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鬼证

类别:幻想言情 作者:字数:2067更新时间:25/08/04 00:43:39

这会儿,李适原本满含杀气的目光,恨不得将罗金宝抽筋扒皮,现在也顾不上她了。他瞪圆了眼睛,死死盯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气得浑身颤抖,嘴唇也哆嗦个不停。

高座之上的皇帝李必,更是猛地站起身来。

太后的反应比皇帝还要激烈,她急匆匆地向前走了两步,厉声喝道:“李俊云,你休得胡言乱语!”

李俊云神色平静,淡淡道:“臣今日带来了确凿的证据,还有人证。”

他目光扫视全场,缓缓说道:“诸位有所不知,灵山寺的主持早已断言我已是死人。既然我已不在人世,今日带来的人证自然也不是阳间之人。我携了两个鬼魂进宫,他们分别是当年被弋阳侯一刀斩落马下的匈奴萧山王,以及在边关壮烈牺牲的裨将董必胜。有了他们,真相定会水落石出,铁证如山。”

说罢,李俊云轻轻拍了拍手。

只见他身后,赫然浮现出两个垂着头颅、浑身血迹斑斑的鬼影,阴森恐怖,令人不寒而栗。

长夜漫漫,华灯初上,已是傍晚时分。长吉殿沉重的大门无声地开启又合上,仿佛吞噬了一切喧嚣。

“陛下。”眼见皇帝沉默不语,不肯率先开口,孤身一人走进长吉殿的太后不得不率先打破了沉寂。

李必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闻听此言,手中的朱笔只是微微一顿,便又继续批阅起来。他语气冷淡地说道:“母后若是为了阿弟的事情而来,那便不必多言了,还是早些回长乐宫安歇吧。”

太后紧紧地皱着眉头,手中紧紧地攥着一方丝帕:“皇帝难道真的要凭两个鬼魂的一面之词,就给你的亲弟弟定罪吗?到时候大理寺的卷宗要如何记载?难道要写上以鬼神之言来定齐王的罪名吗?”

李必轻轻挑了挑眉,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母后说笑了。朕自然不会如此荒唐。单凭那些已经呈送到大理寺的物证,就足以将齐王收押。待到那时,慢慢审问,顺藤摸瓜,总能查清真相。总不至于当年所有涉案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吧?”

“必儿!”太后厉声喝道,“你为何一定要置你的亲生弟弟于死地呢?你们可是同胞兄弟,而且你一直都很宠爱他……”

“母后。你心爱的小儿子,这一次犯下的过错,可不是打碎了父皇心爱的瓷瓶,也不是一拳打断了堂弟的鼻梁。他所触碰的,是两万将士的性命,是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危。”李必的声音沉稳有力,早已能够压过自己的母亲。

他猛地将手中的朱批玉笔往御案上一拍,鲜红的朱墨如同鲜血一般飞溅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触目惊心的弧线。

李必缓缓地靠在龙椅之上,语气低沉地说道:“当年,父皇身体日渐衰弱,便由朕代他监国理政。阿弟年幼无知,在朕的书房中玩闹,竟然将一摞摞的奏折上,都画满了乌龟图案。朕无奈之下,只好将朱墨洒在上面,然后向父皇请罪,说是朕不小心打翻了砚台,弄坏了那些重要的奏折……”

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太后的眼睛:“父皇当时对朕说,他已经时日无多,而阿弟还年幼,他无法再管教他多久了。他让朕好好照看阿弟,不要让他在妇人的娇惯之下,变得骄纵无能……朕如今深感后悔,当初没有听进去父皇的谆谆教诲。”

“皇帝……”太后眉头紧锁,神色复杂。

“朕后悔莫及。若不是朕一味地顺从母后,对阿弟疏于管教,放任他骄纵任性、自私自利,他又怎么会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走到今日这般不可挽回的地步!”皇帝声音严厉,掷地有声,“母后,是你的纵容,也是朕的姑息,才害了崔雪娘母子三人,害了边关那两万浴血奋战的将士!今日朕若饶恕了他,国体何在?国法又将如何维护?!”

太后被皇帝这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半晌才艰难地开口:“我……皇帝……”

李必沉声道:“母后请回吧。”

“你是谁,为何要坐在我的秋千上?”

团团儿正坐在秋千上,津津有味地啃着一块精致的荷花酥。忽然,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出现在她面前,语气不善地问道。

团团儿的动作微微一顿。

小姑娘紧锁眉头,带着几分嫌弃:“你吃点心掉下来的碎屑都弄到我的秋千上了。难道没有人教过你进食的礼仪吗?把点心的渣滓弄得到处都是,尤其是我的秋千上,真是太脏了。”

团团儿有些不好意思,怯生生地说道:“对……对不起?”

小姑娘不屑地白了她一眼。

站在小姑娘身旁的嬷嬷见状,连忙微微欠身,小声地提醒道:“公主殿下,这位是齐王的幼女,是您的堂妹。皇后娘娘方才亲自邀请她来椒房殿小坐。您不该这样和她说话。”

“我才不管呢,是她坐了我的秋千。”小姑娘再次瞪了团团儿一眼,语气依旧带着不满。

团团儿慌忙从秋千上跳了下来。

其实,团团儿并不知道这个小秋千原来是有人专属的。

方才王皇后慈爱地询问团团儿是否想玩秋千,还亲自推着她玩了一会儿,之后便进屋去拿了荷花酥给她品尝。

还没等团团儿来得及道歉,小姑娘便迈着轻快的步子跑进了殿内,团团儿隐约听到她用娇滴滴的声音撒娇道:“阿娘,外面那个嘴巴漏风的是谁呀?她为什么要坐我的秋千?我也想吃荷花酥……”

团团儿悄悄地向殿内望去,只见小姑娘正紧紧地抱着王皇后,头伏在她的背上撒娇,一副亲昵的模样。

不知不觉间,团团儿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色。

“鲁元不应该这样说话,以后也不允许再这样了。”王皇后一边温声细语地劝说着,一边耐心地给手中的橘子剥去表面的白丝,“她是齐王的女儿,你应该称呼她为妹妹。妹妹坐你的秋千,是阿娘允许的,点心也是阿娘特意给她的。若是鲁元不喜欢别人坐你的秋千,阿娘以后就不让别人坐了。”

“但是这一次是阿娘的错,不是妹妹的错,你不该那样说她。”她将剥得干干净净的橘子放在鲁元的手中,柔声道:“这里有两个橘子,你和妹妹一人一个,现在去向妹妹道歉,然后把橘子分给妹妹吃。”

这个小姑娘正是李必最为宠爱的小公主,鲁元公主。

鲁元嘟着嘴,一脸的不情愿:“鲁元不想嘛。”

王皇后微微拉长了声音,带着一丝责备:“鲁元——”

“……好吧。”鲁元极不情愿地接过了两个看起来鲜嫩可口的橘子,小嘴巴撅得几乎都可以挂上油瓶了,随后便迈着不情愿的步子,从殿里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