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鸡毛掸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85更新时间:25/08/04 00:41:59

这妇人约莫四十出头,一头青丝却已然掺杂了灰白,远远瞧去,仿佛一颗风干失水的红枣,干瘪得让人心生怜悯。她焦灼地回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极力搜寻,期盼能寻到往日熟悉的街坊邻居,然而放眼望去,尽是茫然与陌生。
一股无力感瞬间涌上心头,将她彻底吞噬,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老人家,您先在这儿登记一下姓名,稍作等候。倘若人数不足,便请您也来试试。”负责登记的小吏例行公事般地说道,语气平淡。

“唉,唉,谢谢您。”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挂满泪痕,声音沙哑地回应道,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时至傍晚,夕阳西下,在数千名翘首以盼的百姓之中,堪堪挑选出五十名勉强合格的人选。
经过仔细核实,这些妇人在灾难发生之前,大多都在庄户人家帮忙照看庄稼,喂养些鸡鸭家禽;亦或是哪家达官显贵的府邸里,专门负责饲养家禽的下人。
人群中,周素素母女俩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年长者名唤周素素,身旁依偎着的女孩儿名叫阮簪儿,原本是一支走南闯北的商队老板的妻女。不料途中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流落至宣城。老板染病离世,剩下的伙计也被征去修筑城墙,只留下孤儿寡母,举目无亲。
而她们家赖以生存的重要商品之一,便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鸡毛掸子。

周素素向小吏解释,自己常年跟随丈夫走南闯北,耳濡目染之下,虽未曾亲手饲养过家禽,却也对家禽的一些常见疾病略知一二。商队经常会携带一些治疗家禽疾病的草药,前往各地售卖。
小吏听罢,顿时眼前一亮,不敢怠慢,连忙派遣一名脚力好的士兵,快马加鞭赶往江副将处禀报。

江图闻讯,不敢耽搁,立刻赶来。为了进一步验证周素素的能力,他还特意将她带到济世堂,让经验丰富的郎中们进行一番考察。
周素素对答如流,言语间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她唯一的请求,便是希望能够将女儿带在身边,方便照顾。
江图求贤若渴,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当即破例在饲养场附近找了一处宅子,暂时安顿母女二人。
“这里的条件自然无法与你们之前的住所相提并论,不过胜在离饲养场近。一来方便你日后上工,二来也方便你照顾女儿。”江图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阮簪儿年仅七岁,尚未完全长开,显得稚嫩而瘦弱。她乖巧地依偎在母亲身旁,不哭不闹,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茫然与不安。
“多谢江副将,这里已经很好了。”周素素感激地说道,对眼前的居住环境并没有过多的奢求。

江图又道:“你先让女儿待在这里,我们先去饲养场看看吧。”
再三叮嘱女儿锁好房门,周素素这才跟随江图,一同往饲养场的方向走去。

所谓的饲养场,其实是由一座巨大的货仓临时改建而成。只见许多士兵正忙碌地将一些无用的杂物搬运到外面,同时又将大量的木箱和棉絮搬进仓内。
先前挑选出来的五十名妇人,正三三两两地站在院中,神情忐忑,不知下一步该如何。
负责登记的小吏再次搬来一张桌椅,摆放在院中,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都是曾经饲养过家禽家畜的熟手,不知其中有没有人懂得如何孵化小鸡小鸭?我说的可不是让母鸡自己孵化,而是利用鸡卵,在没有母鸡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孵化出小鸡?”

众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片刻之后,只有三个人举起了手。
其中一人名叫赵阿妹。
“我……我以前做过。我家以前养鸡的时候,有一次母鸡被黄鼠狼咬死叼走了,只剩下一窝刚生下的鸡蛋。我舍不得吃,就试着自己孵化过。”赵阿妹略带羞涩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小吏闻言,眼中顿时爆射出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成功率高吗?”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母鸡被叼走的时候,大概生了二十三颗鸡蛋,最后成功孵化出了十七只小鸡。”赵阿妹回忆道,语气也变得自信起来。

小吏激动地跑到赵阿妹跟前,恨不得高呼一声“同志,可算找到你了!”
赵阿妹本就是个淳朴的村妇,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咳咳。”江图轻咳两声,出声提醒小吏注意言行。随即走到赵阿妹跟前,语气温和地问道:“我需要你在两个时辰之内,教会所有人孵化鸡卵的技巧,你能办到吗?”

赵阿妹的脸颊红得更加厉害了,如同熟透的苹果一般,她鼓起勇气,用糯糯的声音答应下来:“我……我试试。”
其余两人也讲述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只是孵化成功的概率没有赵阿妹那么高。
……
要孵化出小鸡需要十七到二十三天的时间,白风暴却说宣城的百姓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经过与两位组长以及队员们紧急商议之后,他们决定双管齐下,同时进行。
第一批受精鸡蛋的采购量定为三千枚。
饲养场还特意配备了两套验蛋灯。

货物一运到仓库,白风暴便与小苏立刻开始了紧张的验蛋工作。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坏蛋和未受精的鸡蛋,以及那些血丝过多的鸡蛋一一挑拣出来,然后将剩下的两千枚受精卵,装入装满糠麸的木箱中,妥善存放,准备送给战鞠易。
与此同时,小李精心编写的饲养手册也新鲜出炉,一并送了过去。
剩下的八百枚鸡蛋,则被仔细地做好编码,送进了孵化箱。
……
周素素也跟随众人,认真地向赵阿妹学习孵化技巧。
赵阿妹生平第一次当老师,难免有些踌躇,不知该从何说起。
幸好那小吏及时搬来一个沙盘,可以用木棍在沙面上写字作画,辅助教学。
赵阿妹本就不识字,让她写字确实有些为难,但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还是没问题的。而鸡卵本身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她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越说越流畅,越讲越好。
“鸡蛋要大头朝上放。”至于原因,她也说不太清楚,只是记得当初那次孵化成功后,又养过很多次鸡,每次都是大头朝上的鸡蛋,孵化成功的概率更高,便牢牢记住了这个技巧。
“每天至少要翻动两次。我见母鸡是这么做的,就跟着学。”她一边说,一边模仿着母鸡用翅膀翻动鸡蛋的动作,惟妙惟肖。

女人们听得哈哈大笑,气氛也变得融洽起来。
很快,士兵们便将孵化床搭建完毕。
那是由竹床改造而成,上面铺着厚厚的糠麸。每个房间都安置了十张竹床和一些生活用品。
女人们混熟之后,最喜欢做的便是打听对方以前的生活。
聊天声逐渐增大,很快就变得叽叽喳喳,比闹食的鸭子还要吵闹。
小吏又来了:“大家都跟我来。”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跟了出去,来到院中,看到一箱箱堆积如山的鸡蛋,顿时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金山银山一般。
“这些是用来孵化小鸡的鸡蛋,这里正好五十人,每个人领取四十枚,做好标记,仔细照看。谁孵化出的小鸡数量越多,奖励越好。”小吏大声宣布道。
来这里孵化饲养家禽,不仅能获得丰盛的食物,还能拿到奖励,女人们心里乐开了花。
周素素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管事,是什么奖励啊?”
被人称作管事的小吏,脸上顿时露出喜色,神秘一笑,道:“这个嘛,暂时保密,等你们孵化出小鸡的那天,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