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喋血京畿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62更新时间:25/08/04 00:41:51
三军将士,泰半自参军伊始便追随司徒楠左右,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情谊深厚。此刻,听闻夏月芊慷慨激昂之言,无不热血沸腾,齐声高呼:“荡平佞贼,护佑忠良!”
夏月芊眼眶湿润,强忍泪水,声嘶力竭道:“将士们,此行凶险莫测,前途未卜,或将株连家人。若有胆怯畏缩者,我绝不怪罪。但凡追随我者,我夏月芊在此立誓,只要我尚有一息尚存,必将倾尽全力庇护你们的家人,福祸与共,生死相随!愿意随我同行的,即刻跟上;若是不愿,我也绝不强求!”
夏月芊、顾高康、司徒义三人一马当先,高举边关军旗帜。边关众将领和司徒岚紧随其后。其余士兵,口号震天,毫不犹豫地紧跟队伍,声势浩大地向京城进发。
边关大军倾巢而出,留守者寥寥无几。自古乱世出英雄,加之司徒家在军中素得人心,在百姓口中,更是守护他们安宁的忠良。即便此举乃是“谋逆”,若能以一条贱命换取富贵,拯救忠良,又何乐而不为?
边关军抵达的第一座城池,乃是被攻占的金国城池。原本驻守此地的,正是司徒楠的旧部。其余士兵,多是原本的金人。一见边关军旗帜,再瞧见旁边一队金人装扮的精锐,竟未动一兵一卒,直接大开城门,恭迎边关军穿城而过。
夏月芊骑在马上,进入城中,遥遥向城门上方的将领抱拳示意,随后率领大军继续前进。
连下五座城池之后,大军抵达青州。
当年青州遭遇大旱,司徒诚曾在青州驻留长达两个月之久,与民同吃同住,不分昼夜,积极带领灾民寻找水源,开渠凿井,拨发赈灾款项,将数万流离失所的青州百姓从水火之中救出,成为青州百姓口中难得的清官、好官。
边防军尚未抵达,青州百姓便已听闻司徒诚回京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嘉奖封赏,反而直接被投入刑部大牢,遭受严刑拷打,屈打成招,放出了盖有血手印的通敌供状。消息一出,万民激愤。
夏月芊抵达青州城下,只见城门洞开,守城军分列两队,不像要迎敌,反倒像是列队欢迎。
城门之下,一将领上前问道:“来者可是司徒家所率领的边关军?”
司徒义策马上前,朗声道:“司徒义在此!我等本不愿挑起战火,但为君者不仁不义,将我司徒家老老小小数十口人的性命视如草芥。我若再听之任之,便枉为人!”
守城将领抱拳行礼,恭敬道:“司徒将军误会了!我等在此,并非是要阻拦诸位。青州百姓深受司徒大将军恩惠,方才得以成功渡过旱灾,他老人家乃是全城百姓的再生父母!我们早已听闻京中之事。虽青州守卫军兵力有限,但也愿追随长公主,追随司徒将军,杀向皇城,讨一个公道!”
夏月芊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颔首道:“好!月芊在此谢过诸位!”
自边关起兵之时,夏月芊率领着十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不到一个月便兵临京城。此时他们的队伍已经扩充到十万有余。
望着高耸的城墙,夏月芊脸上浮现出一抹悲伤之色。一年前,司徒楠率领他们凯旋而归之时,她望着这城墙,听到外祖父对她说:“终于到家了!”而今,一墙之隔,他们却只能在城墙之外安营扎寨,城墙之上,无数士兵手持弓箭,虎视眈眈。
这注定是一场硬仗,毕竟京中的禁卫军也并非浪得虚名。
经过一夜的休整之后,战鼓声声震天,夏月芊与司徒义、顾高康三人骑着战马,立于三军阵前,开始叫阵。
城墙之上,出现了顾炎璋的身影。守卫军将一把锋利的钢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冲着下面喊道:“顾高康,你现在最好赶紧弃暗投明,否则,你的家人都将受到你的牵连!”
顾高康面色骤变。下一刻,他的祖母也被刀架在脖子上,推了出来。
顾高康眉头紧锁,忍不住大声喊道:“祖父,祖母?”
城墙之上,顾老太太神色凛然,语气决绝:“高康,你想要做什么,只管遵循本心去做便是!我老太婆活了七十多岁,早已是风烛残年,死不足惜,你不用管我们!”
她话音未落,架在她脖子上的刀便又用力了几分,一抹鲜红的血迹顺着刀刃流淌而下。顾高康顿时乱了阵脚。城门之上的人还在叫嚣:“如果他们还不够的话,来人,继续带人上来!”
一个个的人被带到城门之上,司徒诚和司徒信分别被两个人架着,已经看不出原本白色的里衣的颜色,血迹斑斑,宛如两个血人。他们的头无力地低垂着,似乎已经毫无生气。
夏月芊紧紧攥紧了手中的缰绳,竭力克制住内心的怒火,朗声说道:“当今圣上昏庸无道,用铁血手段打压忠臣良将。我的外祖父司徒楠戎马一生,浴血奋战,却被逼得惨死狱中。我司徒家世代忠良,男儿几乎尽数奔赴沙场,可以说为大夏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未有过二心!纵然皇帝心生猜忌,也不该用通敌的虚假罪名来陷害忠良!如今我手中便掌握着真正的书信,可以证明我外祖父一家的清白!皇帝如此行径,早已失去了民心!如今大势所趋,我既已接下重任,定然要拨乱反正,肃清朝纲,揪出真正通敌卖国之人!若尔等执意以家人性命相要挟,那就休怪我当初与边关军所约定的不准滥杀之令!你若敢动他们分毫,你可要看清楚了,我麾下这十几万大军,破城只是早晚之事!届时,我夏月芊定然要屠你满门!”
夏月芊这番话,让城墙之上那些拿刀架在众人脖子上的士兵们畏缩了一下。架在顾老太太脖子上的刀刃再次收紧了几分。那人色厉内荏道:“你们可要想清楚,真的要不顾家人性命造反吗?这可是诛九族的重罪啊!你们现在若是放下兵刃,陛下仁慈,定会给你们留下全尸,并承诺绝不牵连你们的族人!你们好好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