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壶中乾坤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98更新时间:25/08/04 00:41:59
战鞠易的目光恋恋不舍地从铜投壶上扫过,心中惋惜不已。他转过身,修长的手指在纸上缓缓书写: “倘若能将此物带入崇文馆,查阅资料将事半功倍,可惜馆内森严,入内必搜身。”
远在现代的白风暴,也在为同样的问题冥思苦想。
她深知,在战鞠易所处的时代,印刷术远未普及,所有典籍文献都仰赖人工手抄,一笔一划,耗时费力。“战将军想要查阅那个世界的古籍文献,必然深藏于各大书馆之中,由专人精心保管,寻常百姓恐怕连大门都难以窥见。”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瞒天过海,将铜投壶带进去呢?” 白风暴与战鞠易,两人相隔千年,却为了同一件事绞尽脑汁。
薛凝得知他们的想法后,立刻安排手下,开始秘密采购大量的扫描设备,准备为战鞠易提供技术支持。
突然,白风暴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中:“将军何不将铜投壶伪装成头饰,堂而皇之地带进去?”
“噗——”
战鞠易刚入口的茶水瞬间喷了出来,将面前的信纸打湿了一片。
这铜投壶足有一尺来高,硬要说是头饰,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街市上那些卖艺的方士,头顶上就经常顶着各种造型奇特的玩意儿。
可他是谁?是堂堂武将,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让他像街头卖艺的一样,打扮得如此古怪,岂不是贻笑大方?
“不可,不可,这成何体统!”
白风暴却不肯轻易放弃,一旦有了主意,便如同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劝说起来。然而,任凭她口若悬河,也无法说服固执的战鞠易改变主意。
白风暴索性心一横,让李楼利用AI技术,立刻“炫”了一张图片出来。
只见画中的古人,头上赫然戴着一个与铜投壶颇为相似的物件,高高的壶状发饰倒扣在头顶,用束带从耳后穿过,在下巴处紧紧系牢,看上去竟然还颇有几分庄重肃穆的味道。
收到图片的战鞠易,顿时沉默不语,脸色涨红到了耳根。
“战将军,您看,我们这边古代就有帝王高官这样装扮,这并不稀奇啊!”白风暴极力劝说道。
战鞠易连连摆手,窘迫地说道:“白姑娘,莫要再劝,战某实在拉不下这个脸面。”
面对如此固执的古人,白风暴也只能无奈地败下阵来,下巴抵在桌边,一脸的郁闷。
小柔她们早就笑得前仰后合了。“风暴姐姐,你的脑洞可真大,让战将军顶着铜投壶去崇文馆,亏你想得出来,哈哈哈哈……”
白风暴却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惊世骇俗,在她看来,为了达到目的,适当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
戌初三刻,一辆略显破旧的马车,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崇文馆的门口。
守卫立刻上前拦住了马车。“什么人?不知道这里是崇文馆吗?胆敢擅闯者,死路一条!”
车厢内的战鞠易,将车帘微微挑开一条缝隙,语气平淡地说道:“是我。”
“原来是战左率。” 那些守卫,都是从贵族子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自然认得这位名震天下的南境节度使。
更何况,这位还是太子六率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左率。从六岁起,就在崇文馆担任太子陪读,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守卫们纷纷围了上来,都想借此机会与心目中的英雄攀谈几句。然而,战左率却连车都没有下,只是淡淡地吩咐车夫将马车直接开进了崇文馆的后院。
这崇文馆是皇帝专门为培养太子而设立的读书场所,不对外开放,只有太子以及与太子相关的人员才能进入此处。
院落十分宽敞,后院不仅可以停放马车,还专门设有供人借宿的房间。
当年,战鞠易作为太子陪读的那十年,若是读书到深夜,他们十几个人便会选择留宿于此,不再回家。
马车缓缓停稳,车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小心翼翼地问道:“少爷,您什么时候下车?”
战鞠易沉吟片刻,吩咐道:“张叔,你去打探一下,馆内有几位令史,校书郎、直学士又有哪些人在。”
张叔是战府的老车夫了,对崇文馆的各种在职岗位都非常熟悉。虽然未必能够将所有人都认全,但他们身上都穿着代表身份地位的制式服装,只要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他跳下马车,站在馆门外,踮起脚尖,朝着窗户和门洞里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却一个人影都没有发现。
他回到马车旁,向战鞠易禀报道:“少爷,真是奇怪,几个馆里好像都没什么人啊。”
战鞠易闻言,心中一喜:“没人最好。”
张叔总觉得今晚的少爷有些怪异。上车的时候,就执意让把马车停在战府的后院。现在到了崇文馆,依旧是停在后院。
按照惯例,无论是从前门还是后院进入主馆内,都要接受严格的搜身检查,任何外物都不得带入。出来的时候,还要详细询问,借阅了哪些书籍,并且必须登记在册,还要规定归还的时限。
这崇文馆就好比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内容极其庞大。第一进院子是太子读书进学的地方,第二进院落则是令史、校书郎等工作人员办公的场所,他们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文书的记录,以及对四库书籍进行校理,确保书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学生和学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献资料。
第三进院落则是真正的藏书馆,海量的仓国古籍文献就珍藏于此。
而战鞠易和车夫所在的院落,则是第四进,是专门供人夜宿的地方。
既然馆内没什么人,战鞠易悬着的心也稍微放下了些。他吩咐张叔转过身去,背对着自己。直到他下了马车之后,张叔才听到远处少爷的声音传来。
“张叔,你可以去东厢的第二间房休息,那是之前我经常使用的地方。”
张叔回头望去,却只看到了少爷的衣角,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
还有五日,便是中秋佳节的夜宴。崇文馆的令史、校书郎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在宴会上展示才艺的诗词歌赋。这几日,他们都会在晚膳后,相约来到藏书馆,认真誊写典籍中的经典诗句,希望在中秋夜宴之时,能够一展自己的才华。
这一日,晚膳过后,二十三位令史、校书郎照常在藏书馆内待满了一个时辰,才结伴离去。
他们刚走出馆门,便迎面撞上了一位英武不凡、俊逸潇洒的年轻男子。
有人立刻认出了此人,正是当今太子左率兼南境节度使,宣威将军,战鞠易。
正当他们准备向战鞠易行礼问安之时,却赫然发现,在他的头顶上,竟然高高耸起了一个形状怪异的筒状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