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诡粮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378更新时间:25/08/04 00:41:59
不怪乎肃州百姓们满腹狐疑,就连官府公廨内的官员和书吏们,私底下也都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揣测这批粮食的来龙去脉。
别的暂且不提,就拿这白米来说。
这位在肃州府公廨里当差十多年的都监,可以拍着胸脯说,他从未见过如此洁白如雪、香气四溢的白米。每一粒都饱满圆润,如同精雕细琢的玉石。用它熬出来的粥,香气浓郁得能飘出几条街,让人闻之垂涎三尺,食指大动。
这等品质的白米,根本就不是以往任何一种能够相提并论的。
他们多方打听,甚至连林刺史进京述职时,都没见过如此极品的白米。
还有那名为土豆的蔬菜,在仓国的土地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说是蔬菜,却又能当主食,经过烘烤后,既能填饱肚子,味道还相当不错。
如此珍稀之物,除了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他们实在想不出还会有第二个人能拿得出来。
都监摇了摇头,断然否定了货郎的猜测:“不太可能是太子殿下,依我看,一定是陛下圣恩浩荡。”说着,他神秘兮兮地把货郎拉近了几分。
他压低声音,几乎是贴在货郎的耳边,小心翼翼地分享了一个惊天秘密:“我偷偷告诉你一件事,你可千万别往外说。我有个同僚,前些日子去给战节帅送水的时候,一不小心撞见了一桩事。”
货郎听得心痒难耐,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疯狂呐喊着“快说!快说!”
都监嘿嘿一笑,这才慢悠悠地说道:“我那同僚啊,无意中瞧见战节帅大人在津津有味地享用一种绿油油的蔬菜,水灵灵的,就像是刚从地里摘出来的一样,新鲜得滴水。”
“绿油油的蔬菜?”货郎听得两眼放光,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雅赏会那日,醉仙楼的掌柜红叔端给客人们的那道精致火锅。
在那些达官显贵的餐桌上,好像就有一种叫做生菜的蔬菜。
如果不是那日他有幸跟在辰王殿下身后,参加了那场雅赏会,恐怕他这辈子都没机会认识这种蔬菜。
都监继续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我那同僚当时好奇,就多嘴问了一句,结果战节帅说,那菜的名字就一个字,生。可以直接生吃,口感脆甜爽口。”
“战节帅大人还大方地赏了我那同僚一片,他带回来给我们分了分,那滋味,真是脆脆甜甜,好吃得不得了。”
都监忍不住滚动了一下喉头,已经好几个月没尝到新鲜蔬菜的他,对那绿油油的叶子,简直是望眼欲穿,渴望至极。
“想当年,陛下为了博贵妃娘娘一笑,还曾专门派遣使者前往遥远的岭南,不惜耗费巨资,快马加鞭地将新鲜荔枝运送入京。依我看,这生菜,肯定也是陛下体恤战节帅大人戍守边疆的辛劳,特意让人千里加急,飞马送来犒劳他的。”
“还有那白面和白米,那可都是只有宫里才能吃到的顶级贡品。若不是陛下心怀慈悲,怜悯我们这些老百姓,我们哪有机会享受到这种好东西?”
长风听着都监的分析,联想起雅赏会那晚的种种细节,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
与此同时,肃州、化州、兴州、梧州这四地的几十座县城,声势浩大的蝗灾也逐渐接近尾声。
其中,灾情相对较轻的梧州,由卢管负责。傍晚时分,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肃州,准备与战鞠易汇合。
“苏五,我师兄他人呢?”卢管焦急地问道。
苏五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将军的行踪向来都是高度机密,每次离开前,都不会告诉他们这些下人去了哪里,只是让他们安心在家中等候。
“你哥呢?就留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屋子里?”卢管风风火火地在各个房间里横冲直撞,四处搜寻着战鞠易的身影。
苏五迈着两只小短腿,根本追不上他,只能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
“小五一早就没见到哥哥的身影了。”
“我知道了,你乖乖地在家守着,我骑马去城外找找看。”卢管 是去了公廨,想打听一些消息,结果一无所获,这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赶来战鞠易的住所。
“我师兄到底去哪里办公差了?”骑在马背上的卢管左右环顾,他现在正好处在肃州城的中心位置,无论向南、向北、向东、向西,都能到达一座城门。
就在他苦苦思索之际,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捕捉到一抹熟悉的身影。那身影影影绰绰,看不真切。有时会出现在街面上,有时又会被店铺的招牌遮挡住半个身子。有时则会隐没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之中,难以寻觅。
“那人的背影好生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此时,乔装打扮成富户侍卫的楚九年,看似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随意行走,实则是在暗中跟踪着某个人。
而卢管刚才看到的背影,正是此人。
今天的肃州城,似乎笼罩着一种异样的气氛,天色暗得出奇地快。
卢管猛地一勒缰绳,放慢速度,让马儿不紧不慢地跟上那道熟悉的背影。
那几个人穿过肃州城最为繁华热闹的街市。
蝗灾得到控制后,不少店铺都陆续开张营业,掌柜和小二们忙得不可开交,正费力地清扫着店铺内外堆积如山的蝗虫尸骸和厚厚的尘土。他们挥舞着扫帚,将店内的污秽之物清理出来,顿时扬起漫天灰尘。
将近八成的店铺都在内外点燃了明亮的灯笼,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客人。
卢管用宽大的袖子遮住面庞,缓缓地穿过喧嚣热闹的街市。
“天更阴沉了,天更阴沉了!”突然有人猛然抬头,惊恐地发现天空中布满了厚重的铅云,而且还在不断地聚集,越压越低。
就在卢管跟着那道背影走出大街的时候,肃州城突然迎来了一场异常罕见的大风。
悬挂在店铺旁边的招牌和灯笼,被狂风吹得朝着同一个方向剧烈扭动,甚至有不少灯笼直接被吹飞。不过很快就有巡逻的金吾卫冲过去,迅速扑灭了明火。
街上的行人并没有四处躲避,而是纷纷走出店铺,抬头望向天空。
他们身上的衣衫都像那些招牌和灯笼一样,紧紧地贴在身上,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是不是要下雨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丈惊愕地抬起头,双手掌心向上,似乎在感受空气中的湿度。
越来越多的百姓走上街头,齐刷刷地仰着脖子,踮起脚尖,仔细地感受着空气中的湿度。
卢管的马被人群挡住,无法继续前行,他索性勒紧缰绳,让马停了下来,也仰着脖子,静静地等待着。
……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城外官道旁耐心等待的王九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风吹得眯起了眼睛。
“要下雨了吗?”王九兴奋地问道。
他和手下的兵卒们忍不住从暗处站起身来,像城中的百姓一样,双手摊开,掌心向上,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这场已经盼了几个月的风暴。
而他们这一现身,也让潜藏在四周的谍子们,终于锁定了王九等人的准确藏身地点。
“目标落脚点已确认,准备好行动。注意隐藏好自身,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擅自行动。”雪珂再一次叮嘱着和她藏在同一地点的属下。
要知道,探子的实力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其中,无策军和罗情门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看似同属一门,罗情门其实分成了三个派系,而毫不知情的雪珂,只不过是螳螂,沧澜是伺机而动的蝉,而苏流则是潜伏在后的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