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馋猫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53更新时间:25/08/04 00:41:54
要攀登至孤云寺,需沿着蜿蜒的石阶步步登高,大约一个时辰的光景,方能抵达。
这些年来,沈靓每次前来探望沈砚,都是与绿如一同,拾阶而上。
即使早已习惯,这上山下山的两趟下来,主仆二人仍是腰酸腿软,需要休息两三日才能缓过劲来。
今日的孤云寺,前来拜谒的香客寥寥无几,山脚下仅停靠着四五辆马车。
其中一辆马车,静静地停靠在并不显眼的角落里,沈靓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我们上去吧。”
“好嘞!”绿如背着两个小包袱,兴高采烈地紧随其后。
红烈依旧沉默寡言,只是回头瞥了一眼角落里的马车,这才迈开步伐,默默地跟在沈靓主仆身后。
青崖山上,绿树如茵,清风拂过,带着几分凉意,驱散了京城的烦闷。
沈靓才爬了百余个石阶,便感到小腿肚酸胀不已,她倚靠在一块巨石上,不停地喘着粗气。
绿如也是同样,一张脸涨得通红,如同煮熟的虾子一般。
而紧随她们身后的红烈,却步履轻盈,呼吸平稳,甚至脸上连一丝汗珠都未曾出现。
绿如不禁诧异地问道:“你不累吗?”
红烈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将水囊递给了沈靓。
沈靓接过水囊,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心中羡慕红烈的好体力。
绿如没有得到回应,没好气地瞪了红烈一眼。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背小姐上去啊!
一路走走停停,三人终于登上了山顶。
寺院的大门,空无一人看守,沈靓和绿如带着红烈绕过前殿,轻车熟路地来到了沈砚所居住的院落。
安静的院子里,只听得见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
一个身形单薄的少年,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走似的,正吃力地挥舞着一把比他还要高出几分的大扫帚,清扫着地上的落叶。
少年五官清秀,眉眼如画,略显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稚气,眉宇间却透露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一只半大的小猫,在他的脚边来回穿梭,时而扑腾着扫帚下飘动的落叶,有好几次险些将主人绊倒。
看着好不容易聚拢到一起的落叶,又被小猫弄得四处飞散,少年无奈地轻声说道:
“阿狸乖,等扫完院子,就陪你玩。”
阿狸似乎听懂了主人的话,它摇着尾巴,抬起头,冲着少年“喵”了一声。
少年微微一笑,正要蹲下身子,揉一揉阿狸的小脑袋,谁知阿狸突然转过身,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朝着门外跑去。
紧接着,少年便听到了一阵熟悉的笑声:
“哈哈,这小馋猫,一定是闻到了烤鸡的香味!”
少年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放下扫帚,快步走了过去。
当他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时,苍白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姐姐!”
“阿砚!”
沈靓轻轻地抚摸着弟弟的头,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欣慰地说道:
“见你身子无恙,姐姐就放心了。”
沈砚愧疚地说道:“是阿砚不争气,总是连累姐姐为阿砚操心。”
沈靓摇了摇头,柔声说道:“你是姐姐的亲人,不是姐姐的拖累。姐姐对你唯一的期望,就是养好身子,早日下山与姐姐团聚。”
沈砚重重地点了点头:“姐姐,阿砚会努力的!”
姐弟二人,数日未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
绿如拉着红烈,前去给净心大师送烤鸡,阿狸兴奋地左蹦右跳,快乐得几乎要飞起来。
沈靓拿出炒栗子,与沈砚一边品尝,一边闲聊。
得知姐姐的婚期已经定下,沈砚高兴之余,也忍不住担忧起来:
“姐姐,姐夫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否让你托付终身?”
沈靓闻言,抬手抚平了他紧皱的眉头:
“别担心,世子人很好,姐姐会在侯府过得很好。”
她不会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任何人,嫁给连姝,只是当下最好的选择罢了。
眼下连姝看似对她情意深重,谁知道这份爱意又能维持多久呢?
与其依靠男人虚无缥缈的爱,倒不如掌握实打实的权力。
只有握在手中的权力,才能真正地托付她的终身。
沈砚并不知晓姐姐心中的想法,见她说未来的姐夫待她很好,便安心了不少:
“这段时间,阿砚会好好养身子,待姐姐大婚之日,阿砚要亲自背姐姐上花轿。”
沈靓将剥好的栗子递给他:“好,姐姐等着。”
沈砚的话很多,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段时间他所见到的趣事。
他小小年纪,常年身居寺庙,能真正让他敞开心扉交谈的人,寥寥无几。
平日里做完洒扫的活计,他会读上半天的书,剩余的时间,只能抱着阿狸自言自语。
沈砚所说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沈靓却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间,已是正午时分,沈砚前往膳房,为沈靓三人取来了斋饭。
斋饭的味道很不错,吃起来丝毫不逊色于沈府的饭食。
沈砚早已习惯了没有荤腥的日子,吃得也很香甜。
倒是阿狸,对肉食情有独钟,勉强吃下了两块豆腐,便又跑去找净心大师,讨要烤鸡去了。
饭后,沈靓和沈砚一同来到大殿,给供奉在这里的一个骨灰盒,敬上香火。
这里面,存放着姐弟二人亡母的骨灰。
而供奉在沈府的骨灰盒,只不过是沈靓找来的牲畜骨头罢了。
明知沈见望靠不住,方氏又心怀叵测,她又怎会将生母的骨灰,放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让他们以此来拿捏自己呢?
因此,早在送沈砚来孤云寺养病之时,沈靓便将生母的骨灰,一并带了出来。
日后,寻到合适的时机,回到祖籍,她便会遵从生母的遗愿,将生母的骨灰,撒在家乡的山上。
孤云寺不留香客过夜,沈靓必须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回城内。
她仔细地叮嘱了沈砚一番,便与绿如、红烈一同下山。
今日前来上香的人本就稀少,正午过后,香客们便陆续离开了。
此时,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石阶上,只有沈靓三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下走去。
时间还早,沈靓和绿如并不觉得害怕,下山的速度,比上山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