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休书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10更新时间:25/08/04 00:41:54
赵子玉轻启朱唇,却似有千斤重,每一个字都带着颤抖的哭腔:“阿靓……”话音未落,便已泣不成声,泪珠如断线的珍珠般,簌簌地滑落,浸湿了胸前的衣襟。她那纤细的手,从宽大的袖笼中缓缓掏出一个信封,信封上未着只字,却仿佛凝聚了她所有的绝望与悲伤。
“阿靓,他……休了我,他不要我了……” 赵子玉的声音哽咽得几乎听不见,仿佛被扼住了喉咙,每一个字都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楚。这个男人,她倾尽所有去爱的男人,这个并不珍惜她的男人,甚至连他们的孩子都不肯留下的男人,竟然在昨夜临行前,决绝地将一纸休书递给了她。
那纸冰冷的休书,像一把锋利的刀,彻底斩断了她与他之间所有的联系。有了它,她与他便再无瓜葛,他所做的一切,都将与她无关。然而,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撇清关系,她只想做他的妻子,无论贫穷或是富贵,都愿意与他相守一生,不离不弃。
沈靓的心狠狠地抽痛了一下,她接过那封薄薄的休书,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感受到赵子玉那颗破碎的心。抬起头,她对上赵子玉那双充满了哀求的眸子,那里面充满了无助与渴望,让她终究是狠不下心来拒绝。
“子玉,”沈靓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无奈,“夫君并不在家中,这件事,我只能去求我的婆婆帮忙。若是婆婆不同意,我也实在爱莫能助。” 若是可以选择,她并不想答应赵子玉的请求,她更希望劝说她尽快离开京城这个伤心地,找一个安稳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她太了解赵子玉的性子了,她是如此的执拗和痴情。若是自己不肯帮忙,她恐怕会做出什么自投罗网的事情来,只为了能够与她的丈夫冷锋,哪怕是在冰冷的大牢里,再见上一面。
赵子玉闻言,顿时又哭又笑,情绪几近崩溃。她紧紧地抓住沈靓的手,连连点头,语无伦次地说道:“谢谢阿靓,谢谢阿靓……不管能不能成,我都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沈靓没有再耽搁时间,她小心翼翼地穿过长长的回廊,前往正院,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向她的公主婆婆禀明。
荣华长公主静静地听完沈靓的叙述,锐利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看穿她内心深处的想法。最终,她还是轻叹了一口气,答应了沈靓的恳求。
就这样,赵子玉终于在大牢里,见到了冷锋最后一面。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牢房里说了些什么,或许是诀别,或许是倾诉,又或许是无言的沉默。从牢里出来后,赵子玉神情恍惚地向沈靓道别,她的眼中含着泪水,却又带着一丝解脱。
从此以后,沈靓便再也没有见过赵子玉。只是偶尔会收到她从远方捎来的平安信,信中说,她在一个安稳宁静的小镇上,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腊月初一。这一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寒风刺骨。
沈靓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腹痛,羊水决堤而出。她知道,自己要生了。
经历了一天一夜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她仿佛置身于炼狱之中,每一寸肌肤,每一根骨头,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终于,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两个小小的生命,平安地降临到了这个世界。
是一对龙凤胎,儿子是哥哥,女儿是妹妹。
荣华长公主和宁安侯得知这个消息,欢喜异常,仿佛中了头彩一般。各种珍贵的赏赐,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地抬进了沈靓所居住的梧桐院,几乎将整个院子都堆满了。
夫妻俩并没有急着给龙凤胎取名字,而是决定等连姝亲自回来之后,再由他来定夺。
不过,沈靓还是请他们给孩子们取了小名,哥哥的小名叫果宝儿,妹妹的小名叫珍宝儿,寓意着他们是宁安侯府最珍贵的宝贝。
也是在这一天,在万寿节上犯上作乱的反贼,被押赴刑场,全部处以极刑。
所有参与叛乱的家眷中,年满十二周岁的男丁,一并处死,以绝后患。而那些可怜的女子,则被打为贱籍,流放三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进行垦荒,终生都不得赦免。
宁安侯府大房一家,亦未能幸免于难,全部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温暖的春天悄然而至,紧接着,便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西南战场上,捷报频传,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由于粮草供应不足,反王所率领的叛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在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中,叛军损失惨重,折损兵马超过两万人。
加上之前战斗中损失的人数,反王手中的兵马已经不足三万,根本无法与朝廷的八万大军相抗衡。
终于,在夏至这一天,走投无路的反王一家,被同样陷入绝境,却不想坐以待毙的一万多名将士杀死。这些将士砍下了反王一家的头颅,带着它们向朝廷大军投降,以求得一线生机。
至此,这场持续了九个月之久的叛乱,终于宣告结束。
当沈靓收到大军即将班师回朝的消息时,她正陪着果宝儿和珍宝儿,在院子里练习爬行。两个小家伙胖乎乎的,十分可爱,努力地向前爬着,还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米宝儿也乖巧地在一旁,拍着小手,兴奋地鼓励着弟弟妹妹。
这时,绿如激动地捧着一封信,飞奔着跑了进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夫人,世子爷要回来了!世子爷要回来了!”
沈靓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仿佛时间都静止了一般,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还是米宝儿率先反应过来,她稚嫩的小脸上充满了兴奋,搂着弟弟妹妹们,欢呼雀跃地叫道:“爹爹要回来喽!爹爹要回来喽!”
八月初八,这是一个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好日子。
城郊的十里亭,一位身姿妙曼的年轻少妇,带着一大两小三个孩子,静静地伫立在亭中,翘首以盼。
远远的,一支人马,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这边飞驰而来。
当队伍行至十里亭时,为首的那位身着铠甲的将军,猛地勒住了缰绳,战马发出一声嘶鸣,停了下来。将军的目光,与亭中的女子遥遥相望,彼此的眸中,都充满了浓浓的情意,仿佛要将对方融化。
阿靓,我回来了!
阿姝,我来接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