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催命符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509更新时间:25/08/04 00:42:08
只要给太子安上这么一个罪名,他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对梁帝下手。反正如今梁帝的龙体已然油尽灯枯,驾崩不过是早晚的事。这道圣旨,无异于梁帝的催命符,加速了他的死亡。待到太子成功登基,睿王的计划便可正式启动,一切都将按照他们的设想进行。淑妃想到这,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辉煌。
一夜之间,整个大梁王朝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帝驾崩,太子在护送梁帝的灵柩入皇陵后,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大圈,原本就有些单薄的身形,如今更显消瘦。即便如此,他依然强忍着悲痛,坚持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由于梁帝驾崩,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朝中许多事情都积压了下来。太子连轴转了好几天,才勉强将这些事情处理完毕。当然,这其中程顾老功不可没,若非有程顾老在一旁协助,太子根本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繁琐的事务。
好不容易忙完一切,太子终于回到了后宫。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搬离东宫,暂时还住在那里。过些时日,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他自然会从东宫搬出,后宫的嫔妃等人也该各归其位。到那时,他也就该正式登基,成为这大梁的新帝了。
“殿下,淑妃娘娘有请。”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走了过来,恭敬地行礼禀告道。太子这才猛然想起,这段时间他只顾着忙于政务,竟然没有去看望淑妃。心中略带愧疚,太子点了点头,便跟着太监前往淑妃的宫中。
然而,当太子到达淑妃的宫殿时,却发现所有的太监宫女都不在,似乎是被遣退了。偌大的宫殿内,只有他和淑妃两人。
“母妃,不知有何事?”太子有些奇怪地问道,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淑妃闻言,笑着说道:“殿下,再过几日便是你登基大典的日子了。”
太子缓缓点头,他极力克制着内心的喜悦,不愿表现得太过得意,然而,他唇边那抑制不住的笑意,却还是泄露了他的真实心情。
“恭喜殿下了。”淑妃再次笑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母妃,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太子摆了摆手,示意淑妃不必多礼,“如今,只等着孤坐稳皇位便是了,其他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母妃这么多年来受了许多苦,儿臣定会竭尽全力,让母妃成为太后,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太子语气坚定地承诺道,他知道淑妃一直以来的期盼。
太后与太妃的地位和待遇可是天差地别,太子这是给了淑妃一个极大的保证,承诺会让她成为大梁最尊贵的女人。只可惜,淑妃真正想要的,并非仅仅是这些表面的荣耀。
淑妃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有一件事,现在殿下知道会更好。”
太子闻言,更加不解地看向淑妃,疑惑地问道:“何事如此重要,需要现在告知?”
“殿下难道以后想一直仰仗程顾老鼻息吗?程顾老过世之后,太子又该怎么办?难道继续依靠程顾老的儿子、孙子?将自己的命运交由程家摆布?”淑妃一字一句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淑妃的话,让太子顿时愣住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自然是不能的,孤堂堂一国之君,岂能受制于人?”
“是啊。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殿下岂不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到了程家的手中,一直被程家拿捏?这大梁到底是太子的,还是程家的,可就不好说了。”淑妃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为何庆国公一家会被陛下忌惮?原因就在于此,功高震主,尾大不掉,最终只会引来杀身之祸。”
太子闻言,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认真思考着淑妃的话,随后他抬起头,问道:“母妃的意思是……?”
淑妃笑了,她意味深长地说道:“殿下,如今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殿下,只要殿下按照他说的去做,便可摆脱困境,成就一番伟业。”
太子眉头紧皱,他直觉事情有些不对劲,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但是,还不等他反应过来,随着淑妃话音刚落,一个男人便从内室走了出来。
太子一见此人,顿时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大胆!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后宫嫔妃的寝宫?简直是罪该万死!”
淑妃见状,微微一笑,劝慰道:“殿下莫急,息怒。这位是大晋的睿王,并非什么宵小之辈。”
太子一听“睿王”二字,脸色顿时大变,他惊恐地问道:“睿王?难道是那个谋反作乱、逼宫失败的睿王?”
睿王闻言,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他沉下脸,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殿下知道的倒是挺清楚,看来我在大梁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你一个大晋的叛贼,为何会跑到大梁的后宫?你与母妃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太子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淑妃,他并不愚笨,相反,他心思缜密,瞬间就猜到了事情的原委。
太子怒不可遏,连“母妃”二字都不愿再喊出口,他指着淑妃,愤怒地质问道:“淑妃,你竟然与大晋有勾结!你可知罪?”
太子是真的怒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以来最信任的母妃,竟然会背叛自己,与敌国勾结。
淑妃闻言,黛眉一皱,有些不悦地说道:“殿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大晋的人,就连殿下你,也是大晋的人,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何来勾结一说?”
太子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一道惊雷劈过,他眼前一黑,身子摇晃了一下,差点没晕过去。他声嘶力竭地喊道:“住口!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颠倒黑白!”
“谁允许你胡言乱语的?孤乃大梁太子,是父皇钦定的储君,与你大晋有何干系?”太子竭力否认着,他绝对不能承认淑妃所说的话,哪怕只是一丝一毫。
他可以不是皇后的亲生子,但他绝对不能是大晋的人。若是那样的话,他还有什么资格坐在这大梁的皇位上?他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殿下似乎不太想承认这个事实。”睿王看到太子失去血色的惨白脸色,笑着坐了下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也是,承认了这个事实,殿下恐怕就与这皇位彻底无缘了,多年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太子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地捏成拳头,他死死地盯着睿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恐惧,冷哼一声:“现在,你立刻给孤滚出这里,孤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饶你一条狗命。不然的话……”
“不然你要怎样?”睿王嗤笑一声,满不在乎地反问道,“难道殿下还想杀人灭口,将我永远留在这后宫之中吗?恐怕殿下还没有这个本事吧?还是说,殿下需要让别人好好说一说,你是如何买通御医,给你的父皇下毒,加速他的死亡的吗?”
太子闻言,身子猛地一震,仿佛被人狠狠地抽了一鞭子,这是他内心深处最不想回忆的事情,也是他最大的秘密,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一个大晋的叛贼,无凭无据地在此胡言乱语,你以为我们大梁的人会相信你的鬼话吗?简直是痴人说梦!”
“谁不知道你睿王是被大晋通缉的亡命之徒?你以为你是什么好东西?你所说的话又有谁会相信?”太子手里也不是没有睿王的把柄,睿王可是被大晋通缉的重犯,只要他一声令下,就可以立刻派人抓住睿王,将他送回大晋,任由大晋处置。
“如果说是淑妃作证呢?”睿王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淑妃,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在太子惊讶的目光中,淑妃缓缓地点了点头,承认了睿王所说的一切。
太子双眼瞪得宛如铜铃,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他颤抖着嘴唇,不敢置信地问道:“淑妃,你……你到底要干什么?难道你疯了吗?”
淑妃可是他的母妃啊!为了保证他可以顺利登基,她甚至连自己与静怡公主的性命都可以舍弃,如今,她为何要背叛自己,与大晋的叛贼同流合污?这究竟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