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弑母案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788更新时间:25/08/04 00:42:06

夜深沉,紫禁城内一片寂静,唯有偶尔响起的更夫锣声,昭示着时间的流逝。

“宫女若非遭受奇冤大辱,绝不会选择自戕,钱嬷嬷之死,疑点重重,我以为她并非自尽。”苏虹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在这略显空旷的殿内,更显清晰。

为首的太监端着茶盏的手,不易察觉地颤动了一下,但多年的宫廷生涯,早已让他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恭敬地将茶盏放在苏虹颖手边。

苏虹颖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这是一个陌生的面孔,想来是新来的。

“福泉公公这几日肠胃不适,御前离不得人,便派了他来顶替几日。”萧政维主动解释道。他深邃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武景帝眉头微挑,略带兴味地看向苏虹颖,“哦?此话怎讲?”

苏虹颖沉默不语,欲言又止。

武景帝心领神会,锐利的目光从小太监身上扫过,摆了摆手,淡淡道,“此处无需伺候,退下吧。”

小太监闻言,如蒙大赦,躬身退下,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猛兽追赶一般。

萧政维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那小太监的背影,他那双桃花般潋滟的眸子里,此刻却幽深得如同不见底的寒潭……

“那日,我无意中在凌国公孙少爷的襁褓上,发现了与钱嬷嬷所绣荷包上一模一样的针脚,后又撞见有神秘人在暗中与凌国公会面。”苏虹颖收回目光,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语气也随之低沉,“种种迹象表明,钱嬷嬷的死,恐怕与凌国公脱不了干系。”

“一个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一个久居深宫,看似毫无瓜葛,这两人之间,又能有什么联系呢?”武景帝微微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苏虹颖摇了摇头,坦诚道,“臣女目前也只是猜测,并无确凿证据。皇上,臣女想亲自去钱嬷嬷生前所居住的屋子,再仔细勘察一番,或许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武景帝略作思忖,便准了她的请求。

与此同时,萧政维也暗中吩咐自己的心腹青玄,去彻查钱嬷嬷的生平过往,务必事无巨细,全部查清。

苏虹颖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了钱嬷嬷生前居住的屋子。房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依旧保持着生前的模样,干净而明亮。

武景帝下旨保留了案发现场,是以屋内的摆设依旧如故。屋子中央,一把被蹬翻的凳子,孤零零地躺在地上,房梁之上,还悬挂着一截未曾解下的白色绫缎,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那场令人绝望的死亡。

苏虹颖缓缓蹲下身子,目光如炬,仔细地扫视着地上的每一寸。突然,她注意到,在光滑的地砖上,有一道浅浅的拖痕,虽然不长,但却格外深刻。她又仔细观察了凳子的底部,发现拖痕的颜色与凳子底部的颜色,有着微妙的重合。

这道拖痕,极有可能是钱嬷嬷在被人逼迫上吊时,为了挣脱束缚,用力蹬掉凳子时留下的印记。当然,也不排除是有人故意伪造成自杀的假象,在逼迫她上吊之后,故意晃动凳子,使其留下痕迹。

苏虹颖沉思片刻,心中更偏向于第二种可能。

她缓缓起身,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然后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上了锁的箱子上。

她走到箱子前,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那把冰冷的锁。而后,她从发髻上取下一支精致的簪子,手法娴熟地伸入锁孔之中。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锁应声而开。

箱子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财物,只有一些陈旧的衣物和几本泛黄的书籍。然而,其中两张纸,却引起了苏虹颖的注意。

一张纸微微泛黄,边缘也已经变得毛糙,显然有些年头了。而另一张纸,则崭新如初,像是近日才放进去的。

苏虹颖拿起那两张纸,快速地扫了一眼,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她小心翼翼地将两张纸折好,放入怀中,然后起身离开了屋子。

翌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萧政维一如既往地陪着苏虹颖用膳。

连苹轻手轻脚地打了帘子进来,轻声禀报道,说是青玄已经带回了消息,正在门外等候。

青玄站在珠帘之外,声音低沉而有力,“王爷,苏小姐,属下已经查明,钱嬷嬷原名钱清兰,自幼便入宫为奴,一直在宫中伺候。但属下查到,她曾有一年时间,离开了皇宫。”

苏虹颖放下手中的筷子,抬起头,追问道,“可曾查到她出宫那一年,都做了些什么?”

