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谁是狼?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96更新时间:25/08/04 00:42:13

“爹爹,今日情况如何?” 韩芙芙步入爹爹的临时书房,轻声问道。

自从他们的运粮队伍与陆远会合,已过去数日。韩侍郎为了赈灾之事,每日殚精竭虑,眉头紧锁。

起初,韩侍郎沿用旧法,将十日的粮食物资分发给各县前来领取的官员与衙役。然而,后期在县里走访时,却发现仍有大量灾民食不果腹,纷纷涌向韩侍郎所在的平县。

县城外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来自兖州的灾民,人数足有数万之众!或许在他们心中,唯有此地才能让他们果腹,获得一丝安宁。

幸好眼下时节,尚无降雨之忧,灾民们露宿城外倒也无妨。然而,如此庞大的人群聚集,又无事可做,难免会上演一些寻衅滋事的闹剧。

为了维持秩序,林侍卫长带领着百余名侍卫四处奔波,疲惫不堪。韩侍郎与陆远亦是每日沉浸于各种琐事之中,难以脱身。

前几日,韩芙芙提出的“以工代赈”之策,让韩侍郎与陆远眼前一亮。他们随即从兖州军队借调五百兵士,协助维持秩序。

他们组织青壮劳力,开始建造临时的棚户区,建房所需的泥土,便就地取材,从计划开挖的河道处挖掘。妇女与老人们则被组织起来,帮忙煮饭或从事一些杂活。孩童们也有专人照看。

兖州百姓大都淳朴善良,对于付出劳力便能吃饱,还能获得工钱的好事,自然是积极响应。

人多力量大,不过两三日的光景,一个能容纳数万人的棚户区便拔地而起。

韩侍郎又从灾民中寻来懂得建筑之道的能人巧匠,一同规划开凿运河。

百姓们每日都能吃饱喝足,又有遮风避雨之所,自然干劲十足。

然而,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又摆在眼前——粮食告罄!

最初分发给各县城的粮食,便已占据总量的五分之一。虽说各县城定然也会分发给百姓,但具体分发多少,就要看各县父母官的良心了。

平县这边的灾民数量与日俱增,亦是不争的事实。

一人一日消耗一斤粮食,十万人便是一千石,他们调来的粮食,只够二十多天消耗。

平县周围能吃的野菜、野果,早已被灾民们搜刮一空,就连想要寻找替代粮食的食物,都无处可寻。

昨日,韩芙芙已让韩侍郎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她的庄园,将所有的土豆与红薯都运往兖州。

眼下正值旱季,但依韩芙芙对《霸道陛下》的记忆,北戎南下,占领平县之后,当晚便会降下倾盆大雨。

大雨令躲藏在自家屋舍中的百姓瑟瑟发抖,期盼着救援,随后,霸道陛下便会调兵遣将,御驾亲征前来解救他们。

现在,韩侍郎已经安排人手开垦附近的土地,先种上一些菜蔬,用井水浇灌。

韩芙芙让人将土豆、红薯以及西瓜籽一并带来,前两种作物比较耐旱,且产量极高,届时可让兖州百姓先种植,以解燃眉之急,再慢慢推广至其他地方。

至于西瓜,此地气候应该也适合种植,现在种下,说不定能在秋后收获一波。待西瓜成熟之时,北戎也差不多被赶出平县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北戎攻打兖州,有极大的可能是因为粮食匮乏,想要占领兖州粮仓。

听之前李晋等人的商讨,北戎内部尚未完成集权,不可能直接攻打大周。

北戎攻下平县之后,发现平县存粮不多,于是又转战其他县区,但其他县区估计也没有多少存粮。

北戎又没有能力直接进攻沧州,迎战名声赫赫的沧州军。

皇帝估计也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御驾亲征,用实战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皇帝一到,大周军队自然士气高涨,北戎见占不到便宜,自然会撤退。

只是北戎比较倒霉,不知如何惹怒了皇帝,皇帝在北戎撤退之后,还想乘胜追击,结果熬过了一个冬天,北戎不知饿死了多少人。

不对,之前听李晋他们讨论的时候,新任的吉安部首领安吉,心狠手辣,弑父杀兄才登上王位,他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族人饿死在草原的寒冬之中?

一定有什么地方,是她没有注意到的!

会是什么呢?

北戎最近的举动,又有什么异常?

在兖州劫掠?

在沧州大量收购粮食?

对了,北戎明明已经收购了那么多粮食,又没有真正地挥兵南下,怎么还会饿死那么多人?

最有可能的理由,便是收购了粮食的部族,迁离了原先的居住地,没有将一丁点粮食分给其他部族。

没有粮食的部族,被大周军队困住,无法南下,北边又是天寒地冻,更是没有食物,只能活活饿死。

好一招借刀杀人!

当真是心狠手辣!

那人叫什么来着?

安吉?

果然,书中的记载都是片面的,只会关注主角。

早在之前漏写了李晋的时候,她就应该有所察觉,在真实的世界里,万不可按照书中的思维来行事。

“芙芙,” 韩侍郎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小女儿,轻声说道,“原本,这次陆远主动请缨要去沧州调粮,但你也知道,他对那边人生地不熟,到了沧州必定不好行事。”

韩侍郎顿了顿,继续说道,“之前我已经与沧州的粮商谈好了价格,也比较熟悉了。所以,我回绝了他的提议,这一次还是由我去调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