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玉马传情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481更新时间:25/08/04 00:41:54
有了米宝儿这个小活宝,整个屋子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气氛变得格外温馨。
冯文生笑眯眯地从带来的包裹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递给米宝儿,说是特意带来的见面礼——一只栩栩如生的玉雕小马,足有一尺来高。
米宝儿恰好属马,冯文生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小马通体由上好的墨玉精雕细琢而成,玉质温润细腻,雕工更是精湛绝伦,将小马的形态刻画得活灵活现,憨态可掬,一看就让人心生喜爱。
米宝儿一见之下便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玉雕小马,还不忘用他那稚嫩的声音,十分乖巧有礼地向冯文生夫妇道谢:“谢谢舅公,谢谢舅婆,宝宝喜欢,好喜欢!”
他还奶声奶气地说,以后要每天抱着小马睡觉。
这副天真烂漫,又乖巧懂事的模样,更是让冯文生夫妇喜欢得不得了。
安氏满脸欣慰地看着沈靓,眼中满是赞赏:“这孩子教得真好,可见你平日里没少费心思。”她又慈爱地将目光移到沈靓微微隆起的肚子上,语气带着几分期盼:“这一胎无论是男是女都是好的,你呀,就安心养胎,争取早日给米宝儿添个弟弟妹妹。”
自从生下米宝儿后,沈靓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这让远在南山县的安氏一直放心不下。
无论是钟鸣鼎食的侯府,还是寻常百姓家,都讲究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她生怕沈靓迟迟不能为侯府开枝散叶,连姝会动了纳妾的念头。
如今亲眼看到梧桐院里并没有其他的莺莺燕燕,而且沈靓又顺利怀上了二胎,安氏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用过午饭,冯文生夫妇体谅沈靓怀有身孕,需要多休息,便以还要筹备婚事为由,略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辞了。
沈靓要处理侯府的事务,哄睡米宝儿之后,便一直忙到夕阳西下。
夜幕降临,连姝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梧桐院。
当他得知冯文生夫妇已经进京,并且今天还特意来府里探望的消息后,俊美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愧疚的神色:“舅舅和舅母难得来一趟京城,我却没能抽空回来亲自招待他们,实在是不该。过几日得空,我一定要亲自去冯家拜访舅舅和舅母,以表歉意。”
沈靓温柔地抚摸着男人脸上略微有些扎手的胡茬,笑着摇了摇头,柔声道:“你有这份心意就好,舅舅和舅母都是通情达理之人,他们能够理解你的难处。”她故意打趣道:“再说,有米宝儿这个开心果在,舅舅和舅母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哪里还顾得上你呀。”
连姝闻言,英俊的眉眼瞬间舒展开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那是自然,我的儿子自然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自从有了他,父亲母亲也不怎么稀罕我这个儿子了。”
沈靓故意挑了挑眉,佯装不悦道:“怎么,你还想跟米宝儿争宠不成?我可告诉你,你争不过他的。”
婆婆对米宝儿的疼爱自不必说,就连平时看起来十分严肃的公公,也是爱孙心切,只不过是怕他被身边的人捧坏了,所以才故意板着脸,严格要求他。
记得上次,公公因为米宝儿淘气,训斥了他几句,结果第二天,婆婆就小心翼翼地问米宝儿夜里有没有做噩梦,生怕吓着他。
其实沈靓心里跟明镜似的,爷爷奶奶疼爱孙子是天性,但儿子终究是儿子,那是血脉相连的至亲。只不过儿子长大了,不需要父母再过多的操心,所以他们的精力自然就更多地放在了孙子身上。
“跟儿子争夺父母的宠爱,这种事情为夫可做不出来。”连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轻轻地捧起沈靓娇美的脸庞,语气暧昧,带着几分撩拨:“除非……除非是争夺阿靓的宠爱。”
即使已经成婚四年,两人之间也早已有了最亲密的接触,可沈靓还是会被连姝的情话撩得心跳加速。
她娇嗔地白了男人一眼,耳根也微微泛红,双手轻轻推了推他健硕的胸膛,柔声道:“时候不早了,你还是快去洗漱吧。”
连姝听懂了妻子话中的暗示,深邃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重重吻住妻子的红唇,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好,这就去。”
这一夜,沈靓只觉得身心俱疲,不知何时沉沉睡去。
冯文生夫妇来到京城的第三天,便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前往义王府商议婚事。
义王和义王妃起初还端着长辈的架子,想给未来的亲家一个下马威,好让他们知道皇家郡主的尊贵,以免两家结亲后,冯家仗着这层关系在京城作威作福。
但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冯文生夫妇举止得体,不卑不亢,待人真诚,没有丝毫市井之人的市侩和算计,心里对他们也多了几分满意,便慢慢收起了高高在上的姿态。
按照习俗,两家结亲,女方为了彰显女儿的金贵,通常不会在男方第一次上门提亲时就轻易点头答应。
以义王和义王妃的身份,自然更有耐心慢慢观察,仔细衡量。
冯文生夫妇对此心知肚明,他们接连三次登门求娶,最终才得到了义王府的认可,将两家的婚事正式定了下来。
考虑到端宁郡主的年纪已经不小,义王和义王妃也不想再耽搁下去,便让冯家找人测算了几个良辰吉日,然后果断地选择了最近的一个。
就这样,冯书亭和端宁郡主的婚期定在了今年的九月初十。
冯家虽然没有权势,但家底殷实,为了给端宁郡主撑足面子,他们决定按照规制,准备六十六抬聘礼。
除此之外,冯家还额外准备了六万两白银作为聘金,以表达对端宁郡主的重视和诚意。
对此,义王和义王妃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毕竟,他们早就为端宁郡主准备好了丰厚的嫁妆,保证在大婚之日,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
回到家中,冯文生夫妇将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告诫道:“等你和郡主成婚之后,我和你娘就要回南山县养老了,以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再来京城打扰你们的生活。你一定要好好待郡主,和她和睦相处,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千万不能动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若是让我知道你敢对不起郡主,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冯书亭神情肃穆,郑重其事地保证道:“爹,娘,儿子明白,你们就放心吧!”
冯文生看着儿子,心里百感交集,心情十分复杂。
说实话,他心里并不想高攀义王府,给儿子娶个皇家郡主做媳妇。
毕竟,他的大儿子性格太过温和,老实本分,就算受了委屈,恐怕也不敢轻易抱怨。万一娶了个强势的媳妇,那还不得受一辈子的气?
但冯文生心里也清楚,儿子虽然性格温和,但骨子里却有一股倔劲儿,一旦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既然他和未来的儿媳妇情投意合,两情相悦,那就一定会排除万难,将她娶回家。
更何况,对于儿子,对于整个冯家来说,能够攀上义王府这门亲事,绝对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先不说儿子的前程如何,以后他出门做生意,至少不会受到来自官府的层层盘剥,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得知冯家和义王府的亲事顺利定下来,沈靓也由衷地替冯家感到高兴。
看着眼前神采飞扬,脸上一直挂着幸福笑容的端宁郡主,她也忍不住笑着祝福道:“恭喜你,端宁。”
端宁郡主笑得更加灿烂,语气轻快地回道:“同喜同喜,毕竟你很快就要多一个表嫂了。”
沈靓无奈地笑了笑,有些哭笑不得。这端宁郡主,怎么老是想着在辈分上压她一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