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金榜题名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55更新时间:25/08/04 00:42:13

皇城深处,养心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什么?韩非竟然没有参加会试?”龙椅之上,当今圣上李瑞手持着明日即将昭告天下的贡士名单,原本威严的面容此刻布满了难以置信。他猛然听到内侍总管赵安的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更多的是疑惑,拥有如此惊世之才的人,竟然会缺席这决定命运的科举考试?

“奴才不敢欺瞒陛下。”赵安身躯微弓,姿态恭敬至极,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这几日,奴才已命阅卷大臣们仔细核查过所有考生的信息,确实没有一个名为韩非的士子。”

“这究竟是何缘故?”李瑞眉头紧锁,既然赵安亲自前来禀报,想必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缘由。他心中升起一丝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让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子放弃这鱼跃龙门的机会?

“回禀陛下,奴才之前奉命暗中调查,发现此事与当朝丞相之子蔺博文有关,是他暗中授意,指使他人将韩非的名字从会试名单上抹去。”赵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慨,竟然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破坏科举的公平公正,简直是胆大妄为,“据奴才的人打探,韩非当日确实前往了考场,但守卫们在考生名册上没有找到他的名字,便以冒名顶替为由,将其驱逐出了考场。”自从上次李瑞对韩非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之后,赵安便派人秘密寻访到了这位暂住在福来客栈、来自庐州的韩姓书生,并暗中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以确保他不会无故消失。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科举除名这等令人发指的事情!

“又是丞相!”李瑞的双眼之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怒火。丞相蔺怀谷仗着自己是三朝元老,这些年来在朝堂之上处处掣肘,事事都要插手干预,如今,他的手竟然伸到了科举名单之上,简直是无法无天!

赵安见皇上动怒,连忙双膝跪地,头深深地埋下,声音颤抖着说道:“奴才打探到,在清风楼诗会当日,韩非公子才华横溢,一举击败了蔺博文,令其颜面扫地。蔺博文因此怀恨在心,便暗中勾结负责科举名单的官员,将韩非的名字从名单上除去了。”

“哦?想不到丞相府的公子竟然有如此大的权力!”李瑞的怒火更甚,他身为一国之君,都从未想过要剥夺他人参加科举的资格,一个丞相之子竟然能轻易做到,这让他如何能忍?“给朕查清楚,究竟是谁为他办的这件事?”李瑞厉声问道。

“回禀陛下,是一个在礼部任职的小吏,奴才已经派人将他一家控制了起来。”赵安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将自己的对策禀告给皇上。

李瑞闻言,微微颔首,“此事暂时不要声张。”他要将这些罪证一一收集起来,等到时机成熟,再一并整治丞相蔺怀谷,“将韩非妥善安置,朕日后定会亲自封赏于他。”

“奴才遵旨!”赵安伏在地上,身体颤抖得更加厉害,“奴才还有一事禀报。”

看到赵安如此谨慎的表现,李瑞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好奇,“哦?还有何事?”

“奴才的人在调查此事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人泄露了今年的会试考题。”赵安身形肥胖,跪在地上显得十分吃力,他暗自咬紧牙关,努力支撑着。自从他跟随皇上之后,就再也没有跪拜过这么长时间了。

“考题泄露!”李瑞闻言,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怒声咆哮道。大周王朝建立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科举考试也举办过二十多次,他刚刚登基,就爆出如此惊天丑闻,这让他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又有什么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李瑞努力平复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究竟有多少人拿到了考题?”他必须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只有一人。”赵安连忙回答道,幸好只有一人,这样他就可以私下处理,避免将此事公之于众,引起更大的风波。

“是谁?”李瑞急切地问道,既然只有一人,那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是丞相府公子蔺博文。”赵安如实禀告,这还是他在派人调查蔺博文如何将韩非的名字从名单上剔除时,意外发现的线索。

“又是他?”李瑞的脑海中飞速运转,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御案上的贡士名单,第一名是简琛,第二名是蔺博文,第三名是文飞,“传朕旨意,将蔺博文的名字提为会元!”

“陛下,这……”赵安闻言,顿时愣住了,一时之间无法理解皇上的意图,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

“将所有参与泄题舞弊的人都严密监视起来,等到殿试之日,朕要让他们将所犯下的罪行,一五一十地全部吐露出来!”李瑞语气冰冷,眼神中充满了杀机。他宁愿冒着被后人耻笑的风险,也要让蔺怀谷付出应有的代价!

哼,他倒要看看,当蔺怀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从会元沦为阶下囚时,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奴才遵旨!”赵安连忙跪倒在地,身体伏得更低,他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李瑞看了赵安一眼,“起来吧,下去办事吧。”

“奴才谢皇上隆恩!”赵安闻言,如蒙大赦,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强忍着双腿的麻木,慢慢地退了出去。

他还得多谢这位蔺博文,给了他一个整治科举,顺便恶心蔺怀谷的绝佳借口。

翌日,黎明时分。

“放榜啦!放榜啦!大家快去看呀!”

天色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大街小巷便响起了报喜人的高声呼喊。

早已做好准备的人们,纷纷涌向位于礼部南门的张榜处。书生、学子、各家的小厮、商贾、百姓……人头攒动,拥挤不堪。

有关注自己成绩的,有代替家中的公子老爷前来查看的,有在榜下等待“捉婿”的,还有纯粹为了凑热闹的,各种各样的人汇聚在一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榜单一经张贴,便立刻将喜讯传回家中,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满心欢喜,而名落孙山之人,则只能独自黯然神伤。

点秋和张春昨天下午便匆匆赶回了侍郎府,今天更是天还没亮就起床赶来这里等候。眼看着放榜的时辰越来越近,点秋心情激动地努力保持着自己身处前列的位置,目光紧紧地盯着即将张贴榜单的南墙。

只见礼部衙门的大门缓缓打开,首先走出的是一队身着盔甲的侍卫,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在众人面前站定,开始维持秩序。

紧随其后走出的是一队官员,他们神情肃穆,在南墙旁边站成一排。众人的目光更加期待地向衙门内望去。

最后走出来的是几名手提浆糊,双手高举着榜单的下属,他们径直走向南墙,分工明确地将手中的榜单张贴上去。

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急不可耐地等待着榜单上的名字揭晓。

“贴完啦!”

礼部的下属们都整齐地站在官员身后。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右手边的第一张榜单上。

点秋也紧紧地盯着第一名的位置,虽然她识字不多,小姐昨天特意写了“简琛”两个字的字条让她对照,但是两个字和三个字她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第一名的名字明显是更加复杂的三个字!第二名和第三名才是两个字,她连忙翻出小姐写给她的字条,仔细地对照,发现“简琛”两个字与第二名的名字完全一致。难道简公子只得了第二名?这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