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边关诡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451更新时间:25/08/04 00:41:51

凛冽的寒风,如同野兽般在慕容府邸的屋檐上咆哮,发出阵阵呜咽之声。慕容文康,这位在大夏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刻却紧锁着眉头,深邃的眼眸中燃烧着压抑的怒火。

“陛下此举,分明是想借我慕容家的力量,去削弱司徒家的势力,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啊!” 慕容文康压低了声音,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冰碴,生怕被隔墙有耳听到,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你这一走,吉凶难料。就算最后你凯旋而归,陛下随便一道圣旨,就能让你永远留在边关监军,到那时,咱们慕容家可就彻底失去了主动权了。”

他猛地一挥手,似要将心中的愤懑全部挥散,“自从我帮你肃清朝堂上的异议之后,我便成了他眼中钉,肉中刺,他开始忌惮我们慕容家的势力,不然也不会一直拿什么先皇后的遗愿做借口,迟迟不肯立你小妹为后。难道他忘了,当初夺嫡之时,我慕容家究竟出了多少力吗!”

面对父亲的激动,慕容景却显得异常冷静,如同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波澜不惊。“父亲,时移世易,此一时彼一时也。” 他缓缓说道,语气平静而坚定,“历朝历代,又有哪个功臣能够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呢?为臣之道,在于揣摩圣意,赢得君心。陛下既然忌惮我慕容家,那他更忌惮的,恐怕是司徒家。”

慕容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儿子此去边关,自然会竭尽全力保全自己。如果司徒家兵败,那只能说明他们用兵不当。可如果他们真的胜了……呵呵,父亲认为,司徒家还能继续执掌兵权吗?”

慕容文康闻言,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老夫真是老糊涂了!” 他感叹道,“也不知司徒楠是否也如老夫一般糊涂。没有了战事,他司徒楠就彻底失去了价值。还说什么保卫边关数十年安宁,这数十年时间,足够陛下将他们司徒家的势力彻底瓦解了,哈哈,这一点倒是老夫一时没有想到。”

慕容景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察人心。“所以,儿子认为,陛下愿意派兵支援边关,恐怕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父亲您与司徒楠一文一武,一内一外,恐怕过不了多久,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到时候,他们很可能回京只领个闲职,父亲您也不必再忌惮他们了。”

慕容文康频频点头,脸上的忧虑之色渐渐消散。“不错,不错。” 他赞许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不过,景儿,你这一去,万一有什么变故……”

慕容景神情自信,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父亲放心,即便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儿子也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三万禁军,个个都是精锐之师。我手握监军之权,又有圣旨在手,即便司徒家想要为难我,也要掂量掂量,我是否愿意被动挨打!”

慕容文康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慕容景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期许。“那我们可要好好商议一番,你此去边关,绝不能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

时光荏苒,一个多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当慕容景和李慕钦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军队,携带着大批粮草抵达边关之时,距离慕容景递出那封密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在边关军营的中心,司徒楠手持着那份由御笔亲批的信函,神情激动,但眉宇间却隐隐透露着一丝担忧。

“父亲,您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此事不宜张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司徒义忍不住心中的疑问,开口说道,“可如今他们却大张旗鼓地带着大军前来,这不是明摆着给金人提了个醒吗?”

司徒楠微微皱眉,似乎也在为这件事感到困惑。“虽然与我们最初的设想有些出入,但总归还是有三万禁军的支援。” 他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他们既然是京城派来的,想必都是精锐之师,应该不会太差。”

司徒信却冷笑一声,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之情。“不会太差?我看他们那副样子,连我们军中最普通的士兵都比不上!这样的人送到战场上,难道不是去白白送死吗?”

司徒楠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阿信,慎言!”

司徒信胸中憋着一股怒火,难以发泄,只能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是,我知道我不该这么说。” 他闷声说道,“可……唉,算了。好在还有那一万担粮草,我们筹划了这么久的计划,是不是终于可以实施了?父亲您放心,这次我们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一定能够成功!”

司徒楠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也不必急于一时。” 他沉声说道,“我们先将计划与慕容景他们知会一声,其他的就按照原计划进行。阿信,你与金人的谈判,可以停止了。”

司徒信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是,再不停下来,我都担心金人会忍无可忍,直接把我的信使给宰了!” 他兴奋地说道,“我这就给信使传达消息,让他们尽快撤回!”

夜幕降临,边关的寒风更加凛冽。慕容景和李慕钦应邀来到了司徒楠的主帅营帐,参加了一场特殊的晚宴。

营帐内,摆放着一些简单的酒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当慕容景和李慕钦走进营帐时,司徒家的小辈们纷纷起身,向他们恭敬地行礼。

慕容景面带温和的笑容,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司徒家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他感慨道,“从司徒老元帅到你们这些小辈,个个都是将才之料。有你司徒家镇守边关,大夏王朝可谓是无人能敌!”

司徒楠脸上的笑容却显得十分平淡,他的目光深邃而沉稳。“大人过奖了。” 他谦虚地说道,“我只是盼着他们这些孩子能够有所成就。今日将两位大人请来,一是为两位大人接风洗尘,二是有些要事想与两位大人商议。”

慕容景笑着点了点头。“主帅客气了。” 他客套地说道,“我与李大人虽然被陛下任命为监军,但对于边关之事,知之甚少。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们配合的地方,还请主帅尽管吩咐,为了大夏王朝的安稳,我们自然义不容辞!”

司徒楠点了点头。“有大人这句话就足够了!” 他举起酒杯,示意道,“来,两位大人一路行军劳累,先吃些酒菜,我们边吃边谈。”

司徒慕容等人心领神会,自觉地退出了营帐,不远不近地守候在帐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司徒楠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将自己筹划已久的作战计划,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慕容景和李慕钦,脸上隐隐带着兴奋之色。“金人一直以为我军只会固守不出,这次定要让他们措手不及!”

慕容景一边听着,一边附和着点头,他的表情似乎很认真。“主帅说得有几分道理。” 他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但是……主帅可知,金人自幼在草原上长大,骁勇善战,如果这一次不能成功,恐怕我们会失去喘息的机会啊。我们刚到边关,对这里的情况还不熟悉,是否应该好好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司徒楠却显得信心十足,他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个请慕容大人放心,近年来,我们从未放松过一点训练,长久以来的准备,就是为了今天的这一战。此役,我就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次慕容大人你们带兵前来,肯定也惊动了敌军,我们不能再给他们准备的机会,此战,宜早不宜迟!”

慕容景连忙换上一副笑容,语气也变得热情起来。“对对对,我与李大人来此,就是为了协助你们而来,按照你们的原计划进行即可!” 他顿了顿,又有些担忧地说道,“只是……这三万禁军,刚从京城赶来,如果马上开战,恐怕会有些疲惫……”