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天生凤命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27更新时间:25/08/04 00:42:18

真是晦气!

邓全即便身居高位,也算得上是朝中颇具权势的宦官,但他从未想过要觊觎皇权。历史上,权倾朝野、架空皇帝的宦官不在少数,但他自认绝不会成为其中一员。

明德帝是他的挚友,更是如同亲人一般的存在。他倾尽全力维护明德帝的统治都唯恐不及,又怎会做出架空皇权的悖逆之举?

然而,总有一些人野心勃勃,为了向上攀爬而不择手段。

“我……我的女儿……是、是天生……天生凤命。”闽州郡王的声音嘶哑至极,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说话变得无比艰难。

他双手疯狂地抓挠着自己的喉咙,妄图缓解那窒息般的痛苦,但这不过是徒劳。他的喉咙被抓得血肉模糊,就连指甲缝里都沾满了碎肉,触目惊心。

“嗬……嗬……”郡王只能发出绝望的嘶吼,生命的火焰正在迅速暗淡的。

“邓总管,要不您先回去歇息?”一名侍卫走到邓全面前,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他并无其他恶意,只是觉得一直待在这里也着实无聊。

邓全仿佛没有听到侍卫的话,只是专注地用帕子擦拭着自己的手背,随后才抬起头,语气冰冷地问道:“人,抓到了吗?”

侍卫恭敬地低下头,回禀道:“回总管,在混乱中被杀了。”

地上,仅存一丝清醒的闽州郡王彻底崩溃了。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被自己抓烂的喉咙已经无法发出任何声音,只能无助地张着嘴,发出绝望的呜咽。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闽州郡王彻底停止了挣扎。他的脖子已经被自己抓得血肉模糊,几乎可以看见里面的喉管,场面异常血腥,令人不寒而栗。

邓全用帕子紧紧捂住口鼻,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仔细检查郡王的尸体。确认他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之后,才起身带着人马返回皇宫复命。

“真是便宜他了,竟然这么快就死了。”邓全心里暗暗想到。

说起来,宸王妃以前做事可不是这样雷厉风行的,对付成国公府的时候,还颇费了一番心思。怎么到了这些人这里,就变得如此干净利落了呢?

秦舒得到闽州郡王伏诛的消息,是在傍晚时分。那时,她正在慈宁宫陪伴着太后。

圆圆被勤嬷嬷抱在怀里,乖巧地依偎在一旁。秦舒、成姝、太后,还有陶榕,四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勃地玩着纸牌。

听到这件事,秦舒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表情。

一旁的成姝倒是打出一张牌,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地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安安分分地做他的郡王不好吗?非要作恶害人。”

太后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哀家怎么觉得错过了许多事情?”

成姝轻笑一声,解释道:“母后还记得他们家有个女儿吗?”

太后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的确有这么一个人。她记得那个姑娘性子挺活泼的,似乎从小就喜欢缠着皇帝和老二。

不过,她进京的次数本来就少,所以印象并不深刻。

“她一开始不是想做皇后吗?哦,准确来说,是郡王府想出一个皇后。”成姝继续说道。

太后想起了这回事。

不过,那时候她已经给老大钦定了皇后,而且还是先皇亲自同意的,根本不容更改。

再说,郡王府一家破事儿太多,实在不适合母仪天下。

“后来,他们就把目标盯上了宸王府。估计是觉得皇嫂碍眼,想方设法要除掉皇嫂。先前派人刺杀皇嫂,这件事本来都已经不打算追究了。母后也知道,闽州王一脉向来根基深厚。太祖皇帝欠了他们家一份天大的人情,想要后代子孙都牢记在心。”成姝语气平静地叙述着。

据说太祖皇帝当年落难时,曾受到闽州王先祖的救命之恩,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大安朝。

“可是在宴会上,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打算毁了皇嫂的清白,这样他们家的姑娘就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宸王妃了。至少宸王妃的位置是空出来了。”成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太后面色阴沉如水,原本平静的眼神中也泛起一丝怒意。

“真是又蠢又歹毒!”太后忍不住怒骂了一句。

“一而再再而三,如果第二次都不严惩,那第三次可就不好说了。”陶榕在一旁接话,笑眯眯地说道,“他们今天敢把手伸到宸王妃身上,保不准以后地位高了就会伸到谁身上。”

这个“谁”其实很容易猜到,说不定就是当今圣上明德帝呢?

明德帝又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谋害亲王妃,罪当处死。

“可有株连?”太后又问道。

成姝倒不是很清楚,毕竟进宫之后就一直待在太后这里。她看向陶榕,寻求答案。

陶榕心领神会,轻声回答道:“没有。只是主家被赐死,不过估计闽州郡王养的那些暗卫也跑不了。”

京中的仆人其实还好,毕竟和主家的感情并不深厚。

但是暗卫不一样,他们从小就被郡王府收养,对其忠心耿耿,说不定会拼死拼活地伺机报复,不如就直接铲除,以绝后患。

至于封地上,处理起来就更加简单了。如果是军队,就将军队编入国家军队,如果有人胆敢反抗,那就是乱臣贼子,直接派兵前往镇压即可。

一个郡王,封地上的军队人数也不会太多,翻不起什么大浪。

太后虽然脸色不太好看,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人已经死了,再说其他也没有意义。

“罢了,不为这种事情不高兴。哀家听说明天却谷的人就要到了。京都总算要热闹热闹了。”太后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这总比前段时间死人的热闹要好得多,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秦舒还真不知道却谷使团具体到达的时间,没想到明天就要来了。也好,母后一直对那些种子念念不忘,或许真的能增加粮食产量呢?

傍晚时分,秦舒回到了王府,但虞丹还没有回来。她也没多问,只听说是因为明德帝将他留在了宫中议事。

她刚刚换上柔软舒适的衣服,正打算今天抱着圆圆一起休息,谁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王妃,斜阳回来说,请王妃去书房取一份名叫《大安编史》的竹简给他。”门外传来侍女恭敬的声音。

秦舒:???

斜阳不能自己去取吗?

他明明应该是经过书房的吧?

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秦舒披上披风,打算快去快回。

仅仅是一炷香的功夫,外面的天色就暗了下来。她走进了虞丹的书房。书房里的书籍和早年的竹简都被虞丹整理得井井有条,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只是她向来不喜欢看书,还真不知道那份《大安编史》具体放在哪里。

秦舒四处翻找着,无意中从书架上抽去一卷竹简,结果放在最顶上的一个小盒子突然掉了下来。“哐当”一声,盒子落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秦舒弯腰去捡,却发现里面竟然是个空盒子,她不由得皱了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