴》?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怒气依旧难以平息。

杜岸饰没有理会村长,只是简单地和语烟寒暄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村长看着杜岸饰离去的背影,疑惑不解地挠了挠头:“这孩子,怎么还生起气来了?”

夏天的尾巴已经悄然掠过,一片枯黄的残叶飘落在杜岸饰的院子里,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平时这个时候,杜岸饰会静静地坐在窗前,潜心研究那本画满了各种设计图的手抄本,但现在她却什么也看不进去,用村长的话说,她正在“置气”。她自己也说不清,她到底是在跟天水寨那些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们置气,还是在跟自己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