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恶妇败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76更新时间:25/08/04 00:42:16
翠竹掩唇轻笑,嗔怪道:“我的小祖宗,这话可不能乱说,仔细夫人知道了,罚你抄经。”
沈清玲闻言,嘴角笑意更浓,她抬起头,仰望着缀满繁星的夜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宁静。或许,这种远离纷争、安稳度日的生活,也挺不错的。
与戚氏母女间的温馨和谐不同,朱氏此刻却面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她伸出颤抖的手指,指着对面神色平静的沈清舞,怒声道:“好啊!我真是生了个好女儿!现在竟然学会威胁我了!”
沈清舞神情冷漠,一言不发。当朱氏怒不可遏地站起身,扬起手臂,想要狠狠地抽向沈清舞那张明艳动人的脸颊时,沈清舞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住了朱氏的手腕。
“母亲,”沈清舞的声音冰冷刺骨,毫无感情,“若是父亲知道,这么多年来,您偷偷从府中挪用了如此多的金银,去补贴舅父一家,您猜猜,映梦妹妹是否还有机会,成为他的继室夫人?”
字字诛心,犹如利剑,直刺朱氏的心脏。沈清舞的目光如寒冰般,没有一丝温度,她紧紧地盯着朱氏,缓缓地松开了抓在她手腕上的手。
“滚!给我滚出去!”朱氏气得浑身发抖,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向来软弱可欺的长女,如今竟敢如此大胆地威胁自己。
沈清舞却不慌不忙,她从容地整理着被朱氏方才的举动弄得有些褶皱的衣衫,仪态优雅。
“女儿告退。”她声音清冷而淡漠,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朱氏的心,让她怒火中烧。
悠扬的晨钟声,一声接着一声,穿透了静谧的空气,传入耳中。隐约可闻的诵经声,也透过轻薄的窗户纸,传入屋内,显得格外清净。一缕柔和的光芒,穿透了窗户的阻碍,洒落在床榻上那床朴素的锦被之上。
沈清玲紧闭的双眼,带着一丝懵懂之色,缓缓睁开。她猛地坐起身,迷迷糊糊地唤道:“翠竹?青雀?”
话音刚落,便见两名身着素雅的丫鬟,快步走了进来。一人手中端着精致的铜盆,另一人则捧着叠好的崭新衣物。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怎么天色已经这么亮了,也不叫醒我。”沈清玲轻轻扶了扶有些隐隐作痛的额头,开口问道。
“姑娘,现在还早呢,才刚刚到用早膳的时辰。”青雀一边说着,一边将拧干的洁面帕子递给沈清玲。
沈清玲接过帕子,轻轻擦拭着脸颊,随后又将帕子递了回去。翠竹则麻利地替沈清玲铺开崭新的衣物,同时开始收拾换下来的旧衣,补充道:“姑娘有所不知,明山的日出可是一大奇观,许多人都会专程早早赶来,只为一睹其壮丽景象。正是因为这日出的缘故,所以辰时时分,屋内便已经如此明亮了。”
简短的几句话,既向沈清玲介绍了明山的独特景色,又解释了为何此时天色已经如此明亮的原因。
“母亲呢?”昨晚母女二人那番简短的交流,似乎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青雀捧着旧衣退了出去,翠竹则熟练地替沈清玲挽起秀发,盘好发髻,随后轻启朱唇,说道:“小姐不是说想让老太君来明山赏景吗?夫人一早就去了老太君的院子。”
沈清玲闻言,微微张大了嘴巴,脸上满是诧异之色。她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将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记得如此清楚。不过,她的心中也涌起一股淡淡的喜悦,母亲亲自出面,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加顺利。
当沈清玲来到老太君的院落时,只见戚氏正陪在老太君身旁,轻声细语地与她说着话。也不知她说了些什么,竟逗得老太君开怀大笑,气氛十分融洽。
沈清玲心中更加诧异,她从未发现,母亲竟然如此擅长哄老人开心。
或许是经过一夜的休息,养足了精神,老太君的气色看起来比在府中时好了许多,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两人正说着话,见沈清玲走了进来,戚氏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柔美的笑容,老太君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她远远地就嚷嚷起来:“呦?老婆子的菁姐儿来了,白妈妈,快摆座。”
沈清玲依言落座,没过多久,朱氏母女二人也到了。至于沈婉莹母女二人,则因身体不适,早早地在山前的菩萨面前祈福后,便返回了府中。
也不知是不是沈清玲的错觉,她总觉得朱氏似乎在刻意躲避着沈清舞。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被沈清玲抛在了脑后,她此刻更关心的,是四叔今日能否顺利地回到府中。
一行人行进的速度倒是挺快,老太君一声令下,沈家众人便开始了他们在明山的第一次悠闲游览。
明山的日出,果然不负“奇观”之名。最初,天空只是一片纯净的蓝色,宛如一块巨大的蓝色幕布。空中还隐约可见几颗残星,依依不舍地闪烁着,不愿离去。
当沈家一行人刚刚登上观日台时,突然,一道金色的光芒从天空中射出,宛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将那湛蓝色的天幕瞬间劈开,太阳露出了半边脸庞。
温暖的光线,如金色的丝绸般,洒满了整座山峰,就连那错落有致的法华寺,都仿佛被披上了一层朦胧的佛光,看起来神圣而庄严,令人不敢轻易靠近。
如此壮丽的日出,让老太君的心情更加愉悦,沈清玲心中也十分高兴。她趁着老太君兴致高昂,适时地开口说道:“祖母,孙女听说,这明山可不止有观日台一处美景,还有一处名为杏林的所在,据说那里是历代圆寂大师们的英灵安息之地,种满了杏树,在杏树下许愿,十分灵验。”
听沈清玲如此绘声绘色地描述,老太君的眉宇间闪过一丝意动之色。戚氏见状,立刻在一旁帮腔,没过多久,老太君便拍板决定,将杏林定为沈家在明山的第二处游览之地。
沈四叔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蹲在简陋的窝棚前,默默地磨着手中的刀子,心中却忐忑不安。
就在半刻钟之前,侄女儿派人给他送来消息,说她们还有半刻钟左右,便会到达杏林。
一想到自己的老母亲,在自己失踪的这几年里,每天晚上都以泪洗面,沈四叔的心里就仿佛被沸水烫过一般,疼痛难忍。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沈四叔凭借着敏锐的听觉,一下子就分辨出来,这群脚步声中,有自己小侄女的声音。
他的呼吸不禁变得急促起来,手上磨刀的动作也慢了几分。一旁冷眼旁观的小哥,似乎是有些看不下去了,默默地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祖母,我们到了,这里就是杏林了。”沈清玲的声音柔和而清脆。
“一群光秃秃的树,有什么好看的。”一道略显尖锐的女声,立刻让沈四叔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一下子就听了出来,那是朱氏的声音。语气嚣张跋扈,仿佛她才是沈家的主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