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帝王泪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60更新时间:25/08/04 00:42:03

也不知过了多久,紧闭的殿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被人悄然推开。一盏小小的宫灯,带着微弱的光亮,驱散了殿内一角的黑暗。崇凝泪眼模糊,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看清来人竟是晋涛公主。她本能地压抑住哽咽的声音,生怕自己沙哑的嗓音泄露了心中的悲痛。

“我给你送盏灯来。”晋涛公主并未走近,只是将宫灯放在离龙案不远的桌上。灯光在地面投下淡淡的光晕,恰好停在龙案对面,却照不到躲在阴影中的崇凝。

“飞雁告诉我,大梁的使臣送来了锦若的死讯,又说你把自己关在殿里不肯出来,我就知道一定是这样了。外面的人我都已经打发走了,想哭就哭吧。”晋涛公主的声音依旧温柔如水,但听在崇凝耳中,却如同利刃般刺痛着她的心房。“你呀,从小就不在意那些金银首饰,唯独对那个手镯爱不释手,就连睡觉也要戴着,母后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听着姐姐温柔的安慰,崇凝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她将脸深深埋在臂弯里,紧紧咬着牙关,竭力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你总是说他对你不好,可魏大人他们回来后,却都说他对你极好。你极力否认,也是怕旁人利用他对吧?有些话,也只能骗骗那些对你不上心的人罢了。”

崇凝依旧沉默着,像一只受伤的小兽般蜷缩在黑暗中一动不动。晋涛公主见状,也便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叹了口气,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次日,纵然浑身不适,崇凝还是强撑着疲惫的身躯早早起身。飞雁体贴地准备了热毛巾,细心地为她敷着红肿的双眼。身边伺候的宫女们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眼看上朝的时辰就要到了,崇凝这才取下热毛巾,示意宫女们为她更衣。

前往大殿的路上,崇凝靠在轿辇上昏昏欲睡。即使敷了许久的热毛巾,她的眼睛依旧酸涩难忍,根本不愿睁开。

早朝时,尽管有冠冕上的琉珠遮挡,还是有大臣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皇上今日气色不佳,还请多多保重龙体才是。”

他们都在试探,试探她是否会因为锦若的死而伤心。

崇凝自然不会让他们看出任何端倪。帝王的喜怒哀乐,岂能容旁人随意揣测?

她紧绷着脸,神色冷漠如冰:“近日贪凉,不慎受了风寒,鼻塞难眠,故而精神不济。今日若无要事,便早些退朝吧。”

“臣等遵旨。”

大臣们齐声应和,但该上的奏折还是一如既往地堆积如山,该奏报的事情也一件不落地摆在她面前。崇凝耐着性子听着,渐渐地也无力挺直脊背,只能歪歪斜斜地靠在龙椅上,昏昏沉沉地听着大臣们的奏报。

她对这些枯燥乏味的政务毫无兴趣,甚至深感厌恶。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等着她来做决断,她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争执?

明明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大臣们也能吵得不可开交,仿佛不多说几句,就对不起他们每月领的俸禄一般。

好不容易熬到了退朝,崇凝一回到轿辇上便沉沉睡去。梦里依旧是昏昏沉沉,等她醒来时,只觉得嗓子干涩疼痛,脑袋也像是要炸裂开来一般,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舒服的地方。

她病了。太医诊断说是受了风寒,邪气入侵。大臣们还算有点良心,得知她病倒后,便不再呈上奏折打扰她。崇凝也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每日睡到自然醒,然后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发呆。

她已经太久没有这样放松过了。只是,没了政事的烦扰,锦若的死讯却总是不时地萦绕在她心头,如同毒蛇般在她四肢百骸蔓延,让她一遍又一遍地品尝着锥心之痛。她总会梦见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

那些记忆算不上刻骨铭心,他就像是一个最寻常的过客,从她的生命中匆匆走过,但他那份平常,却让人难以忘怀。

也许,她再也遇不到那样真挚热烈地爱着自己的少年了。

经过小半个月的休养,崇凝清瘦了不少,原本合身的龙袍也变得宽松起来。晋涛公主心疼不已,每日都要叮嘱御膳房做些她爱吃的菜,知道她不愿多吃,便不厌其烦地将她叫到自己宫中一同用膳,只为了能亲眼看着她多吃两口。

痊愈之后,大臣们也良心发现,意识到每日呈上的奏折的确有些过多,实在耽误了她做其他的事情,因此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所有的奏折,都先由各衙门自行筛选一遍,只有那些拿不定主意的,才会送到崇凝的御案上让她过目。

对于这个提议,崇凝欣然同意,并给他们立下了一条规矩:若是事情出了差错,所有参与决定的官员都要想出解决的办法,若是解决不好,便罪加一等。

大臣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不用再每日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奏折,崇凝便开始着手进行吏治改革。她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恨不得每日与大臣们同吃同住,只想将心中那股酸涩难过的情绪死死地压在心底。

至于大梁,听说霍无忌被围困在阜安城中,不愿投降,最终选择了自刎。

这样的结局,崇凝觉得有些仓促。那样一个厉害的人物,搅动了如此之多的风云,竟然死得如此窝囊,实在是有些虎头蛇尾。

不过,事情的真相肯定不会如此简单。毕竟,为了铲除霍无忌和那些叛军,渠煜御驾亲征,调动了自己手中能够调动的所有兵马,如此大动干戈,险些伤了大梁的元气。

传回来的消息不会细致地讲述战况有多么惨烈,也不会详细地告知他们是如何周旋对战的。

就连史书上,也只会对霍无忌一笔带过,赏他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

没有人会在乎他曾经多么厉害,他败在了渠煜手下,成为了这位年轻帝王丰功伟绩上的一抹微不足道的色彩,仅此而已。

很快,又下雪了。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

热闹地过了除夕,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崇凝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设宴庆祝了。她当真是厌烦透了那些无聊的宫宴,整日带着虚假的笑容,累得人脸都僵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