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粮草难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03更新时间:25/08/04 00:42:13

韩芙芙绞尽脑汁,想要搬出自己的“王牌”——岚王义子李晋。她多想脱口而出,宣称自己与李晋情同手足,更有他亲赠的玉佩为证。然而,话到嘴边却又生生咽了回去。她该如何向爹爹解释,自己与李晋相识的始末,以及这枚信物的由来?难道要坦白自己曾女扮男装,混迹于清风楼的诗会之中吗?

这万万不可!韩芙芙暗下决心,过几日,定要寻个由头,偷偷溜出府去,亲自拜访岚王府,与李晋会上一面。她要先探明岚王的态度,再设法请动沧州军,护送这批救命的粮食。

最好是爹爹不知晓她韩非的身份,李晋也不清楚她韩芙芙的底细。如果连女儿身都要隐藏,那她岂不是只能和自己的“爱豆”维持纯洁的友谊了吗?想到这里,韩芙芙不禁感到一阵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罢了,爱豆本就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能成为朋友已是天大的幸运。她这般安慰自己。

韩侍郎再三叮嘱韩芙芙不要随意走动,随后便带着韩成,与林侍卫长及两名侍卫一同进城。

沧州岚王府内,气氛肃穆。

“禀报——王爷,朝廷派来的人马已在城外安营扎寨。”一名下属匆匆走进议事厅,向岚王禀告。

“哦?是礼部韩钧,还有新科状元路远?”岚王闻言,停下了与众将士、谋士的商议,抬眼看向来人。

“只有礼部侍郎韩钧一人。”下属如实禀报。

“礼部侍郎韩钧?”站在岚王身侧的李晋,听到这个名字,连忙向来人确认。

“千真万确。”下属认真回答。

“可还有其他年轻男子同行?”李晋追问道。他曾见过韩非一面,不知这次他是否会随韩侍郎一同前来沧州。

“确有一位年轻公子随行,来报信之人确认此人名为路远,观其与韩侍郎的相处,应是其子侄一辈,对韩侍郎言听计从。而且据京城来报,路远的身量要比这位公子高大不少。”下属唯恐李晋怀疑他们疏忽大意,连忙详细解释。

“哦?”那极有可能就是韩非了。李晋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心想说不定今日韩非便会前来拜访。他得赶紧吩咐下去,见到持有自己玉佩之人,务必以礼相待,并立即禀报于他。

“晋儿认识韩钧?”岚王见李晋对来人如此细致地盘问,还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义父,孩儿认识的并非韩侍郎,”李晋答道,“而是韩非贤弟,他与韩侍郎有些渊源,曾在韩侍郎府上借住过一段时间。”

“可是著有诗集《明月几时有》的韩非?”一位谋士惊呼出声,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李晋再次露出笑容,“正是。”他看着众人议论纷纷,心中自豪不已,他的韩兄如今可是名扬天下了啊,现在哪个读书人不知道《明月几时有》这本诗集?

“诸位对皇上派人来沧州调粮一事,有何看法?”岚王打断了众人的议论,沉声问道。

一位年轻谋士上前一步,拱手道:“这要看皇上要调多少粮食了。根据我们之前的估算,大概需要五万石左右。而前几日清点沧州粮仓的余粮,仅有六万石左右,绝不能全部答应。”

“正是如此。近些年,兖州连年遭受旱灾,就连我们沧州与兖州交界处的粮食也大幅减产,必须做好防范准备才行。”一位年过半百的谋士附和道。

“皇上命韩钧来沧州调粮,而不去粮食储备更为充裕的汀州、庐州,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依我看,最多只能给他十分之一。”一位眼神锐利的中年谋士反驳道。

一旁的几位将士面面相觑,不发一言。让他们领兵打仗,他们自然不在话下,但要讨论这些尔虞我诈之事,他们就实在不在行了。

“不然。汀州、庐州距离兖州太过遥远,长途运粮,一旦遇上雨天,粮食极易发霉生芽。”年长的谋士反驳道,“兖州西南的幽州地处偏僻,耕地较少,中州的粮食又要优先供应京城,来沧州调粮是必然之举。我们可只给一小部分,其余的,可让韩侍郎等人在沧州找商人筹措。”

李晋听罢,深以为然,“我赞同秦老的说法。前段时间,北戎频繁派人前来收购粮食,实行限购之后,商人们囤积的粮食都积压着卖不出去,最近颇有怨言。若是韩侍郎收购,也能让商人们的资金周转起来。”

岚王笑眯眯地看着几位谋士,虽然还是之前就在的秦老所说的办法最为实际,但是晋儿带回来的两位也是在真心为沧州着想,慢慢培养,一定能有不错的成长。

“义父,您意下如何?”李晋见岚王面露微笑,便开口问道。

“那就等韩钧前来,你去接待他,直接告诉他,沧州可以支援两万石粮食,剩下的让他自己想办法。”两万石已经是对朝廷最大的支持了,再多的话,他也无法向自己的百姓交代。

毕竟这些粮食都是用来储备的,万一明年又是个灾年,他就无计可施了。

“是,义父。”李晋抱拳领命。

“好,那我们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岚王坐回自己的桌案前,示意众人入座,“这北戎最近是不是有些太过安分了?”

……

“韩大人,有失远迎。”李晋见韩侍郎一行人走进厅堂,连忙起身相迎。

韩侍郎见前来迎接自己的竟然是岚王义子李晋,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莫非岚王并不想调粮给他,所以才派义子来敷衍他?

“李将军,”韩侍郎也回了一礼。别看李晋年纪轻轻,却战功赫赫,这次入京还被陛下封为五品定远将军,“敢问岚王殿下何在?”

李晋早已料到韩侍郎会有此一问,便解释道:“义父身体抱恙,尚未痊愈,有任何事都可以直接与我商议,我能决定的,定会全力支持,若有不能决定的,我再去转告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