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鸿门宴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374更新时间:25/08/04 00:41:54
“侯夫人,沈夫人求见。”
沈靓闻言,嘴角原本噙着的笑意瞬间凝固,黛眉也微微蹙起。
这个方氏,无事不登三宝殿,选在这个时候过来,恐怕又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想求她帮忙了。
安氏的脸色更是瞬间阴沉下来,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和厌恶:“这个姓方的女人,当真是人面兽心!想当初,她是怎么对待你和阿砚的?现在看你在侯府过得风生水起,日子舒坦了,就又不要脸地凑上前来,真是令人作呕!”
一想到当年方氏是如何逼迫自己的小姑子,导致她郁郁寡欢,最终难产而死,安氏就恨得牙痒痒。在她看来,这个姓方的女人绝对是罪魁祸首之一,恨不得狠狠地教训她一顿,才能解心头之恨。
“舅母,实在不必为了这种无关紧要之人而伤神动气。”
沈靓见安氏如此动怒,连忙握住她的手,轻声劝慰道,唇角边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咱们的日子过得越好,她心里就会越难受,这才是对她最好的报复。”
“对,你说得对!就是这个理儿!”安氏听了沈靓的话,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脸上也渐渐褪去了方才的愤懑之色。“想当初,她对你有多坏,现在心里就有多怵你!如今遇到了难事,还不是得低声下气地来求你?这对她而言,才是真正的诛心之举!”
沈靓闻言,只是淡淡一笑,随即吩咐一旁的小丫鬟:“去将沈夫人请进来吧。”
小丫鬟领命,不敢怠慢,急忙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便见方氏独自一人走了进来,身边竟然连一个使唤的丫鬟都没有。
这些年来,方氏的日子过得确实不太如意。
她的丈夫沈见望,一年到头都在外地奔波,不是修水库就是修堤坝,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京城待上几天,过几天舒坦的日子。
他也曾多次上门求沈靓帮忙,希望能在仕途上得到提携。可是沈靓总是含糊其辞,从来不给他任何明确的承诺。过完年,沈见望就被上官催促着离开京城,不得不继续待在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心里自然是充满了怨恨。
更让方氏难以接受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沈见望竟然不给她家用,每次离开京城的时候,都只留下儿子沈梁的束脩,其他的花销一概不管。
方氏也曾为此哭闹过,可是银子都掌握在沈见望的手里,任凭她如何闹腾,也无济于事。
为了缩减开支,维持生计,方氏不得不变卖了府里仅剩不多的丫鬟,只留下两个粗使婆子,负责洗衣做饭等一些粗活。
由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方氏只能典当自己那些值钱的首饰头面,然后重新拾起自己放下多年的女红,到绣坊接一些绣活儿来做,以此来补贴家用。
今日的方氏,穿着一件半新的棉绸衫,头上仅仅簪着两支素银簪子,耳朵上手腕上也全是银饰,显得格外朴素。
这样的打扮,甚至连侯府里那些稍微得脸的丫鬟都不如,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位官家夫人,反而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婆子。
此时,方氏站在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安氏面前,更是直接被衬托成了下人一般,显得格外寒酸。
安氏看着方氏这副落魄的样子,心里感到一阵阵的解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似乎想要将她看穿。
方氏心口发苦,几乎不敢与安氏的目光对视,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难堪。
沈靓神色淡淡地问道:“不知母亲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方氏捏紧手中的帕子,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我……”
她“我”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不停地用眼神示意安氏和屋子里的那些丫鬟,似乎有什么话不方便当着她们的面说。
沈靓心里顿时了然,随即抬手示意屋子里的丫鬟们都退下。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她们三个人时,方氏见安氏依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心里更加忐忑不安,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咬咬牙,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沈靓面前。
“窈窈,求求你,求你看在梁儿是你弟弟的份上,帮帮他吧!”
说着,她的额头便一下一下地往地上磕去,发出沉闷的声响。
“我知道,我知道你恨我,可梁儿是你的亲弟弟啊!”方氏哭喊着说道,“梁儿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你们姐弟的事情,求你看在他小时候给过你们姐弟馒头吃的份上,帮帮他这一次吧!”
如果可以的话,方氏也不愿意跪在这里苦苦哀求沈靓。
只是,除了哀求沈靓之外,她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办法来救自己的儿子沈梁了。
至于嫁到勇义伯府的沈蕾……
唉,不提也罢!
沈靓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不悦地说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先说清楚。”她并不喜欢方氏动不动就给她下跪。“起来说话。”
不管怎么说,方氏在名义上始终是她的母亲。如果传出方氏给她下跪的流言,恐怕她在京城里的名声都要毁于一旦了。
方氏不敢违抗沈靓的命令,连忙手忙脚乱地从地上爬起来,然后哭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出来。
原来,是礼部孙侍郎的孙子,仗着自己的身份,在街上调戏良家小姑娘。沈梁恰好路过,看不过去,便上前阻止。结果,孙公子恼羞成怒,便和沈梁发生了冲突,两人扭打在一起。混乱之中,沈梁一时失手,不小心打破了孙公子的头。现在,沈梁已经被关进了京兆府的大牢里。
孙侍郎的官位,比起沈见望要高出好几个等级。虽然家中的子孙不成器,但是他的几个女儿和孙女都嫁得很好,因此在京城里也颇有些势力。
而这个被沈梁打破头的孙公子,更是孙侍郎最为疼爱的孙子。
如今,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被打成了这样,孙侍郎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立即派人将沈梁抓了起来,投入大牢之中。要知道,沈梁今年才刚刚满十二岁啊!
沈靓听完方氏的叙述,顿时觉得有些奇怪。
这件事说大也不大,按理说,孙家应该知道沈梁有个嫁入宁安侯府的姐姐。就算看在侯府的面子上,他们也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免得罪侯府才对。
可是,眼下瞧孙家的架势,却好像是故意要把事情闹大似的?
心里有了计较之后,沈靓便朝着方氏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回去吧,我会派人去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事情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会想办法救沈梁出来的。”
方氏万万没想到,沈靓竟然会答应帮忙,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喜极而泣,激动地说道:“谢谢你,谢谢你……”
沈靓摆了摆手,示意她可以回去了。
方氏不敢在这里继续碍眼,连忙对着沈靓卑微地躬了躬身,然后才转身离开了。
“窈窈,你还是太心软了!”
安氏满心不赞同,很不理解自己的外甥女为何要答应帮忙。
难道她真的还记着沈梁那兔崽子的馒头之恩?
想当初,窈窈和阿砚饿肚子,没饭吃,还不是姓方的女人在背后搞的鬼?
“舅母,这件事恐怕不像咱们听到的这么简单。”
沈靓知道舅母心里肯定会不高兴,便耐心地向她解释道:“我怀疑整件事情是冲着侯府来的。所以,我得先派人去打听清楚情况,等晚上阿姝回来之后,我会和他仔细商量这件事的。”
安氏听罢,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怀疑是冲着侯府来的,那就肯定要弄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