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秘香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24更新时间:25/08/04 00:42:16
她拥有远超常人的敏锐嗅觉,能捕捉到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细微气味。这异于常人的天赋,一度让她备受困扰,最终不得不借助暗谷的秘法,以浓烈的香料来掩盖这过于灵敏的嗅觉。
此时,她携带的香囊中的香料,早已被她用于配制迷香,挥霍一空。
马车车厢内,浓重的血腥气几乎遮盖住了其他气味,然而,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依旧顽固地钻入她的鼻尖。
沈清玲眸光一动,略一思索,便转头吩咐浅兰:“浅兰!放下车帘,让王叔沿路将这东西撒出去。”
浅兰立刻应声,放下车帘,接过沈清玲递来的荷包,小心翼翼地掀开车帘,将里面的东西洒向路边。
重新回到车厢内,浓烈的香气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刺鼻的气味让浅兰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阿嚏!”
“先将这些帘子堵住。”沈清玲一边吩咐着,一边打开了座榻上的暗格。当她看到静静躺在里面的瓷瓶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上次那人送给她的伤药,她随手放在了车厢里,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今日竟派上了用场。
在浅兰的注视下,沈清玲没有丝毫犹豫,小心翼翼地解开唐樊钧的衣物,只见他腹部的伤口血肉外翻,触目惊心,狰狞可怖。
更加浓郁的血腥气扑面而来,胃里顿时一阵翻江倒海,难受极了,其中还夹杂着唐樊钧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奇特的香味。
沈清玲却突然愣住了,这手段,分明是天楼独有的秘术。
天楼的人,惯常在执行任务时,在刀刃上涂抹一种特殊的香料。即使被刺杀者侥幸逃脱,若不在四个时辰内解毒,也会毒性爆发,暴毙而亡。难怪这股味道让她觉得有些熟悉。
上一世,为了铲除那些不听话的朝臣,她没少与天楼合作。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天楼,应该还在西域才对。
心中虽有诧异,但她手上的动作却停了下来。天楼的秘香,只有专门的解药才能解除,普通的伤药只会加速伤口的恶化。
浅兰见自家小姐盯着那男人的腹部,久久不动,心里“咯噔”一下,小姐不会是看上这个男人了吧?要知道,刚才这个男人可是拿着刀,对她家小姐毫不客气啊!
如果小姐真的看上了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万一对小姐不好怎么办?
浅兰眼神闪烁,紧紧地咬了咬嘴唇,闭上眼睛,眉头也纠结成一团。她一定要让小姐悬崖勒马!
这么一想,浅兰紧紧地握紧拳头,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昏睡不醒的男人。找个机会,一定要让小姐把他给丢掉!可是,要找什么借口呢?浅兰绞尽脑汁地思索着。
沈清玲指尖微颤,猛然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再看看手中即将倾倒药粉的瓶子,连忙手忙脚乱地将瓶子收了回去。
如今,只能祈祷那位郎中先生随身携带了解毒的药品,不然,也只能说唐樊钧的命该如此了。
刺鼻的香味从被重新掀开的车帘中飘散出去,被风一吹,化作了一缕清淡的香甜气味。
“气味消失了……”几乎快要搜寻到马车附近的两人,皱着眉头嗅着这股突然出现的味道,一时有些迟疑。
一人蹲下身子,捻起一把泥土仔细查看,又看了看地上的车辙痕迹,说道:“不对,这味道是突然冒出来的。我们一路追过来,车辙却只有这一道,看来是有人发现了我们追踪的香味。”
“能用香料掩盖气味,那只能是个姑娘家。”在同伴的提醒下,另一人灵光一现,补充道。
“追!这路上的马车,一辆也不能放过!”话音未落,两人身形起落,迅速消失在原地。
错落有致的建筑群,静静地坐落在群山之中,翠绿的树荫遮蔽了灿烂的阳光。一只小小的鱼篓被搁浅在寸许长的浅草中。
一位悠闲的老人,正躺在精致的竹制躺椅上,一顶竹篾编织的渔夫帽,恰好遮住了他的脸庞,鱼竿被固定在扶手上,老人的手指轻轻搭在上面。
指尖微微一动,老人猛然掀开帽子,迅速坐起身来,右手紧紧抓住鱼竿,左手紧随其后,猛地一提。
一条咬钩的鱼被“唰”的一声扯出水面,活蹦乱跳地挣扎着,被老人有些干枯的手掌毫不客气地抓住,扔进了鱼篓里。
他重新在鱼钩上套上肥美的诱饵,再次将鱼竿抛回河里。老人又将竹篾帽盖在头上,悠闲地躺了下去。
马车终于驶出了茂密的树林,进入了一条宽阔的大道……
主仆二人心思各异地坐在车里,一时间车厢内安静的出奇。沉浸在各自思绪中的两人,都没有注意到,被她们合力算计而昏迷的唐樊钧,小指微微动了一下。
车夫的声音,透过车帘传了进来,打断了两人的沉思:“小姐,再过一刻钟,我们就能赶到庄子了。”
沈清玲一怔,这才想起,自己这次出门,是为了接昨天请来的郎中先生回府。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平躺在毯子上的伤员,心里带着一丝侥幸地想:先生或许真的有办法医治他的伤。
唐樊钧躺在毯子上,只觉得脑子昏昏沉沉,无数模糊的影子在他眼前晃动。
他的大脑,仿佛被什么东西堵塞了一般,一片混沌。更要命的是,腹部传来一阵阵钻心刺骨的疼痛。
大脑宕机了足足有一分钟,唐樊钧混乱的思绪才渐渐清醒过来。他敏锐的直觉,让他迅速意识到,自己周围还有两个人,而且是两个女人!
晕倒前的记忆涌上心头,唐樊钧心中怒火中烧,自己竟然被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轻而易举地放倒了!
如果不是他从小在宫中经历了太多的明争暗斗,导致他对迷药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恐怕他现在还无法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