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粮香计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39更新时间:25/08/04 00:42:10

江翎枫与萧应飞目光交汇,尽管对沈戚的看法有所转变,但内心深处依然存留着几分疑虑。

眼见沈戚正吃得津津有味,此刻正是他防备松懈之际,江翎枫再次试探着开口道:“村长,我听说族老中似乎有一位老人家气病了?我那日确实有些冲动,不如改日请村长从中斡旋,让我有机会登门拜访,亲自向他老人家赔个不是?”

她这番话也并非空穴来风,五位族老之中,确实有一位卧病在床。

沈戚手中的筷子丝毫没有停顿,“五族老的确是抱恙在身,但并非因为你的缘故,而是那日祠堂突发火灾,被浓烟呛到了。”

“竟有此事?”江翎枫笑着回应。

“可不是嘛,也不知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妄为,竟敢纵火烧祠堂,要是让我查出来,定要严惩不贷!”一提到祠堂被烧一事,沈戚便怒火中烧。

最初得知祠堂起火的消息,他和所有沈家族人一样,下意识地怀疑到了江翎枫的头上。可在派人暗中调查之后,他们发现江翎枫大闹祠堂之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的,她前脚刚走没多久,祠堂就起火了。

很明显,纵火之人是想故意嫁祸给江翎枫。

想明白这一点的沈戚,那日登门拜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试探江翎枫,更是想弄清楚江翎枫到底掌握了多少内情。

但显然,江翎枫知道的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少。

“竟有人蓄意纵火?”江翎枫和萧应飞的惊讶之色并非伪装,他们的确不知道是谁放的火。湾山村的村民虽然对沈家颇有怨言,但应该没人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一旦此事被查出来,纵火之人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村民们所唾弃。

“不知村长对于祠堂起火一事,可有调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江翎枫看了萧应飞一眼,猜到他心中所想,主动开口询问。

“要是有线索的话,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头绪了。”沈戚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关于祠堂起火一事,沈家内部依然有人怀疑是你所为。”

他承认得如此直白,让江翎枫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只是那日你离开祠堂之后,一直到回到家中,全程都有不少村民跟随,所以我才能帮你撇清嫌疑。但毕竟你刚大闹了祠堂,后脚祠堂就起火了,怎么看都像是你所为。”

沈戚主动将此事说开,江翎枫也并未因为他们的怀疑而感到不满。

毕竟祠堂起火一事,其实她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祠堂大闹时,江翎枫就曾隐约闻到祠堂里似乎弥漫着火油的味道,只是她看不惯沈家和五位族老的所作所为,又与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自然不愿主动提醒,没成想,这祠堂后脚就没了。

对于祠堂被烧毁一事,江翎枫也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惋惜。

一座只会压迫村民、压迫女性的祠堂,留着也是毫无用处。就算没有人故意纵火,江翎枫也迟早会一把火将祠堂烧个精光。

但这番话她显然不能当着沈家人的面说。

“看来这纵火之人恐怕与我有所过节,所以才妄图将此事栽赃到我头上?”江翎枫主动帮忙分析,“只是我在湾山村得罪的人并不多,也就……”

话语点到为止,在场之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刘淇的身上。

正吃肉吃得欢快的刘淇,突然感到后背一阵发凉。她抬起头,对上众人审视和怀疑的目光,连忙将嘴里的肉咽了下去,“我哪儿有这个本事?立儿他们也没这个胆量啊。”

“谁知道呢。”萧重在一旁补刀。

“你一个小孩子,大人说话的时候,哪儿轮得到你插嘴?”刘淇恨不得撕烂萧重的嘴,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大房真正当家做主的人是江翎枫,要是真的惹恼了她,她是真的有可能把自己赶出去的。

刘淇不得不忍气吞声,顶多在嘴上逞逞能,可万万不敢真的动手。

“奶奶,枫儿不过是个孩子罢了,你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江翎枫语气冰冷地说道。

刘淇气得直跺脚,但又不敢真的和江翎枫对着干,二房的日子已经够难熬了,她可不想再过那种吃糠咽菜的日子了。

一顿饭草草结束。

江翎枫和萧应飞亲自将沈家父子三人送到了院门口,目送他们离开后,江翎枫用余光扫视了一下四周,确认周围无人。

“你觉得沈戚今日突然说了这么多事情,是为了什么?”

“为了利益。”萧应飞看得明白,如今江翎枫凭借着空间里的粮食,便可以收拢人心了,就连村长沈戚都眼馋他们家的伙食,更别提其他村民了。

在如今粮食紧缺的时期,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低头也实属正常。

江翎枫也存了拉拢沈戚的心思,这才特意让张大婶提前留了一份卤肉,让沈戚带回去。



“爹,你和江翎枫说这么多做什么?”沈大和沈二虽然人高马大,但都没有遗传到沈戚的聪明头脑。

“祠堂起火一事本来就和她没有关系,说了也无妨。”沈戚心里也自有算盘,江翎枫出手阔绰,明显也有拉拢他的意思。在饥饿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沈戚的让步,能让沈家过得更舒服,那就值得。

“可这是咱们沈家的事儿。”沈二也跟着嘟囔。

“你们以后别再得罪江翎枫就行了。”望着两个恨铁不成钢的儿子,沈戚既生气又无奈。

沈家舒坦的日子过得太久了,连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也变得过于安逸,才养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有些事情,被大家刻意忽视,祠堂起火一事好像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也没什么人再提起。

如今湾山村的村民,全都兴致勃勃地带着自家的孩子往萧家老宅排队领粮食和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