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财神驾到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380更新时间:25/08/04 00:47:49

夜幕低垂,山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吹拂着天水寨的茅草屋顶。昏黄的油灯光晕下,语烟略显犹豫地接过杜岸饰递来的钱,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钞票,心中五味杂陈。

“岸饰,你给的实在太多了……”语烟嗓音沙哑,带着浓浓的乡音,她抽出大半叠钞票,坚持要退还给杜岸饰,“之前我就想着把地里的菜拿到镇上去卖,可你也知道,山路崎岖,来回要走二十多里地,一天就耽搁了。家里两个孩子又离不开我,实在走不开身。现在好了,能把菜卖给你,也算是在家里开了个挣钱的门路。”

杜岸饰柳眉微蹙,语气坚定地将钱推了回去,“语烟姐,这你可就见外了。虽说江为哥签的是两年合同,可谁知道上面会不会突然把他调走,换个人来顶替他的位置呢?你还是多留点钱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不行,这钱我不能要。”语烟也有些着急了,语气中带着恳求,“你给的价钱已经很高了,我不能占你的便宜。”

杜岸饰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知道语烟的倔脾气,便换了种说法,“这样吧,今天这钱你就先收着。但是你得答应我,以后我要是手头紧了,就给你设计些小玩意儿,换你种的菜吃,怎么样?”

语烟听了,脸上顿时绽放出笑容,如冰雪消融般灿烂,“那行,那没问题!你要是能给我设计出什么好东西,我保证天天给你送最新鲜的菜!”

杜岸饰笑着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汤推到语烟面前,“快尝尝,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做的。”

语烟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放入口中,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喜地问道:“哎呀,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甜?”

杜岸饰被她孩子气的模样逗笑了,“就是普通的银耳汤,不过我在里面加了点雪梨。做法简单,又不费什么食材,但能熬一大锅,而且对身体也好。”

语烟又喝了两口,便将碗里剩下的银耳汤分给了两个孩子,眼中满是慈爱,“岸饰你真是太能干了,做的东西也好吃。下次也教教我,我也学着做给孩子们吃。”

就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时,躲在门外的马城始终没找到插话的机会,只能悻悻地离开,脸上写满了不快。

杜岸饰耳尖,隐约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语烟为何会突然放下手里的活计,特意来找自己聊天。原来是为了帮自己挡住马城的骚扰。

“语烟姐,”杜岸饰关切地问道,“上次听你说想盖个圈舍,养些鸡和猪,打算弄成什么样的?”她知道语烟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不易,除了要照顾家里的几亩田地,还要洗衣做饭、捡柴烧火,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语烟摆摆手,笑着说:“这你就别操心了,村里那些腌臜的活儿,我都不好意思跟你提。”

“这有什么不好提的?”杜岸饰佯装生气地说道,“我又不是什么天上下来的仙女,不食人间烟火。再说了,咱们是姐妹,有什么不能说的?”

语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在你心里,你还真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不光是我,村里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那天,语烟详细地向杜岸饰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先养十个猪崽,二十只鸡,等以后稍微腾出点时间来,就再买些鸭子来养。只有这样,才能多攒些钱,等孩子们再大一些,才能送他们去镇上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语烟走后,杜岸饰独自坐在油灯下,拿起纸笔,认真地写写画画。没过多久,一张完整的圈舍设计图纸便跃然纸上。

第二天,杜岸饰将图纸铺开在语烟面前时,语烟却看傻了眼,指着图纸,疑惑地问道:“岸饰,这是什么啊?怎么看起来像座迷宫一样?”

杜岸饰笑着解释道:“这可不是迷宫,这是我根据你家的情况,合理利用空间来设计的鸡舍和猪圈。考虑到你目前还要照顾孩子,精力有限,暂时没有设计鸭子的圈舍。”

她指着图纸,耐心地讲解道:“你看,南边这块地方用来圈养猪崽,北边这块用来养鸡。猪仔和鸡仔产生的粪便,可以通过这里的通道,直接进入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发电照明,生火做饭,这样一来,既省了电费,又省得你每天都要上山去捡柴。”

语烟听得目瞪口呆,她从未想过,养鸡养猪还能这么科学,这么环保。“还可以这样啊?岸饰,你真是太聪明了!”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小孩的嚎啕大哭声,哭得十分伤心。

两人连忙走到窗边,探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破旧罩衣的小男孩,一边哭一边走,嘴巴张得老大,仿佛能吞下一个馒头,眼泪如断线的珍珠般,止不住地往下掉,用袖子都擦不过来。

语烟叹了口气,说道:“那是江家山叔的孙子,名叫描描,今年六岁了,成天哭着喊着要上学,可他家里穷,没钱送他去。”

杜岸饰有些奇怪,“寨里不是有个学堂吗?怎么不送他去那里读书?”

“早就没了。”语烟摇摇头,无奈地说道,“以前确实有个学堂,也请了个老师,可是寨里的人都不重视教育,觉得读书没用。那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来上学,挨家挨户地求,又是送面又是买米的,可还是没人愿意把孩子交给他。时间长了,学堂自然就办不下去了。”

杜岸饰更加疑惑了,“我们小时候,条件那么差,家里都会想方设法地送孩子去读书。怎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反而不送了呢?”

语烟叹息道:“他们都说读书没出路,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寨里很多人都是小学都没毕业,十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了,进什么制衣厂、电子厂之类的,挣的钱比读书的多。他们觉得,与其把钱花在读书上,还不如让孩子早点挣钱养家。”

“简直是胡闹!”杜岸饰听不下去了,气愤地说道,“不管将来是打工还是做别的,都要有文化基础。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将来遇到任何事情,才能举一反三,多思考,多动脑!”

说着说着,杜岸饰就要冲出门外,却被语烟一把拉住,“岸饰,你冷静点!你可别胡来,江家山叔可不好惹,脾气古怪得很,仗着自己有一身好手艺,谁都看不上眼。”

杜岸饰哪里肯听劝,她一把甩开语烟的手,拉着描描,径直朝着江家山叔的家走去。

江家山叔原本对杜岸饰还算客气,毕竟她是个有文化的人。可当他听杜岸饰说,建议送描描去上学后,脸色一下子就垮了下来,语气生硬地说道:“杜同志,我知道你是好心,可你也得体谅体谅我们这些穷苦人家。家里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闲钱送孩子去镇上读书啊?”

杜岸饰并没有多说什么废话,只是语气平静地说道:“描描的学费我来出。”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描描一家人都得去帮语烟姐家干三天活,帮她家做猪圈、盖鸡舍、挖沼气池。”

在天水寨这种封闭落后的地方,哪家需要干大活儿,都会张罗着请邻居们帮忙,大家一般都会很乐意地伸出援手。可是,江家山叔却不愿意答应。他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个有手艺的人,怎么能给一个和娘家断了关系,又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女人做事呢?

杜岸饰见状,再次加码,语气坚定地说道:“只要你点头答应,描描以后读到什么阶段,我就负责到什么阶段。他要是有那个能耐,将来考上了博士,我就把他送到大学去读博士。他要是想出国留学,我就送他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