“她去了太尉府,也就是现在的凌国公府。但具体做了什么,无人知晓。”青玄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凝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钱嬷嬷消失的那一年,恰好也是凌国公庶长子出生的那一年。”

凌国公府,只有凌贵妃一个嫡女。现在的长子是庶出,他的生母在生下凌贵妃后,便伤了身子,不久便去世了。国公爷为了凌贵妃着想,也一直没有再娶。

苏虹颖轻轻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试图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那上次国公府举办满月宴的那个孩子,又是谁的孩子?”

“是庶长子的孩子。”青玄如实回答道。

苏虹颖沉默了,她将所有的事情,在脑海中快速地过了一遍,一个大胆的猜想,渐渐浮出水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一只剥了壳的虾仁,静静地躺在汝窑白玉瓷描绘着兰花的精致碟子里,“先吃饭。”萧政维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苏虹颖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拿起筷子,吃掉了那只虾仁,又喝了半碗燕窝雪梨羹,和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包。

用完膳,宫女们鱼贯而入,将餐具撤下,连苹则端来了一盏清香扑鼻的花茶。

苏虹颖将茶盏推到一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昨日从钱嬷嬷房中找到的那两张纸,“王爷,你看看这个。”

萧政维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目光随意地扫过那两张纸,“这是生辰八字?”

苏虹颖点了点头,肯定道,“没错。新找到的这张纸上所写的生辰八字,正是满月宴上那个孩子的。而那张泛黄的纸,我怀疑,是凌国公庶长子的生辰八字。之前我就觉得,钱嬷嬷送我的荷包上的针脚,与那孩子襁褓上的针脚一模一样。现在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我几乎可以肯定,那个庶长子,大概率是钱嬷嬷的亲生儿子。”

钱嬷嬷的儿子?

萧政维那双狭长而深邃的眸子里,陡然掠过一丝极度危险的气息。凌国公那老匹夫,表面上道貌岸然,正气凛然,没想到背地里,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秘密!他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

……

夜幕缓缓降临,凉爽的秋风轻轻刮过,吹得庭院里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枝头,清冷的月光穿透繁茂的枝叶,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在月光和宫灯的照射下,隐约可以瞧见一道瘦小的身影,正小心翼翼地趁着夜色,向着宫门的方向跑去。

宫门早已下钥,想要出宫,必须出示特殊的腰牌,以证明身份。

他从腰间解下一块令牌,递给守门的侍卫,侍卫仔细查验之后,便放他通行。他快步走出宫门,但还没走多远,脚步却猛地停了下来。

在他的正前方,一道黑色的身影背对着月光,静静地站立着,手中握着一把闪着寒光的长剑,挡住了他的去路。

青玄冰冷的目光,一寸寸地扫过小太监的脸庞,声音如同寒冰一般,“这么晚了,你急着出宫,是想做什么?”

小太监原本匆忙的脚步,戛然而止。他死死地盯着眼前的青玄,脸色先是划过一丝慌乱,紧接着,眸色变得狠厉起来,右手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腰间,摆出了一个防御的姿势!

“说话!哑巴了不成!”青玄厉声喝道。

小太监却一言不发,身形骤动,一记狠辣的杀招,直奔青玄而去!

青玄早有防备,身子微微一侧,便躲过了他的攻击。随后,他纵身一跃而起,手中长剑挥舞如电,凛冽的剑气,带着强烈的杀气,直指小太监的面门。

眼看着剑锋就要刺中小太监的要害,小太监临危不乱,单脚猛地一蹬地面,身体在空中不可思议地翻转了一圈,双手牢牢地抓住了刺来的剑刃。

青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周身的气势陡然变得肃杀起来,“在御前伺候了这么久,竟然一直深藏不露,真是小看你了!”

说完,青玄左手猛然探出,掌心凝聚着强大的内力,毫不留情地朝着小太监的胸口击去!

小太监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后退数步,试图躲避。青玄抓住机会,手中长剑猛烈劈下。小太监身手还算敏捷,勉强往后一仰,长剑贴着他的身体擦肩而过,锋利的剑气,斩断了他耳侧的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