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夺矿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331更新时间:25/08/04 00:42:06
“王爷真是太客气了。” 庞大人那张圆润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却精明得像只老狐狸,处处透着官场上的圆滑世故,“王爷您能屈尊降贵,光临寒舍,已经是让这里蓬荜生辉了,若是再收下您的礼物,老臣可真是承受不起了。”
萧曜文轻笑一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紧不慢道,“淑妃娘娘有孕,这可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乃是天大的喜事,理应普天同庆,共襄盛举。”
提到女儿,庞大人立刻挺直了腰杆,脸上写满了骄傲。他这个女儿,当真是为家族争光啊。
“王爷言重了。” 庞大人捋了捋胡须,故作谦虚道,“皇上后宫佳丽三千,可不止娘娘一人,日后还会有更多的皇嗣降临。”
“皇嗣当然可以有很多,但后位却永远只有一个。” 萧曜文将茶盏轻轻放在桌上,目光如炬,终于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抛出了橄榄枝,“庞大人,只要你愿意,本王可以联合朝中大臣,向皇上施压,力保庞淑妃登上后位!”
庞大人闻言,心头猛地一震,狂喜之情瞬间涌上心头。然而,他毕竟是久经官场的老油条,很快就冷静下来,眼底闪过一丝狐疑的光芒,“不知王爷想要什么?”
他深知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庞大人果然是个爽快人,那本王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萧曜文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语气也严肃了几分,“本王想要鹿鸣山上的铁矿。”
此话一出,庞大人顿时如遭雷击,脸色骤变,眼神中充满了警惕,“王爷,您怎么会知道……”
若不是我偶然间得到了消息,还真不知道你这老狐狸竟然藏了这么一手!萧曜文心中冷笑。
萧曜文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戾气,“这些你无需多问,你只需要回答,愿不愿意。”
庞大人犹豫了,脸上写满了挣扎,“不知王爷要这铁矿做什么?”
“大人请放心,本王绝不会做出危害社稷的事情。” 萧曜文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正义感,“这铁矿,自然是用来打造兵器,供给军队,增强我朝的国防力量。”
庞大人听了,心中信了几分,但依旧有些顾虑。
见状,萧曜文决定再添一把火,开始分析其中的利弊,“庞大人,淑妃娘娘此胎若是诞下皇子,那便是皇上的长子了,若本王助娘娘上位成功,那皇子可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了,长子和嫡长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意义却谬之千里,大人难道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懂,我当然懂! 从中宫皇后的肚子里爬出来的嫡长子,那不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人选吗?
太子之位啊,这可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又有谁能经受得住这天大的诱惑?
庞大人心里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最终,他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决心,将心一横,说道,“只要娘娘能够顺利入主中宫,那座铁矿,就是王爷的了!”
须臾,萧曜文意气风发地离开了庞府。
马车缓缓驶离庞府。
幕僚明安立刻倒了一杯热茶,恭敬地递了过去,脸上满是喜色,“恭喜王爷,有了这座铁矿,大事可成矣!”
“最主要的还是兵权啊。” 萧曜文接过茶杯,轻轻地叹了口气,“本王手里的兵权少之又少,这才是最核心,也是最紧要的……” 一想到这里,他顿时没了喝茶的心思。
明安自然明白王爷的顾虑,轻声说道,“皇上有意防备,京城和边关的兵权,都牢牢地掌握在摄政王和邱老将军父子手中。”
所以,这才是他一定要娶苏虹颖的原因!再加上手里的铁矿,他日大事可期!萧曜文在心中默默地盘算着。
萧曜文捏了捏眉心,略显疲惫地说道,“告诉孔家那边,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
“王爷请放心,这些年来,孔家那边一直都在暗中准备着,银钱粮草,一样都不少,随时可以启用。” 明安恭敬地回答道。
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娶到苏虹颖了。
“明安,拟一封信,分别送到丞相府和孔家。”
……
转眼间,到了苏虹颖进宫的日子。
苏虹颖精心挑选了一件玫红色绣海棠花的长裙,她平日里极少穿如此鲜艳的颜色,今日一穿,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惊艳不已。一头乌黑亮丽的青丝挽成了一个精致的回心髻,连苹也十分用心地为她挑选了一对镂空海棠花的银簪,以及一对摇曳生姿的流苏耳环。
一切收拾妥当后,邱氏便来到了含香居,这也是她今年第一次走出佛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身上的伤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她特意给女儿带了两身新做的衣衫,又仔细地叮嘱了几句,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苏虹颖送上了马车。
另一边。
萧政维得知苏虹颖今日要进宫的消息后,喜悦之情如同涟漪般在心中荡漾开来,他情不自禁地将手中的白玉棋子扔进了棋盒里,迫不及待地起身往外走去。
坐在他对面的男子见他如此急切,不由得轻笑一声,温润如玉的嗓音缓缓溢出,“这就走了?这盘棋都快下完了。”
萧政维今日穿了一身红色锦服,腰间系着一条黑金滚边的玉带,显得格外精神。与以往相比,他似乎褪去了几分青涩,更多了几分庄重和成熟,“你自己下吧,本王要进宫一趟。”
萧若寒一袭玄色华服,眉眼间透着温和之色,他起身送萧政维出门,两人并肩而行,身姿挺拔俊逸,宛如两棵挺拔的白杨树,引人注目。路过的小厮们都忍不住偷偷地多看两眼,丫鬟们更是眼眸含春,娇羞不已。
门口停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下人们正忙着将各种精美的礼品一件件地往车上搬。
萧政维随意地扫了一眼,问道,“这是?”
“这是送去崔侍郎府的。” 萧若寒笑着解释道,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政维,你还不知道吧,崔小姐替母妃扎了一针之后,母妃脸上那种刺挠的感觉就减轻了很多。” 自从他母妃的脸被烧伤之后,每逢大暑大寒之日,脸上总会刺挠发痒,疼痛难忍,遍寻名医,喝了无数汤药,也不见好转。
“崔家什么时候出了一个会医术的人了?” 萧政维有些疑惑地问道。
崔夫人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望着女儿面前堆积如山的医书,脸上写满了不解,“楚童,自从皇上千秋之后,你就像着了魔一样,一个劲儿地看这些晦涩难懂的医书,咱们家可没有一个学医的。”
崔楚童身着一袭缎面海棠烟罗裙,外面笼罩着一件浅蓝色的轻纱,显得格外清新雅致。
听到母亲的问话,她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本,眸光微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女儿只是……突然对医术产生了兴趣。”
“你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绣几条帕子呢。” 崔夫人叹了口气,医书上的文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这时,贴身嬷嬷打了帘子进来,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喜滋滋地说道,“夫人,简亲王府又送来东西了!”
闻言,崔夫人脸上立刻扬起了一抹笑容,但同时又划过一丝疑惑,“楚童,王妃他们也太客气了吧,你不过是扶了王妃一把而已,这就送了两次礼了。”
崔楚童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解释道,“王妃他们向来礼数周全。”
崔夫人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哦……我明白了,你看这些医书,是想治好王妃脸上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