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龙困浅滩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10更新时间:25/08/04 00:42:03

“陛下,陛下!” 许婕妤一路小跑,总算追上了陈靖文的脚步,她语带试探,娇声说道:“此次多亏有人搭救公主,陛下理应给予重赏,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陈靖文闻言,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语气平静地说道:“此事皇后已经处理妥当,赏赐也已下发。”

许婕妤那点小心思,在他眼里无所遁形。如今,压在他心头的那块巨石总算落地,有些事情,他可以选择不再深究。

既然已经将陈言过继给了晋涛公主,他也不好再将孩子要回来。孩子们都还小,就算崇凝当真有什么其他的想法,现在也应该来不及了。

崇凝足足昏睡了一整天,才缓缓睁开双眼。她看到晋涛公主正守在自己的床边,于是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轻声唤道:“母后。”

“可是伤口疼得厉害?” 晋涛公主心疼地看着她,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受了这么重的伤,肯定很疼吧!这次真是太冒险了!”

崇凝闻言,只是虚弱地笑了笑,轻声说道:“母后放心,一切都在女儿的计划之中,不会有事的。”

“计划之中?” 晋涛公主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崇凝话中的意思,顿时哽咽起来,又是心疼又是责备地说道:“你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大啊!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你让母后怎么活?你怎么能自己去冒这么大的险呢?这么大的事,你竟然连我都瞒着!”

“母后责怪的是,女儿知错了。” 崇凝脸上带着一丝歉意,轻声解释道:“女儿之所以没有提前告知母后,也是担心母后太过镇定,无法瞒天过海。父皇对母后的脾气再了解不过,若是让他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事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幸好母后听从了女儿的建议,过继了一位皇子到膝下,如今事情成了,女儿所受的苦也算没有白费。”

听了崇凝的话,晋涛公主再也忍不住,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滑落。她哽咽着说道:“其实,我并非真心想要养育陈言。李贤妃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我存心利用他们母子来立威,好让后宫之人都看看,这些年来,许氏是如何打压她们的。”

“母后做得极好!” 崇凝笑着称赞道:“陈言是个懂事的孩子,比起许氏所出的那三个儿子,都要更加懂事。”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女儿还担心母后会忘记这件事,想着若是母后忘了,就让飞雁提醒母后,先去行宫安养一段时间。”

晋涛公主擦去眼角的泪水,语气认真地说道:“就算他再好,终究也不是我亲生的。而且,你不是已经下定决心了吗?母后自然不能给你添乱。李贤妃和陈言都安分守己,我已经答应他们,只要他们乖乖听从我的安排,往后,我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听到晋涛公主的这番话,崇凝感到十分诧异,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

“只是,往后你万万不可再如此冒险了。” 晋涛公主捧起崇凝的脸,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和疼惜:“母后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只要你能好好活着,其他的,母后什么都不盼了。”

崇凝乖巧地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女儿知道了。”

“还有一件事。” 晋涛公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你父皇已经派人去了大梁,想要为你和凌王办理和离。可是,大梁新帝和凌王都不同意和离,还说等大梁局势稳定了,就来接你回去。”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样一来,你也算是有了大梁作为靠山了。”

崇凝闻言,只是沉默不语。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些所谓的靠山,也只是一时的,根本靠不住一辈子。

接下来的日子,崇凝安心地在宫中养病。半个月后,她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飞雁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来到殿外,一阵凉风吹来,带着丝丝寒意。宫人们早已换上了厚厚的冬衣。

从进宫请安的官眷口中,崇凝也能打听到一些关于大梁的消息。临安的局势似乎不太好,凌王有起兵造反的苗头,霍无忌等武将也不再听从朝廷的调遣。如今,霍无忌以轩冯帝篡位为由,主张拥立锦若登基,已经与新帝渠煜彻底决裂。

“看来,大梁恐怕免不了一场战事了。”

“那些人拥立凌王登基,若是事成,等公主回去,岂不就是皇后了吗?那可是母仪天下啊!”

晋涛公主的语气听起来十分平静:“这种没影儿的事情,还是不要乱说的好。不知朝廷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凌王毕竟是陛下的女婿,自然是派人送了书信过来,希望能得到大邺的支持。”

锦若会向大邺求援?

崇凝对此表示怀疑,她觉得锦若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封信是凌王亲手写的吗?”她问道。

“听说,是那个霍无忌的意思。”

果然如此!引大邺插手,这样一来,锦若和渠煜之间就再无半分缓和的余地了。

晋涛公主微微靠在椅背上,语气平静地问道:“皇上答应了吗?”

“自然是没有答应。”

虽说如今锦若身边聚集了不少武将,但这些人各怀心思,锦若无法完全掌控他们。虽以霍无忌为首,但人心不齐。反观渠煜,他位居储君多年,颇有手段和谋略。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谁会胜出。

陈靖文连两国交战都不愿意看到,就更不愿意掺和大梁的内政了。即便支持锦若赢了,他也无力稳住大局,只会白白给那些武将做嫁衣。

崇凝在脑海中飞快地分析着这些复杂的局势,然后继续安静地听着她们闲聊。

自从陈言过继到凤仪殿教养后,官眷们进宫请安也比先前更加频繁了。毕竟,有嫡子和没嫡子,终究是不一样的。

转眼间,便到了十月,天气彻底冷了下来。只是大邺凉得要晚一些,只要穿得厚实些,便可以抵御寒冷。屋外的树叶依然绿油油的,即便有些枯黄,也不会像大梁那样一片萧条。

“父皇已经病了很久了,小小的一点咳嗽,总是好不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崇凝合上脉案,看着前来请脉的苏太医,疑惑地问道:“我记得当初我去大梁的时候,父皇还没有咳嗽的毛病,怎么这脉案上却记录着已经快两年了?”

“陛下以前只是在秋冬交替的时候才会咳嗽几声,但是前年入冬之后,陛下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咳嗽也断断续续地没有停过。”

“前年入冬?” 崇凝闻言,顿时想了起来。

前年深秋,陈靖文与大臣们一起去狩猎,结果被黑熊惊吓,不慎掉进了山涧之中。深秋时节,河水冰冷刺骨,再加上受到了惊吓,陈靖文因此大病了一场,足足半个月才痊愈,之后便一直咳嗽不止。也正因为如此,在听说了大梁有白鹿可以延年益寿之后,他才会不顾一切地想要得到那头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