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肉真香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463更新时间:25/08/04 00:41:59

双庆市郊外,一场关乎未来华夏文明走向的宏伟蓝图正在酝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仓国乃至华夏的璀璨历史文化,一座别具一格的仓国历史博物馆即将拔地而起。

然而,这座博物馆的建立并非简单的文物陈列,更是一项肩负重任的文化工程。展览馆内,一个特殊的全国展区将会设立,它将汇聚华夏各地的历史文化精粹,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每一件展品都得到最精确的数据记录和最完美的数字化呈现,博物馆还将组建一支由全国各地博物馆技术精英组成的“通古今任务组”。这些技术员将负责对每一件展品进行详尽的数据测试,并建立精细的3D模型,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经过层层筛选,双博的单光明、陕博的周焕生、江博的姜凡时三位业界翘楚被委以重任,他们将作为博物馆的主办人,全权负责选址、设计、内部装修等一切事务。

夜幕降临,经过一天的紧张讨论,时间已经指向了晚上七点。薛凝早已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安排好了丰盛的晚宴,她带领着工作人员,热情地邀请这群可敬的前辈们前去用餐。

然而,白风暴却无法离开,她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她需要将夯土、搭建施工架的木料、竹筐、修复工具等物资,一一传送给远在仓国宣城的战鞠易。

此时,在战火洗礼后的宣城,城墙损毁严重,百姓生活困苦。

“听说了吗?战将军正在招募修缮城墙的工匠,不仅每日供应三餐,而且中午那顿竟然还有肉吃!”

“真的假的?你可别是听错了!”

“我骗你做什么?不信咱们一起去看看便知分晓。”

七月十九日,宣城南北城门前,战将军的招工告示赫然张贴。

“咚!咚!咚!”

铜锣声响彻云霄,吸引了无数百姓驻足围观。

“招工啦!招募有力气干活的工匠!每日供应三餐,午膳还有肉啊!”

“咚!咚!咚!”

随着铜锣声的回荡,聚拢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渴望。

“哎哎,老赵,你听,真有肉食啊!”一个面黄肌瘦的汉子激动地拉着同伴的手。

对于这些已经数月未沾荤腥的百姓来说,“肉”字无疑具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他们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报名,希望能获得这个难得的机会。

负责登记的士兵们将十几张桌椅一字排开,铺上粗布,摆好笔墨和登记册。

“别抢,大家都有机会,一个一个来。”士兵们维持着秩序,但百姓的热情却难以阻挡。

“叫什么名字?”一个士兵问道。

“薛狗蛋。”

登记的士兵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个人。

他瘦削得不成样子,头发乱得像鸡窝一样,浑身上下邋里邋遢。不过,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是这副模样,没有谁能保持干净整洁。

“你太瘦了,抬不动夯土可不行。”士兵有些怀疑地说道。

薛狗蛋一听,连忙跪下:“我有力气的,只是饿瘦了。我以前就是做苦力的,专门给店铺掌柜们送货。”

士兵指了指桌旁的一个木箱:“能不能干活,不是靠嘴说的,得拿出真本事来。只要你能把这个木箱搬着走五丈远,就算你通过。”

排队的人这才注意到,在他们脚下,有一条用炭笔画的线,距离桌面正好五丈远。

木箱里装了几块青砖,重量比一筐夯土要轻一些,这已经是放宽了条件。如果连五丈都走不了,那肯定干不了修城墙的活。

薛狗蛋咬紧牙关,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在抵达终点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薛狗蛋通过!”士兵喊道。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有人欢喜,也有人失落。

最终,一共有五百人通过了力量测试,成为了第一批修墙工匠。

......

第二天中午,上工结束,薛狗蛋领到了一碗加了菜碎和肉的稠粥、两块硬邦邦的石头饼,以及一个土豆蛋子。

尽管每人碗里只有两块拇指甲大小的肉,粥面上也只飘着几颗油星子,但这对于已经饿了很久的工匠们来说,已经是无比美味的佳肴。

他们感激涕零,恨不得将碗底都舔干净。

这样的食物配置,比普通人一天吃的都要多,足以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那些第一轮测试没有通过的人,拼命地找关系,希望能有机会加塞。

由于工匠缺口很大,只要能通过力量测试,就可以加入到修墙的队伍中。

在前三天,工匠们跟随着士兵从北城门出发,大约行走一里路,来到官道旁的林子里,将一筐筐的夯土运进城内。

夯土被集中倒在指定的地点,然后,他们再将空竹筐运到城外,装满夯土后,再次运回城中。

就这样,他们不断地往返,挥洒着汗水,为修复城墙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薛狗蛋、赵怀、罗风三人因为经常一起干活,很快就混熟了,他们常常结伴行动,互相帮助。

休息的时候,薛狗蛋指着林子里堆放的夯土,好奇地问道:“你们说,这些夯土是从哪里运来的?”

“当然是从玉衡山里挖的呗。”赵怀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薛狗蛋撇了撇嘴:“呸,他们说什么你就信什么。玉衡山如果有这种土的地方,距离宣城至少也有二十里路程。就算城里的一千将士全部出动,要将这些夯土运到城外,至少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可是,你们谁见过城里的士兵数量减少过?”

赵怀反问道:“那你说,这些夯土是从哪里来的?”

薛狗蛋神秘兮兮地说道:“是王都的人送来的。”

“你是说朝廷的赈灾物资?”罗风问道。

薛狗蛋摇了摇头:“不是陛下,是太子。”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人听到。

“太子?”赵怀和罗风都吃了一惊。

“你们小声点。”罗风拉着薛狗蛋,走进更加隐蔽的林子里。

“狗蛋,你怎么知道是太子而不是陛下?”罗风好奇地问道。

薛狗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们笨啊。如果是陛下给宣城的赈灾物资,朝廷肯定会大张旗鼓地宣传,生怕百姓不知道。可现在却是偷偷摸摸的,这说明什么?”

赵怀猜测道:“那是因为怕岚军知道。”

“仗都打完了,还怕个屁啊。”薛狗蛋不屑地说道。

“有道理,有道理。”赵怀和罗风都点了点头,觉得薛狗蛋说得很有道理。

“还有啊,”薛狗蛋把两人的头又压了压,用更低的声音说道:“我也是听人说的,太子做事一向低调,不喜欢招摇。这件事是瞒着陛下做的,太子掏空了自己的小金库,才换来这些夯土。”

“哦哦哦,难怪这两天我们能吃到猪肉哩,原来是太子在背后帮衬我们。”赵怀恍然大悟。

薛狗蛋又分享了一个秘密:“太子和咱们战将军是把兄弟,有好东西肯定紧着咱们。我可只给你们两个说了,千万别传出去,也别说是从我这里听到的。”

“知道,知道,狗蛋兄弟,你放心,我和罗风绝对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赵怀拍着胸脯保证道。

罗风更是指天发誓:“若违背誓言,以后都吃不到两块肉!”

第二天午膳的时候,工匠们惊奇地发现,每人碗里的猪肉竟然增加到了三块。而关于“太子偷偷资助宣城”的“秘密”,也悄悄地在百姓口中传扬开来。

……

与此同时,远在仓国王都玉京的太子府。

被软禁了数月的太子殿下,这两日却连连打喷嚏。

他宣了太医前来诊断,太医却说他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只是忧思过多,睡眠有些不好。

贴身侍卫猜测道:“太子殿下,会不会是战将军想您了?”

太子叹了口气:“大概率是他吧。唉,上次收到他的平安信,已经是整整一个月前的事了。也不知道最近宣城的百姓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