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夜袭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534更新时间:25/08/04 00:41:59

夜幕低垂,寒风如刀,吹得猎户小屋的木板吱呀作响,仿佛随时都要散架。小屋内,气氛紧绷得像是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总卫,是雪珂的飞鸽传书。”黑暗中,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沧澜,一个身材挺拔,面容冷峻的男人,接过递来的纸条,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迅速扫过上面加密过后的内容。确认无误后,他果断地向屋中七人下达了行动指令:“准备行动。”

这七人,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高手。他们身着便于隐藏身形的黑色劲装,身形矫健,气息内敛,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肃杀之气。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的站位,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或倚或靠,牢牢把守着小屋的窗棂和门扉。全身肌肉紧绷,仿佛蓄势待发的猎豹,手中紧握着兵器,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

为了这次任务,他们已经在这间偏僻的猎户小屋中潜伏了十多个时辰。除了维持生命的清水,滴水未进。

随着沧澜一声令下,七人不约而同地从腰间解下一只布袋,迅速地从里面掏出麦饼和肉干,默默地咀嚼起来。他们的动作迅速而安静,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仿佛一群训练有素的幽灵。

在以最快的速度填饱肚子后,他们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擦拭兵器,检查装备,调整呼吸,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沧澜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小屋,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屋内的七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雪珂的任务,我们去凑什么热闹?”一个身材魁梧,正在桌边磨刀的汉子,语气不爽地嘟囔道。

靠在门边的汉子名叫丁书,他眉头紧锁,回头瞪了那汉子一眼,沉声道:“好好磨你的刀,别乱说话,总卫自有考量。”

“我们说说怎么了,总卫又不在,聊天都不允许了?”磨刀汉子不屑地撇撇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丁书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理会他,继续警惕地注视着屋外的一切。

他身后的六人,议论声也渐渐大了起来。

“这次任务一定很危险,否则雪珂那个贱人怎么肯拉我们入局。”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你们说,战鞠易背后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不是陛下?”

“是陛下又怎么了?我们罗情门什么时候怕过无策军?”

“哈哈哈……”

六人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仿佛完全没有将即将到来的危险放在眼里。

就在他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沧澜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小屋门口。

这一次,他肩上扛着一个汉子,那汉子双手无力地垂在他身后,两道鲜红的血柱沿着他的指尖滴落到泥土之中,触目惊心。

小屋内的七人顿时面色一肃,迅速围拢过去。

沧澜将肩上的汉子像扔死狗一样扔在地上,众人这才发现,那汉子的脖颈上赫然有一道寸许深的割痕,汩汩的鲜血正不断地从那里涌出。

“是来山中打野兽的猎户,我查过他手上的茧子,没有问题。”沧澜淡淡地说道。

总卫亲自验证过此人的身份,众人不再疑虑。毕竟,他们这次的任务关系重大,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沧澜一边用一块干净的帕子擦拭着匕首上的血渍,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几人顿时噤若寒蝉,诺诺不敢开口。

沧澜微微抬起头,锋利的匕首尖指向正在磨刀的汉子:“你说。”

感受到沧澜冰冷的目光,那汉子顿时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结结巴巴地说道:“总卫,我们在说……我们在说神秘组织是不是陛下的人。”

“头儿,雪珂让我们去对付陛下的人,其心不纯啊。”另一个人也忍不住说道,“她手底下那些废物根本不堪大用,就拿我们当枪使,头儿,您为什么同意和她联手?”

沧澜手下的人数始终控制在十人以内,重精不重多。能够留下来的,无一不是身手过人,忠心耿耿之辈。

他们很听话,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被人当成棋子,为他人作嫁衣。

“放心吧,事成之后……”沧澜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手掌化作刀锋,在身前虚空斜划了一下。

看到沧澜的动作,七人顿时咧嘴冷笑,露出了满口黄褐色的牙齿。他们明白沧澜的意思,事成之后,他们不仅要得到应有的报酬,还要将许雪珂的功劳据为己有。

五成奖励?沧澜才不稀罕,他很清楚,雪珂那样的女人,事后绝不舍得分一半奖励给他们。而沧澜,也绝不是一个甘愿吃亏的善男信女。

之所以答应与许雪珂联手,不过是为了借刀杀人,夺取功劳罢了。

沧澜假意同意许雪珂联手的请求,转头就去了肃州府公廨,秘密查探了一番。和苏流一样,他也察觉出战鞠易周围有好几股势力在暗中窥伺。

这些势力的实力有强有弱,深不可测。

至少还有两道气息,他只能隐约捕捉到,却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和身份。

沧澜猜测,其中一道气息,很有可能来自罗情门的传奇人物,孤狼;而另一道,大概率是神秘组织派来保护战鞠易的高手。

经过一夜的周密计划,沧澜的嘴角再次浮现出一抹冷笑,他在心中暗暗发誓:雪珂,既然你把我当成刺向敌人的匕首,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一旦事成,你的命,我要定了。

……

与此同时,化身为给公廨送杂货的辰王探子长风,正推着一车杂货,等候在公廨的后门。

“你是谁?面生的很,负责送货的老王头呢?”一个身材臃肿,满脸横肉的州府都监,皱着眉头问道。

长风连忙换上一副恭敬的表情,脸上带着一丝畏惧,缩着脖子回答道:“官差大哥,小的……小的我是老王头的乡下侄儿,我叔……我叔他病了,小的来替他送两次货。”

州府都监狐疑地打量着长风。

见他眉目间还算老实本分,身上也确实带着一股汗臭和酸腐味,便放松了警惕。他随意地检查了一遍货车上的杂货,发现和清单上的并无出入,便同意他入内。

长风推着货车,亦步亦趋地跟在都监身后,走进了肃州府公廨的后院。

卸货时,长风好意帮都监搬运,都监连日来为了应付百姓兑换蝗虫一事,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便欣然领了货郎的好意。

长风趁着搬货的间隙,和都监攀谈起来。

“官差大哥,多亏了节度使大人的妙计,百姓们总算熬过了这场蝗虫之灾。”长风一边吃力地搬着货物,一边不着痕迹地拍着马屁。

都监的脚步微微一顿:“我们刺史大人也出力不少。”

“是啊是啊,小的的叔叔,正是去捕捉蝗虫的时候,太过劳累,才病倒了。”长风顺着他的话头说道。

“官差大哥,南境已经大旱数月,刺史大人是从哪里弄来的粮食兑换给百姓啊?百姓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啊。”长风故意压低声音,装作神秘兮兮的样子。

那都监正想知道街坊百姓是如何看待此事的,便放慢了搬货的脚步,好奇地问道:“议论什么?”

长风见状,连忙凑上前去,语气苦涩地小声说道:“大伙都在埋怨刺史大人啊,说他早就有了粮食,却不肯提前拿出来,白白饿死了那么多乡民。”

此话不无道理。

林刺史和战节帅在拿出粮食开启兑换之时,并没有告知百姓,这些粮食的真正来历。

都监担心百姓们误会,便想借着货郎的口,替两位大人解释一二。

他将手中的杂货码放到仓库的货架上,然后拽着货郎坐到门口的石阶上,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和你说,那些粮食并非肃州本地的存粮,而是从玉京千里迢迢运送过来的赈灾粮。”

“朝廷?难道是陛下?小的怎么听说,是太子殿下派人送来的?”长风故作惊讶地问道,实际上却是在试探对方的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