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沉冤雪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272更新时间:25/08/04 00:41:55
可桑洪文万万没想到,如何向季太后与燕寿启齿女儿与燕寿之事尚未寻到合适的时机,噩耗就已然传来,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将他击垮。
更甚的是,在女儿的贴身之物中,竟搜出了一封满含情意的书信,字里行间皆是对燕寿的倾慕之情。
他心中明镜似的,女儿的死,绝非表面那般简单,定有隐情。
然而,纵使他费尽心力,也无法寻找到任何确凿的证据,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暗中操控着一切。
若说女儿是因燕寿而死,无疑是将女儿的名节推向风口浪尖,让她死后都不得安宁;若说是被人所害,那么,证人又在何方?
更让他寝食难安的是,万一真相水落石出之时,牵扯出对女儿更为不利的传闻,那又该如何是好?
权衡再三,他只能忍痛对外宣称,女儿身患重疾,在一次头晕目眩后不慎落水,虽经全力抢救,终因呛水过多且病入膏肓,不治而亡。
这般说辞,虽勉强保全了女儿的名声,却也让桑洪文心中的那股愤懑之气,如鲠在喉,难以消散。
他曾无数次地怀疑过燕寿,也曾怀疑过季太后,却唯独没有想到,这幕后黑手,竟是闻家之人。
天真急忙上前,将怒火中烧的桑洪文拉开,“桑大人息怒,若是将人打死了,如何证明你女儿是被谋害的?还请大人冷静,待查明真相,再行处置也不迟。”
桑洪文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收回了抬起的脚。
天真随即示意,将洪嬷嬷带到大理寺卿面前。
大理寺卿目光如炬,审视着洪嬷嬷,“报上你的姓名。”
洪嬷嬷颤巍巍地跪倒在地,如实禀告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也道出了当年那段隐秘的往事。
她是如何收了罗娘子的钱财,又是如何偷偷打开了后门。
在送走了“拜访老乡”的罗娘子和安成夫妇后,她正准备关上后门去休息,却突然听到后园其他值夜的下人惊慌失措地高喊着“小姐溺水”了,她吓得魂飞魄散,也连忙跑过去查看情况。
府里的人议论纷纷,说小姐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落水,莫不是有人蓄意谋害?
她听后更是心惊胆战,难道是刚才的罗娘子和安成下的毒手?
若是他们的阴谋败露,自己也难逃干系。思来想去,她决定趁着府里一片混乱之际,悄悄逃离。
第二天一大早,她便赶在城门开启的瞬间,逃到了偏远的乡下村庄。万万没想到,一年多后,竟然被燕王的人找到了,逼迫她回京揭发罗娘子杀人的罪行。
燕王的人许诺,只要她肯回京作证,便可饶她一命,否则,就直接将她交给桑府处置。
落入桑府手中,那可是死路一条。
无奈之下,她只得跟随燕王的人回到了京城。
“大人,老奴日日夜夜都梦见小姐,她浑身湿透,哭诉着自己是被罗娘子推下水的,她死得冤枉啊!老奴见她哭得如此凄惨,实在不忍心再隐瞒下去了,这才鼓起勇气回来揭发罗娘子和安成。”洪嬷嬷声泪俱下地说道。
在场众人听着洪嬷嬷的讲述,无不感到震惊。
罗娘子和安成也心知肚明,若是不如实交代当年的事情,等待他们的,也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两人便将闻姿欣如何指使他们杀害桑家小姐的阴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大理寺卿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声色俱厉地历数着闻姿欣的罪状。
在乡下强买强卖农户的农田,残忍杀害耕牛,恶意截杀夏萱梅,如今又买凶杀害桑家小姐,数罪并罚,判处秋后问斩。
大理寺卿威严地质问道,“闻家之人,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闻家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不安。其中一人壮着胆子,大声喊道,“四小姐可是太后的义女,大人要治她的罪,难道不应该顾及太后的颜面吗?”
“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只是一个义女?来人,将闻姿欣收监!”大理寺卿怒喝道。
闻家为了营救闻姿欣,四处奔走,却始终无果,最终只能硬着头皮进宫,恳求季太后的帮助。
然而,季太后对于闻家人的吵闹,却选择了避而不见,似乎铁了心要与闻家划清界限。
走投无路的闻家,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燕寿身上。
“燕王殿下,只要您肯出手相救,无论您提出什么条件,我们闻家都愿意答应,只求您能饶小女一条生路。”安国公老泪纵横,朝着燕寿深深拜下,语气中充满了哀求。
燕寿神色淡然地看着他,语气平静地说道,“她可是杀了人,安国公不该求桑大人才是吗?为何要来求我呢?”
“王爷,桑大人对您言听计从啊。”安国公急切地解释道。
“安国公,此话可不能乱说。”燕寿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寒光,“本王不过是一个闲散王爷,与朝中大臣并无瓜葛。太后一直觉得本王与大臣走得太近,会威胁到她的统治,你频繁出入本王府邸,只会让她更加怀疑你,甚至会怀疑你与本王有不轨企图。”
安国公听后,心中更加慌乱,他听出了燕寿话中的拒绝之意,燕寿根本就不想救闻姿欣。
他绝望地跪倒在地,语气颤抖地说道,“王爷,只要您能救小女一命,无论您要老臣做什么,老臣都万死不辞。”
燕寿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缓缓说道,“只要你能让舅舅的案子真相大白,让卫国公和夏翰林洗刷冤屈,我就救闻四小姐,其他的,免谈。”
说完,他便拂袖走进了后堂,并吩咐天真送客。
安国公失魂落魄地从地上爬起来,看着燕寿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转身离开了燕王府。
燕寿最终还是在帮夏翰林?
燕王府后宅。
夏萱桂哄睡了两个女儿后,便来找夏萱梅说话。
她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夏萱梅。
“萱梅,燕王看起来并不像传闻中那样不堪,他似乎真的想要帮助咱们家洗刷冤屈!”夏萱桂激动地说道。
夏萱梅却微微蹙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姐,你不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吗?”
“什么蹊跷?”夏萱桂不解地问道。
“安国公之所以在朝中势力庞大,是因为有太后在背后默默支持。可是这一次,太后最宠爱的闻姿欣都被关进了大牢,面临着被砍头的命运,太后却迟迟没有出手相救,只是安排了一些人到大理寺旁听,之后便没了下文,这实在太不符合常理了。”
夏萱桂听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啊?难道还有其他原因?会是什么呢?”
“我也说不清楚,只能静观其变了。”夏萱梅轻声说道。
夏萱桂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燕王终归是帮了咱们家,咱们应该心怀感激,你以后别对他冷冰冰的。”她拉着夏萱梅的手,恳切地说道。
夏萱梅勉强牵动了一下嘴角,轻声说道,“我知道了。”
傍晚时分,燕寿来到后堂,看望夏萱梅。
夏萱梅正抱着孩子,与两个奶娘在说着什么。
奶娘们看到燕寿走了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并准备接过孩子抱走。
燕寿摆了摆手,示意她们退下,然后从夏萱梅手中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